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三) 答案见六
27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28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
29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30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一、作者作品:
韩愈唐朝文学家。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
二、“说”的特点: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三、重点字词解释。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其真无马邪
虽有千里之能
不以千里称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四、阅读理解:
1、本文中心句(中心论点):
2、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3、本文段意:一段: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三段:总结全文,写食马者的愚妄。
4、表明千里马与伯乐依赖关系的句子:
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
6、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
作用:
7、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
8、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
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三) 答案见六
栏目导航
- ·“颜”与“言”之误,注意八个成语
- ·新课标七八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 ·因谐音讹化而成的12个俗语
- ·中考语文易错词语辑录
-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
- ·学以致用之现代文阅读答题语言训练一
- ·《2017辽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必背初中
- ·江苏2017中考名句名篇考试范围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一:语音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文字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一:文学作品阅读
- ·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八:常用实词
- ·中考对联考查导向及复习策略(人教版九
- ·中考新题型-阅读链接题教学案(九年级
-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苏教版九年级
- ·语文中考总复习之现代文复习教案(人教
- ·中考诗歌赏析教案(苏教版九年级)
- ·中考议论文解题指导(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中考仿写题的特点及答题技巧(人教版九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议论文阅读
- ·2017年中考名著复习(人教版九年级)
- ·中考复习——短文修改专题教案(九年级
- ·2017年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
- ·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九年级)
-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访兰》
- ·中考备考之修改病句教案
-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前五讲)(本站收
-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眼中有文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