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作文研究第二讲_文化作文的写作积累(上)(转载及点评)
水边长大的女子,古典的温柔传承至今:
那河畔的金柳 / 是夕阳中的新娘 / 波光里的艳影 / 在我的心头荡漾
康桥景物万千,但洋景物不能指明“柳”代言的传统内涵。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如烟的女子,“绊(bàn)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柔条垂拂,体态轻盈,在春光明媚里“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这个清新的女子,玩皮的女子,翠绿的女子,含愁的女子,娇羞的女子,烟霞似的女子,平平仄仄飘韵的女子……
就让她永远站在水边,隔着诗歌的河流,飘渺成在水一方的温柔。
【温馨提示】:这是我个人对该种物象的感悟,这样的感悟也许是大众化的,也许是个性化的,但“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的感悟点与同学们未必相同,所以仅作参考,如果你学会了用文化的眼光审视事物,你也会写出充满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的文章。
我是用诗意的感悟代替枯燥的说教,用诗的语言点燃同学们的灵性,这在中国教育界应该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尝试效果怎么样,同学们自己感悟。但愿这种以诗解诗的方法,以现代诗白话古诗的做法,能得到广大师生乃至教育界的认可。
当然文化物象是很多的,但我们从柳身上已经学会了从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它,欣赏它,品味它。要走进古典文化的殿堂,重要的是把握“意象”这把钥匙。
意象是把钥匙
意象是文化的浓缩。
一滴露,一茎草,一弯月,一段风,都蕴含着文化或文学的内涵。
读懂意象、典故,诗才明明白白袒露心灵。
所谓意象,“象”是视觉形象,指诗歌所借之景与物。“意”,即人的主观情感。意象,即是将主观思想感情与外在物象的统一。但我们读诗只看到排列的文字物象,意却在物象的包裹中,不解意象的人,将被排拒在诗歌的门外。
梅、兰、竹、菊隐含着君子的美德,美丽的明月却寄托着思乡之情,柔情万千的柳牵着离人的愁,轻盈的燕子滑翔在春天与爱情的天空。世间万物被古代文人捆绑着厚厚的一层情,让后人也在其中挣扎。
梧桐细雨,草木摇落,蝉鸣高远,杜鹃啼血,猿猴哀啸,松柏傲霜,鸿雁传书,红豆相思……全部进行了文化“打包”,没有意象“解压”,是无法释放其中的深刻内涵的。
意象其实就象文化操作系统的RAR或ZiP软件,可以把压缩过的诗歌的情感文件全部释放。
所以要进入古文化的大门,首先掌握意象的钥匙。
【点评】:语文作文是唯美的,求美的,文化是语文作文美的精髓
文化作文研究第二讲_文化作文的写作积累(上)(转载及点评)
- › 文化作文研究第六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法(下讲)(转载及点评)
- › 文化作文研究第五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法(上讲)(转载及点评)
- › 文化作文研究第一讲_文化作文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转载及点评)
- › 文化作文研究第三讲_文化作文的写作积累(下)(转载及点评)
- › 文化作文研究第四讲_文化作文句段写作方法(转载及点评)
- › 文化作文研究第二讲_文化作文的写作积累(上)(转载及点评)
tag: 作文 作文教学,作文学习,作文指导,语文教学 - 作文教学
栏目导航
- ·作文辅导材料
- ·有关“一个人在逆行中,会得到什么?”
- ·让作文得高分――如何选到新颖、独特的
- ·如何使记叙文写得有波澜
-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 ·作文出新“三部曲”
- ·"破题"三法
- ·作文创新的误区划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立意
- ·作文中穿插歌曲的妙用
- ·“读书与做人”写作导航
- ·文化作文研究第六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议论文主体段分层巩固升格训练
- ·文化作文研究第五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技法一 慎思明辨法
- ·将哲理进行到底
- ·作文教学纲要
- ·高中作文开头“九法”与“十忌”
- ·《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作文指导
-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正反对比式
- ·“我看姚明”话题导写
- ·材料作文的基本行文思路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 因果分析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比较分析
- ·话题设计六则
- ·“下水作文”初探
- ·飞驰的风景
- ·作文审题立意的两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