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要(一)
浏览次数: 73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中考复习资料
标签:中考复习计划,中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要(一),
11.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12.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 , ”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 , ”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 “ , ”的献身精神。
13.同写雪景,各具特色。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 ”。
14.读下面语句,任选其中三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海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蒙胧了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李后主的愁恨汇成了滔滔江流。
①
②  
www.350xue.com
;
③
(三)诗词赏析:
1.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前启后,从景色描绘过渡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英雄人物的评价。
B.“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以形象的比喻,表明诗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问一答,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诗人依次从检阅军队、演奏军乐和军中用餐三个方面具体地描写了军营生活,表露了作者壮志未已的昂扬斗志和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壮情怀。
2.下面一段话中四个空白处应填入的诗句分别是:
在盛唐的诗歌中,有一类通常被统称为“边塞诗”。这些诗作内容丰富多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盛唐边塞画面。这里有 ① 的雄奇景观,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壮阔雪原,有 ② 的风雪酷寒;这里有 ③ 的慷慨悲壮,有 ④ 的惆怅无奈,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极度愤慨……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B.“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①( ) ②( ) ③( ) ④( )
3.下面诗句中托物咏怀,表明作者坚守节操、至死不变的一项是( )
A.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艾青《黎明的通知》)
B.我们都在下面,你在高空飘扬,/风是你的身体,你和太阳同行,/常想飞出物外,却为地面拉紧。(穆旦《旗》)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品读下面这首古诗,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长 歌 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焜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它精练醒目,与岳飞的《满红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千古名句。
D.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A.“明月”、“清风”点染了夏夜美景,“惊鹊”以动衬静,表现出夏夜情趣。
B.“稻花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着力表现诗人陶醉在硕果累累的欢乐之中。
C.“七八个星”两句是说几颗明星闪烁在天边,点点疏雨洒落在山前,语言清新形象。
D.这首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反映了诗人面对丰收在望情景的喜悦之情。
6.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色,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3)题。
【甲】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乙】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写出甲诗中表现自然景物之间亲密融洽关系的词语。(答出两个即可)
(2)甲、乙都写了荷花,但写法上各有不同,请指出。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要(一)
11.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12.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 , ”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 , ”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 “ , ”的献身精神。
13.同写雪景,各具特色。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 ”。
14.读下面语句,任选其中三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海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蒙胧了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李后主的愁恨汇成了滔滔江流。
①
②  
www.350xue.com
;
③
(三)诗词赏析:
1.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前启后,从景色描绘过渡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英雄人物的评价。
B.“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以形象的比喻,表明诗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问一答,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诗人依次从检阅军队、演奏军乐和军中用餐三个方面具体地描写了军营生活,表露了作者壮志未已的昂扬斗志和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壮情怀。
2.下面一段话中四个空白处应填入的诗句分别是:
在盛唐的诗歌中,有一类通常被统称为“边塞诗”。这些诗作内容丰富多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盛唐边塞画面。这里有 ① 的雄奇景观,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壮阔雪原,有 ② 的风雪酷寒;这里有 ③ 的慷慨悲壮,有 ④ 的惆怅无奈,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极度愤慨……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B.“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①( ) ②( ) ③( ) ④( )
3.下面诗句中托物咏怀,表明作者坚守节操、至死不变的一项是( )
A.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艾青《黎明的通知》)
B.我们都在下面,你在高空飘扬,/风是你的身体,你和太阳同行,/常想飞出物外,却为地面拉紧。(穆旦《旗》)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品读下面这首古诗,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长 歌 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焜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它精练醒目,与岳飞的《满红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千古名句。
D.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A.“明月”、“清风”点染了夏夜美景,“惊鹊”以动衬静,表现出夏夜情趣。
B.“稻花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着力表现诗人陶醉在硕果累累的欢乐之中。
C.“七八个星”两句是说几颗明星闪烁在天边,点点疏雨洒落在山前,语言清新形象。
D.这首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反映了诗人面对丰收在望情景的喜悦之情。
6.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色,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3)题。
【甲】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乙】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写出甲诗中表现自然景物之间亲密融洽关系的词语。(答出两个即可)
(2)甲、乙都写了荷花,但写法上各有不同,请指出。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要(一)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7年中考复习建议
- › 备战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文学常识之古诗词中的用典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立意
- › 白侯之贤 阅读答案(2017浙江衢州中考语文试题)
- › 杨震字伯起 阅读答案(2017四川凉山中考语文试题)
- › 鸣机夜课图记 阅读答案(2017扬州中考语文试题)
- › 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 阅读答案(2017武汉中考语文试题)
- › 去远方 答案(2017年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试题)
- › 2017年中考语文对联、广告、标语试题及答案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点题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语言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布局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选材
栏目导航
中考复习资料 推荐
- ·“颜”与“言”之误,注意八个成语
- ·新课标七八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 ·因谐音讹化而成的12个俗语
- ·中考语文易错词语辑录
-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
- ·学以致用之现代文阅读答题语言训练一
- ·《2017辽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必背初中
- ·江苏2017中考名句名篇考试范围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一:语音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文字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一:文学作品阅读
- ·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八:常用实词
- ·中考对联考查导向及复习策略(人教版九
- ·中考新题型-阅读链接题教学案(九年级
-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苏教版九年级
- ·语文中考总复习之现代文复习教案(人教
- ·中考诗歌赏析教案(苏教版九年级)
- ·中考议论文解题指导(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中考仿写题的特点及答题技巧(人教版九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议论文阅读
- ·2017年中考名著复习(人教版九年级)
- ·中考复习——短文修改专题教案(九年级
- ·2017年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
- ·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九年级)
-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访兰》
- ·中考备考之修改病句教案
-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前五讲)(本站收
-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眼中有文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