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汉语拼音化的先驱

汉语拼音化的先驱

浏览次数: 94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语文基础知识
标签:小学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350xue.com 汉语拼音化的先驱,

  卢先生在推行了十五年的拉丁字母方案后,改推行汉字笔画方案直到逝世。

  卢先生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汉语拼音化运动,“屏弃外务,朝夕于斯,昼夜于斯”,而且始终是靠个人的力量,热心推行,“有从而问字者,不惜焦唇敝舌以诱之”。他教学所得,也都用来印书送人。我们今天如果要推行汉语拼音字,仍然阻力重重,则先生在当时所受的压力,可以想见。有人骂他“子真撼树之蚍蜉,汉字神圣,一点一画无非地义天经,岂后儒所能增减!”对此他“一笑置之”,依然“置一切于不闻不问,朝斯夕斯,几废寝食”,没有这样的勇气和“憨气,也就没有了这位“中华首创音字之元祖”。

  卢憨章的切音新字方案是用来拼写闽南话的,而历史上第一个用于拼写北方话的拼音方案的发明者也是一个闽南人,龙溪〔今并入漳州市龙海县〕人蔡锡勇。

  蔡先生自幼即在同文馆读书,精通外语。后来出使美国、秘鲁、日本等国,在华盛顿住了四年,在一次美国人的政治集会上发现了速记术,大感兴趣,此后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研究用速记术拼写汉语,于1896年出版了《传音快字》。

  蔡先生推广汉语拼音字的目的,与卢先生一样,也是为了普及教育。他批评汉字“文字与语言各别,识字读书,兼习其文,记诵之功,多稽时日”,而西洋拼音字则“寻常语言,加以配合贯串之法,即为文字。自上之下,由男及女,无事不有学,无人不有学。”

  蔡先生的方案,采用西洋通行的速记符号作为字母,他称之为“快字”,共有五十六个,用于拼写北方语音。其中,声母二十四个,用横、直、斜、正、粗、细的直线〔“矢”〕表示,韵母三十二个,用“小弧、小点、小画”表示。而拼写方法也是采用双拼制,即“一声一韵,两笔相连,切成一音。”

  蔡先生由于精通西洋文字,已经有了“词”的概念,所以他主张按词拼写,称之为“连书”,但他没有定下条例,只是举了一些例子说明“数字连书式”〔“数字”指几个字〕,“若夫触类引申,一笔连书,可代数字,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

  蔡先生也不主张废除汉字,而是认为汉字与拼音字应分工,他的快字只是用来拼写白话的,而不是文言,写文言是汉字的事,他说:“传音达意,以音不以字。既得其音,贯串成句,其意自达。此学〔指“快字”〕专为传述语言而设,若骈词藻语,则有文字〔指汉字〕在,非语言之所能赅也。”那么只懂拼音字的人怎么了解古书呢?他认为可以通过把古书翻译成白话来解决这个问题:“古人之训谟,当代之典章,异邦之制作,皆可以切音演为常语,而理可兼通。”“若再充其用,以经史衍成俗语,即以此字宣布流传,将见由质而文,由约而博。士君子所能喻者,农工商贾罔不喻。有裨声教,岂浅鲜哉。”而为他写书后的汤金鸣更指出这种方法源自司马迁:“更推史迁以训代经之法,凡所应读之书,皆可以语言代文字,而得其要领,则化难为易,无书不可读矣。”

  然而用速记符号作字母,毕竟太简单了,虽然写起来快,认起来却麻烦,象同是一“竖”,写细了是“的”,写粗了就成了“特”,而一“横”,写细了是“歌”,写粗了就成了“科”,既不易写清楚,也不易辨认。所以,这种速记式的拼音方案是不可能推行的。但是,蔡先生的《传音快字》后来被他的儿子蔡璋修改成了中国最早的速记术,可说是一个很符逻辑的发展结果。

  蔡先生回国后当江汉关道尹,大约于1898年去世。

  1993/10

  摘自新语丝电子文库 http://www.xys.org



上一页  [1] [2] 


汉语拼音化的先驱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汉语拼音   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