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文言文2017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解析

2017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解析

浏览次数: 372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文言文
标签: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阅读,http://www.350xue.com 2017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解析,
乘城。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指败逃者。

【答案】C

【简析】此题命题思路与2000年第11题保持了一致,考查单个的常见实词,而且与课内联系紧密。C项中的“乘”,骑;坐。如: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又如:乘车;乘舟(乘船);乘奔(乘坐奔驰的快马);乘轩(乘坐大夫的车子);乘桴(乘坐竹木小筏以代舟船。由“乘坐”引申为“登上”。上城防守。A项中的“拔”,攻取。拔石城。(《廉蔺列传》)。B项中的“附”,归附。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贾谊《论积贮疏》)。又如:附众(使众人归附);附款(归附款服);附化(归化);附就(俯就,屈己从人);附悦(顺从悦服)。D项中的“北”,败北。连战皆北。――《史记·项羽本纪》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败逃。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汉·贾谊《过秦论》。文言文多年试题都表明,除了在考题中直接选用课本中的语句(如2000年试题)外,出题的考查点也多选课文中学过的,有时,甚至以前高考题目中已经出现过的,也会再变个形式进行考查。因此,将课文弄通弄懂,精讲精练高考题目都是必要的;而且,将多年的高考题目全面过滤一遍,也有利于理清命题者的命题思路。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  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扰乱奔走。

【答案】A

【简析】考查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A反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



www.350xue.com
人获得虚假的情报,也指用计使敌人内部不和。古今含义相同。B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南而坐。帝位面朝南,故代称帝位。今表方位的名词。C鼓噪:擂鼓呐喊。今,喧闹,起哄。D扰乱:纷乱。今,骚扰;打乱。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故且缓攻即墨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疗梅也哉!

B. 遣使约降燕。             故内惑郑袖。

C. 田单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D. 五千人衔枚击之。         相如持璧却立。

【答案】B

【简析】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B向/被。其余各项:A来/连词,表目的;C于是/连词;D于是,就/连词。

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都投降

    B.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全了

    C.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燕军把坟墓全都挖开,烧化死人

D. 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

【答案】B

【简析】考查对信息的筛选。筛选信息就是要把善于抓住阅读疑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突破。文言文阅读中的“难”往往在于没有想到,而并不是不可解,有时通过合理的分析、推测,问题就不难了。“疑”往往是没有把握,通过前后印证,互相照应,疑就会消失。首先要理解B项中“他将之来”的确切含义,其中的“之”是主谓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这句话意思是“唯恐其他将领来带兵,即墨城就必破无疑了”。

15.以下句于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C )

    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②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③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⑤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答案】C

【简析】考查对“兵不厌诈”内容要点的概括,属于分析综合思维。题干中的“兵不厌诈”,兵:军事、战争;不厌:不嫌;诈:欺骗、谋术。用兵作战可以无限制地用计谋迷惑敌方。“用计谋迷惑”是关键。①是燕王受骗上当的行为。⑤是田单的火牛攻敌之计。⑥燕军被攻击时候的狼狈相。这几项都与题目不符。②③④项是写田单为了麻痹敌人,又让老弱女子上城守卫,派遣使者约期投降,又让富豪之家送去重金贿赂燕将。就这样,经过多方面的准备,提高了自己的士气,削弱了敌人的战斗力,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已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答案】C

【简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为了麻痹和瓦解敌人,田单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来达到目的。让富豪之家送去重金贿赂燕将就是其中的措施之一,而不是C项所说的“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



上一页  [1] [2] 


2017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解析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文言文   文言文,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阅读,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