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要(一)
浏览次数: 73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中考复习资料
标签:中考复习计划,中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要(一),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要(一)
第一部分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一、诗文的背诵与赏析
【考试目标】
1.掌握教材(包括《古诗词诵读》)要求背诵的名篇、名段、名句。
2.能正确理解名句的含义及在诗文中所起的作用,并能灵活运用。
3.能欣赏品析短小、浅近的古诗词。
【例题精析】
例1:根据上下句,默写与之相连续的句子。
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例2:根据题意,默写相应的句子。
《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伟大政治抱负的千古名句是:
, 。
例3: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
A.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
B.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例1的答案为“一鼓作气”。例2的答案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考语文试题中关于诗文积累的考查形式主要是默写,其常见题有两种:一是识记性填空,如例1,试题提供上句或下句,由考生填写相连续的部分。这就要求考生既要会背,也要会写,特别要注意的是生僻字和易混淆的字不要写错。二是理解性填空,如例2,试题提供有关的情境或提示诗文相关内容,由考生填写相关的语句,对这种考查形式,考生须立足于诗文的整体思路,弄懂文意,把握要填写的语句在诗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才能正确答题。
近几年,古诗词赏析的考查越来越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重视。这类试题形式多样,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感悟、主旨的把握、诗句含义辩识、关键词的品味等能力。如例3,这道题与课内阅读结合起来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理解、辨析诗句所表现的景象与意境的能力。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能把握住所给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述的画面特点,这句中所写的小草具有刚刚从土里挤出来还很嫩、短小、少的特点。A项是从整体描述春到江南,绿遍山川的景象;B项的草已淹没马蹄,可见绿草如茵;C项的草远看绿色一片,近看却没有几棵;D项风吹草低才能露出牛羊,可见草的长势茂盛。可见正确选项为“C”。
【能力训练】
(一)根据上下句,填写出与之相连续的句子;
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 ; , (鲁迅《故乡》)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3.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4.子曰:“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论语》)
5.疏影横斜水清浅, 。(林逋《山园小梅》)
6.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
7.而或长烟一空, ,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8.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9.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渭城曲》)
10. ,佳木秀而繁阴,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1.橘生淮南则为橘, ,叶徒相似, (《“晏子使楚”两则》)
(二)根据题意,写出相应的句子:
1.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 , ”
两句诗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2.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句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 , 。”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 。”
4.《卖炭翁》中描写老翁外貌的诗句是 , 。最能体现卖炭翁悲苦生活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 。
5.《论语》中论述学与思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6.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作者所描述的理想社会的生活景象是 , , 。 , 。 , 。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 。
8.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 。
9.《捕蛇者说》一文点明文章主旨的一句是 。
10.《曹刿论战》中,表明鲁庄公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话是“ , , 。”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要(一)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要(一)
第一部分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一、诗文的背诵与赏析
【考试目标】
1.掌握教材(包括《古诗词诵读》)要求背诵的名篇、名段、名句。
2.能正确理解名句的含义及在诗文中所起的作用,并能灵活运用。
3.能欣赏品析短小、浅近的古诗词。
【例题精析】
例1:根据上下句,默写与之相连续的句子。
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例2:根据题意,默写相应的句子。
《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伟大政治抱负的千古名句是:
, 。
例3: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
A.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
B.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例1的答案为“一鼓作气”。例2的答案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考语文试题中关于诗文积累的考查形式主要是默写,其常见题有两种:一是识记性填空,如例1,试题提供上句或下句,由考生填写相连续的部分。这就要求考生既要会背,也要会写,特别要注意的是生僻字和易混淆的字不要写错。二是理解性填空,如例2,试题提供有关的情境或提示诗文相关内容,由考生填写相关的语句,对这种考查形式,考生须立足于诗文的整体思路,弄懂文意,把握要填写的语句在诗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才能正确答题。
近几年,古诗词赏析的考查越来越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重视。这类试题形式多样,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感悟、主旨的把握、诗句含义辩识、关键词的品味等能力。如例3,这道题与课内阅读结合起来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理解、辨析诗句所表现的景象与意境的能力。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能把握住所给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述的画面特点,这句中所写的小草具有刚刚从土里挤出来还很嫩、短小、少的特点。A项是从整体描述春到江南,绿遍山川的景象;B项的草已淹没马蹄,可见绿草如茵;C项的草远看绿色一片,近看却没有几棵;D项风吹草低才能露出牛羊,可见草的长势茂盛。可见正确选项为“C”。
【能力训练】
(一)根据上下句,填写出与之相连续的句子;
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 ; , (鲁迅《故乡》)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3.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4.子曰:“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论语》)
5.疏影横斜水清浅, 。(林逋《山园小梅》)
6.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
7.而或长烟一空, ,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8.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9.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渭城曲》)
10. ,佳木秀而繁阴,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1.橘生淮南则为橘, ,叶徒相似, (《“晏子使楚”两则》)
(二)根据题意,写出相应的句子:
1.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 , ”
两句诗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2.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句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 , 。”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 。”
4.《卖炭翁》中描写老翁外貌的诗句是 , 。最能体现卖炭翁悲苦生活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 。
5.《论语》中论述学与思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6.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作者所描述的理想社会的生活景象是 , , 。 , 。 , 。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 。
8.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 。
9.《捕蛇者说》一文点明文章主旨的一句是 。
10.《曹刿论战》中,表明鲁庄公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话是“ , , 。”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要(一)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7年中考复习建议
- › 备战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文学常识之古诗词中的用典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立意
- › 白侯之贤 阅读答案(2017浙江衢州中考语文试题)
- › 杨震字伯起 阅读答案(2017四川凉山中考语文试题)
- › 鸣机夜课图记 阅读答案(2017扬州中考语文试题)
- › 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 阅读答案(2017武汉中考语文试题)
- › 去远方 答案(2017年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试题)
- › 2017年中考语文对联、广告、标语试题及答案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点题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语言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布局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选材
栏目导航
中考复习资料 推荐
- ·“颜”与“言”之误,注意八个成语
- ·新课标七八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 ·因谐音讹化而成的12个俗语
- ·中考语文易错词语辑录
-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
- ·学以致用之现代文阅读答题语言训练一
- ·《2017辽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必背初中
- ·江苏2017中考名句名篇考试范围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一:语音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文字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一:文学作品阅读
- ·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八:常用实词
- ·中考对联考查导向及复习策略(人教版九
- ·中考新题型-阅读链接题教学案(九年级
-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苏教版九年级
- ·语文中考总复习之现代文复习教案(人教
- ·中考诗歌赏析教案(苏教版九年级)
- ·中考议论文解题指导(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中考仿写题的特点及答题技巧(人教版九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议论文阅读
- ·2017年中考名著复习(人教版九年级)
- ·中考复习——短文修改专题教案(九年级
- ·2017年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
- ·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九年级)
-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访兰》
- ·中考备考之修改病句教案
-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前五讲)(本站收
-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眼中有文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