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语言运用(两课时)
这种例句仿写题型,难度较大,它需要考生细心的观察,敏锐的感悟,耐心的揣摩,大胆的创造。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两个句子都是在描述一种事物,且在运用的句式上又是相同的,即先点出事物,再描述事物;其中描述事物又是先直接描述再通过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述。弄清句式结构后,答题才有的放矢。例如我们可以说:“那洁白的粉笔灰,纷纷扬扬地在老师的周围落下,像天上飘零的朵朵智慧的花瓣。”
(三)根据材料概括
根据所出示的语言材料,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方式主要有:用寻找中心句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文段结构的把握;用提炼主要信息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处理;通过写一句话新闻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新闻事件的概括能力,例如:
例4.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连标点在内不超过三十格)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天津市2002年中考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这一类题时,要抓核心字眼,抓梗概,例如这一题要抓住“融合”、“徽剧”、“演变”等三个关键词。什么与什么融合,什么在演变成什么,这样思考,我们就不难做出答案来:
徽剧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最后演变成京剧。或京剧是在徽剧融合汉调、秦腔、昆曲之后,逐渐演变而成的。
(四)根据提示扩写
根据提示扩写:根据所出示的简短的文字,进行扩写,要求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语句通顺。它要求靠想象和描写,把一些事物联缀成文,想象讲究合理、大胆,描写要求细腻生动。在形式上,应围绕着一个话题,统一于一个中心,此外还要言之有序,句与句之间要能体现一定的逻辑思维,即要做到连贯、通畅。
例5.按要求扩展语句。
同学们谈论世界杯足球赛。(说清楚“谈论”的状态)(北京市东城区2002年中考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时,我们会自然想到,是多少个同学,在什么地方,他们谈论时的情态怎样。考虑周到了,然后做题,自然就不难了。例如我们可以说:“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拢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谈论着刚刚结束的足球赛。”此外,如“兴致勃勃”、“兴高采烈”等词语都可以恰当地表达出同学们谈论时的状态。
能力提升
1.如果听到下面的话,你能听出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吗?
邻居说:“你家小华真刻苦,12点多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他在弹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出下面一则小幽默中肖伯纳回敬富翁的话,要幽默讽刺,但不要辱骂。
英国大文学家肖伯纳长得很瘦。有一次,他去参加宴会,一个肥得象猪似的富翁挖苦他说:“我一见到你,就知道你们那里正闹饥荒呢!”肖伯纳当即回敬了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到办公室交语文作业,而另一个班级的张老师要求你通知他班上的语文课代表把一个叫王芳的同学的作文本交上来,在路上,你碰到这个班上你熟悉的李平,你将怎样向他转述那位老师通知的事情,要求语言简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要得体,才会有好的效果。根据下面的内容,按照要求和说话人的身份分别写出应说的话。
青工小王经常请假不参加车间组织的业务学习,理由是要在家当“陪读”——陪儿子康康复习功课、做家庭作业,否则康康考试会不及格。
①如果你是小王所在车间的主任,就这件事情,你对小王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你是康康的班主任,知道了这个情况后,你将对小王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习课上,吴明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他很想问同桌正在读书的数学尖子赵聪,而赵聪不喜欢别人在他读书时干扰他。吴明怎么说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引起对方不满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某校长在一次初三学生集会上讲话的一部分,假如你是听众之一,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老师的辅导越来越勤了,同学生们的学习越来越紧了。大家都在作最后的冲刺。据反映,大多数同学每晚伏案读书作练习直到12点钟。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也有老师反映相当一部分同学课堂精神不振,打瞌睡的多,学习效率明显降低了。
①校长肯定的是:_______________,否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校长讲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正排队买东西,一个后来的插到你前面。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认为委婉得体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下面的材料写说明。
复方川贝片给慢性、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带来福星。该药由川贝母、甘草、陈皮等多种中草药配制而成,能止咳化痰,也能起润肺作用,尤其有独特显著的平喘作用。除了患高血压、心脏病的病人外,其他的人可放心服用,使用时口吸,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两片(2mg),该药经国家卫生医药管理部门认可,全国各大医院临床试验,证明绝对有效可靠。
复方川贝片使用说明书
[功能与主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
[用法与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字)
[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字)
9.在全国各地抵抗“非典”疾病期间,各地也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捐助活动,假设你们学校也募集到了3742.5元的现金,将把它寄给灾区人民,现在请你:
①汇款金额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汇款单的附言上代表学校写下汇款的心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当你临近毕业时候,有很多留恋的话想对同学和老师说,试给他们留下几句临别赠言,来表达自己的这种心情。
给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是通过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用自己的语言所描绘的父亲形象,请把没有写完整的填写出来。
《儿子眼中的父亲》
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
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五十五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12.阅读下面内容,再写一个支撑句,其句式要求与第一个支撑句相同。
事实告诉我们,古今留下了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诵,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采用下列句子中“当×××说……我懂得了……”的句式,造一个类似的句子。
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做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懂得了做为人的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先提炼出句式,再造句。
如果说亚历山大三世桥是珠光宝气的盛装王后,则连接城岛和左岸拉丁区的小桥就是朴实无华的小家碧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用一句话向同学们转述这一条新闻。
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公布了第二季度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基本情况。数据显示,全国工商系统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数量惊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更是大幅攀升了五倍多。
据统计,4—6月份,全国工商系统共清理各类市场94875个,清理各类市场主体139.19万户,受理各类举报118916个,取缔各类窝点7797个,销毁违法物品总值5.80亿元,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18.74万件,总案值44.02亿元,罚没款5.56亿元。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案件397起,移送人员1589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全球标准互联网用户调查和分析权威机构Aielsen/NetRatings,今天在上海发布的第一份互联网趋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陆有5660万人可以在家中上网,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家庭互联网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名列第二位,紧随其后的是日本,德国和英国。
中考复习之语言运用(两课时)
- ›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7年中考复习建议
- › 中考复习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答题技巧
- ›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及中考复习备要
- › 中考复习实现短期突破的方法
- › 中考复习: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题(18组)
- › 如何制定好中考复习计划
- › 中考复习:常见错别字300例(人教版九年级)
- ›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计划
- › 中考复习诗文名句理解背诵90题
- › 中考复习——短文修改专题教案(九年级)
- › 2017年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的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中考复习——八年级叙事散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 › 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
- › 中考复习——仿写专题教案(九年级)
- › 中考复习之古文知识点、考点集锦之一(两课时)
- › 中考复习之议论文阅读之二
tag: 中考 中考复习资料,中考复习计划,中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中考复习资料
栏目导航
- ·“颜”与“言”之误,注意八个成语
- ·新课标七八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 ·因谐音讹化而成的12个俗语
- ·中考语文易错词语辑录
-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
- ·学以致用之现代文阅读答题语言训练一
- ·《2017辽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必背初中
- ·江苏2017中考名句名篇考试范围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一:语音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文字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一:文学作品阅读
- ·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八:常用实词
- ·中考对联考查导向及复习策略(人教版九
- ·中考新题型-阅读链接题教学案(九年级
-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苏教版九年级
- ·语文中考总复习之现代文复习教案(人教
- ·中考诗歌赏析教案(苏教版九年级)
- ·中考议论文解题指导(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中考仿写题的特点及答题技巧(人教版九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议论文阅读
- ·2017年中考名著复习(人教版九年级)
- ·中考复习——短文修改专题教案(九年级
- ·2017年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
- ·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九年级)
-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访兰》
- ·中考备考之修改病句教案
-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前五讲)(本站收
-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眼中有文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