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中考复习之语言运用(两课时)

中考复习之语言运用(两课时)

浏览次数: 72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中考复习资料
标签:中考复习计划,中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中考复习之语言运用(两课时),

考点分析

随着中考命题由单纯地考查知识向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转变,语言实际运用的考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是语言技巧和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语言运用能力,其核心是语言表达能力,它要求学生能根据特定的语境,敏捷、准确地把握相关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要求组织语言加以表达,做到简明、连贯、得体,富有艺术性。

简明、连贯、得体,均是语言实际运用方面的要求。

简明就是说话、写文章都要努力做到既简要又明白,其具体内容要点包括:

①准确把握事物的主要之点,尽量去掉多余的话。

②语言清晰、明白,无歧义(就是不要让对方误解),易理解。

③简明扼要不完全是语言修养问题,还包括对事物的认识、了解等问题。对复杂事物如果不了解得很清楚,就很难掌握要点,就很难说得清楚。当然,提高语言修养也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即使心里明白,也未必说得明白。

连贯的要求包括:

①各句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保持统一的话题。如果东扯西拉,话题突然转换,就会导致语言不连贯。

②句序合理。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不仅要围绕一个核心,还要做到“言之有序”,按照各句与中心的关系以及各句之间的关系合理地组织起来。句子组织得不合理,即使有着共同的话题,中心明确,也还是不能连贯。

③语言要连贯,还要注意过渡、衔接自然,前后呼应。一段话常常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出现了脱节现象,上下文就不连贯了。

得体的主要内容有:

①用语要适合语言环境,注意场合。不同的场合对语言的使用各有不同的要求:a.庄重场合,要求用语庄重、规范,一般用典范的书面语;b.工作场合,要求用语准确、扼要,经常使用某些专门的术语和行话;c.日常场合,要求用语自然、亲切、灵活,一般多用口语;d.娱乐场合,要求用语有趣、生动,有时还要求有点幽默。

②用语要注意对象,要处理好与对象的关系。关系的亲近与疏远,是对长辈还是平辈、小辈,都会引起用语的变化。

③用语要注意文明礼貌,它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

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中考每年都会在这部分上出题,且近年分数呈增加、题型呈多样的趋势。近年中考的命题形式有以下两种:

⑴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这类题型是对听说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考查,也是近年中考题试卷中出现的新题型。解答这类题,首先要细心读题,看清题目要求,然后用心思考,选择答题角度,还要细心答题,用最准确精炼的语言加以表述。

⑵揣摩例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按要求仿写句子。这类题型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仍然是考查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与之相仿的题型还有续写,补写,解答时,同样需要认真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运用方面较高的要求,这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以及在语文方面的修养,一定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知识网络

我们在前面学了不少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它们只有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但如果我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不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就容易产生歧义,达不到预期的表达效果。所以我们说话写文章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怎样使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问题。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简要,就是要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尽量去掉多余的话。明白,就是语言清楚,意思明确,不让对方产生误解。

连贯,就是句子与句子之间衔接紧密,话题统一,语序合理,逻辑严密,使文气顺畅,脉络清晰。

得体,就是指说话要注意语言环境,注意用语场合,说话对象,注意礼貌用语等等,否则,说话就达不到表达效果。

要把语言说得简明、连贯、得体,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要做到简明必须注意:

(1)要避免歧义,(2)要合乎语法,(3)要注意修辞。

要做到连贯必须注意:

(1)保持话题统一,(2)表述要合乎事理、语境,(3)要有合理的语序,(4)过渡和照应要自然。

要做到得体必须注意:

(1)分辨场合,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要求,(2)区别对象,对象不同用语的要求不同,(3)语言风格要统一,(4)文明礼貌代表着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

语言的运用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对学生能力方面考查的题在今后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题型也变得越来越灵活。《大纲》中有“说话意思明白,条理清楚,态度自然,养成有礼貌说话的习惯”的要求,足见在我们中学生身上解决说话问题的重要。

典型例题

例1.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入与加线词语结构相同的两个词语。

江西是个好地方,它历史悠久、文化繁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这类试题抛弃了过去对语言静态的分析,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有利于考生发挥创造思维。解答时先要弄清题干要求,再看语言材料,即例句的内容。然后看句式或表现手法,最后下笔。如:本题除要合乎句子表意的需要——江西是个好地方,还要介乎规定的短语结构要求——主谓短语,这样一来便可填人民勤劳、山川秀丽、交通便利等。

例2.仿照下面的例句,以“哭”为内容,写两段话,要与例句形式相似,必须用比喻方法,特别欢迎有独见、有创新的语句。

例句:笑,你是嘴边一朵花,在颈上花园里开放。你是脸上一朵云,在眉宇双目间飞翔。

仿写: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本题与上题不同,要求仿写的句子的内容与例句无关,只是句式要求相似,且用比喻的方法写,做题时只要善于联想,比喻恰当,便符合要求。下面仿写两例,仅供参考:①哭,你是伤心的泉水,从眼中喷涌而出。你是悲痛的号角,在嘴边长鸣不止。②哭,你是口中一支笛,在颈上旷野里哀鸣。你是眼边一条河,在鼻侧脸颊上流淌。

例3.仿照下面两句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出三个关于书的比喻句(字数可比例句略多)。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答案与解析:仿写是近年来的热门考题之一。仿写,简单地说,就是模仿例句造句。这是一项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解答这类题目通常要注意两点:一是仿写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要与例句一致;二是所仿写句子的内容与所提示的内容要构成一个整体,合理通畅。解题时理解两个例句的格式特点是关键。该比喻句不是一般的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样简单的本体和喻体关系句,它们还有一个“揭示书的某一内涵”的分句,从而构成一个语意统一的整体。因此,仿写时,所写的比喻句必须符合“本体+喻体+内涵”的语句格式要求,而且三者之间在语意上应该做到相互贯通、前后呼应,才是较佳答案。如:书是面包,能补充生命的营养;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书是最好的伴侣,伴我们度过美好人生;书是你身旁的顾问,随时给你提供有益的咨询。要提示的是,此题给出的例句是暗喻,在仿写中也应是暗喻形式,不能只要是比喻都可以写。同时,对比喻的阐述应揭示内在联系。而有学生写成“书是面包,能增强我们的体质”,这样的语句就前后不和谐了。

例4.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上文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这类仿句题格式一致,话题明确。解答时,首先应明确话题,在仿写时保持话题的统一。例题不仅在题干中有明确要求,题目中的分号又进一步暗示了话题不能改变。其次,在格式上,例题要求“句式、修辞手法”与上文句子相同,分析题目所提供的例句,可以看出句式相同指所仿写的每个句子都为“没有……,是没有……”,修辞手法相同指的是所仿写的句子要运用比喻;从分号看,所仿写的句子还要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

例5.仿照下面的例句造句,话题不限。要求内容健康,合乎情理,有新意。

例句,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造句:拥有,______________,就拥有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这类仿句题的要求比较宽松,即格式上保持一致,话题却不加限制。例题就明确指出“话题不限”。解答时,除话题外,我们还要弄清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如例题在格式上要注意“一份”后面的“和”所表示的并列短语,要求“内容健康,合乎理,有新意”,特别是“有新意”的要求有一定的难度。

例6.请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句话。

还有那些为战胜私欲而处处克己的人,为战胜暴力而时时制怒的人,为战胜怯懦而不断自勉的人,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

仿写:还有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

[1] [2] [3] [4] [5]  下一页


中考复习之语言运用(两课时)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中考   中考复习资料,中考复习计划,中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中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