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六要诀与解释三原则
浏览次数: 55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文言文
标签: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阅读,http://www.350xue.com
高考文言文翻译六要诀与解释三原则,
近年来,文言文部分淡化了语法知识,而加强了翻译和理解。把握了实词后,要准确地表达,尚须遵循翻译六字诀和解释三原则。
六字诀中最要紧的是“直”、“补”和“调”:
直即是直译,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落实,不可大而化之。2000年上海卷要求译“何谓得之于心”,有的考生译作“什么叫有心得”,结果却扣了分。应该译作“什么叫作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这样翻译,虽然语言不太流畅,却不会扣分。
所谓补,即是要补出省略的部分。古文尚简,常常省主语、谓语、介词、宾语等,翻译时必须补足。2002年卷翻译“盖将终焉,虽知是贤,尚何以发之”,译文要补出主语“我”和介词宾语“什么方法”。译为“我大概将要死于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是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不补出省去的部分,便要扣分。
“调”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几乎年年考到。2001年上海卷译“金玉之贱,人民是宝”,全对的不多。就是因为不知原文已改变了语序,正常的语序应该是“贱金玉,宝人民”,即“看轻金玉,爱护百姓”,这里应根据活用的规律,可译成“把金玉看得低贱,把人民当作宝贝。”除了直、补、调,还有留、换、删三字。留,就是要保留原文的人名、地名、官名、书名、专用名词等,对这些词语不必费脑筋翻译,照抄上去就可以了。“换”即是把古代用语,换成现代用语。比如“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有两个典故在,又不能译出来,只能换成“死后报恩”。删,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设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每次考古文,都有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理解主旨可循三个原则。一是纵观全文,抓过程。2002年第27题,要求回答苏氏兄弟贬官后世人和巢谷对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以及这样写的意图。从文章记叙的过程看,很快就可以得出,世人的冷漠和巢谷的热心。其写作意图也就迎刃而解:讽刺世态炎凉和褒扬古道热肠。二是抓议论性的句子。考试所引短文,一般都是叙议结合,议的部分往往是主旨所在。2003年卷写作意图在最后一句:“怀才者宜知,用才者亦宜知。”2001年26题写作意图也在最后一句:“为之者无知,知之者无以为。”三是尽可能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这是讨巧的办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六要诀与解释三原则
近年来,文言文部分淡化了语法知识,而加强了翻译和理解。把握了实词后,要准确地表达,尚须遵循翻译六字诀和解释三原则。
六字诀中最要紧的是“直”、“补”和“调”:
直即是直译,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落实,不可大而化之。2000年上海卷要求译“何谓得之于心”,有的考生译作“什么叫有心得”,结果却扣了分。应该译作“什么叫作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这样翻译,虽然语言不太流畅,却不会扣分。
所谓补,即是要补出省略的部分。古文尚简,常常省主语、谓语、介词、宾语等,翻译时必须补足。2002年卷翻译“盖将终焉,虽知是贤,尚何以发之”,译文要补出主语“我”和介词宾语“什么方法”。译为“我大概将要死于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是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不补出省去的部分,便要扣分。
“调”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几乎年年考到。2001年上海卷译“金玉之贱,人民是宝”,全对的不多。就是因为不知原文已改变了语序,正常的语序应该是“贱金玉,宝人民”,即“看轻金玉,爱护百姓”,这里应根据活用的规律,可译成“把金玉看得低贱,把人民当作宝贝。”除了直、补、调,还有留、换、删三字。留,就是要保留原文的人名、地名、官名、书名、专用名词等,对这些词语不必费脑筋翻译,照抄上去就可以了。“换”即是把古代用语,换成现代用语。比如“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有两个典故在,又不能译出来,只能换成“死后报恩”。删,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设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每次考古文,都有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理解主旨可循三个原则。一是纵观全文,抓过程。2002年第27题,要求回答苏氏兄弟贬官后世人和巢谷对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以及这样写的意图。从文章记叙的过程看,很快就可以得出,世人的冷漠和巢谷的热心。其写作意图也就迎刃而解:讽刺世态炎凉和褒扬古道热肠。二是抓议论性的句子。考试所引短文,一般都是叙议结合,议的部分往往是主旨所在。2003年卷写作意图在最后一句:“怀才者宜知,用才者亦宜知。”2001年26题写作意图也在最后一句:“为之者无知,知之者无以为。”三是尽可能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这是讨巧的办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六要诀与解释三原则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张金波)(人教版高三必修)
- › 2017年高考文言虚词练习题(八)
- › 2017年高考文言虚词练习题(二)
- ›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 › 高考文言文翻译六要诀与解释三原则
- › 从高考文言文试题特点探究文言文阅读应对策略
- › 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题
- › 2017年高考文言虚词练习题(三)
- › 高考文言文作文之我见
- ›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解题策略
- › 2017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解析
- ›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三
- › 高考文言文中最重要的5个字的所有知识点
- ›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40个官职名
- › 2017年高考文言常用虚词详解:乃、其
- › 2017高考文言文虚词练习题(一)
tag: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阅读,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文言文
栏目导航
文言文 推荐
- ·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张金波)(人教版高
- ·一词多义全解:常、苦、上、穿、量
- ·文言文翻译课教案
- ·文言文的阅读教学
- ·高中文言文须背诵及熟记的句子
- ·文言实词:单音词和双音词
- ·课文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6)
- ·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2
- ·文言文的词汇
- ·文言文的三种异读字
- ·关于文言文课外阅读的训练与思索
- ·中学语文文言文的阅读教学
- ·初中文言文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 ·高中古诗文背诵篇目
- ·《谏太宗十思疏》主题论
- ·文言文阅读:名词和名词的作用
- ·高考文言文翻译六要诀与解释三原则
- ·文言文阅读2
-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 ·一词多义全解:道、相、见、息
- ·一词多义全解:夫、乘、从、亡、若
- ·一词多义全解:望、可、照、晏、履
-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1
-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1
- ·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七年级上
- ·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七年级上
- ·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八年级上
-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