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破解语病的二十八心法
十五、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
可能是结构混乱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有“为……所”和“被……所”的结构,没有“受……所”的结构,要将“所”字去掉
到目前为止,人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
应为“由……决定的
十六、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
可能是语意重复。
《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
“躬耕修典”即“编纂”,重复
注:类似的错误用法还有“过早夭折”、“过分溺爱”、“卫冕桂冠”、“令寒舍蓬荜生辉”等。
十七、出现了“的”字的短语
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
【语意不明】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外面又刮了风,街上的行人也渐渐稀少了,修伞的心里非常着急。
语意不明,“修伞的”可能是“修伞的顾客”也可能是“修伞的师傅”
【搭配不当】
2003年8月3日晚,在北京天坛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当晚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搭配不当,误用“的”字,偷换主语,造成“灯火”与“雄伟壮丽”不搭配,应删去“的”字
十八、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
可能是不合逻辑(表意相反)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防止”与“不再发生”不合情理,应去掉“不”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或“不可”去其一
十九、出现了使、让、令、把、被等
可能是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语序不当。
【主语残缺】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主语残缺,使动词的主语是“老主任”,应去掉“经过”,或者去掉“使”,将“才”调至“他”后
【主客体颠倒】
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
主客体颠倒,“威慑”本身有“吓唬”别人的意思,再用“令”字造成了主客体颠倒,应改成“震慑”
【语序不当】
我们伟大的祖国再也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任意被人蹂躏和掠夺的国家了。
语序不当,应将“任意”调至“被人”后。
二十、判断词“是”
【当句中出现判断词“是”时,则应考虑主宾搭配是否恰当】
如:中等教育是开发人的能力的最好时期。
“中等教育”后应加“时期”
【当句中出现判断词“是”时,这样的句子常常是对某事物进行解说,这种句式可能会出现句式杂糅的毛病】
如: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份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钠等配制而成的。
【有判断词“是”的句子,常常有判断不明确的毛病】
如:张长福今年22岁,是应届毕业生。
两个句式杂糅在一起,应选其一来表达。
究竟是初中、高中毕业,还是大学毕业?判断不明确。
二十一、谦敬词
汉语言极为丰富,许多词语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谦敬词就是其中最容易误用的一种。所以当句中出现谦敬词时,应仔细分析这些谦敬词的含义及使用对象,看是否用错。
常见的敬词有:“令”(“令尊”、“令堂”、“令郎”、“令媛”,称人家的父母子女),“贵”(“贵庚”,称别人的年龄),“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赐”(“赐教”,请别人给予指教),“惠”(“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光”(“光临”,称宾客来到)等。
常见的谦词有:“家”(“家父”、“家母”、“家兄”、“舍弟”,对别人称自己的父母兄弟),“拙”(“拙见”,称自己的见解),“寒”(“寒舍”称自己的家),“愚”(“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
【使用时应准确掌握这些谦敬词的含义及使用对象】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在社会上清清白白地做人。
“令尊”,敬词,用于称别人的父亲
校长抛砖引玉的演讲,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抛砖引玉”,谦词,称以自己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不能用于他人
象这样的词常见的还有:
“蓬荜生辉”:谦词,常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称谢别人送来题赠的字画。
“不情之请”:谦词,不合情理的请求。多用于向人求助的客气话。
“信笔涂鸦”:多用作谦词,形容字写得很坏或书画拙劣。
“三生有幸”:谦词,形容极其幸运。
“洗耳恭听”:专心地听。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犬马之劳”:谦词,比喻甘愿受驱使,为之效劳。
“才疏学浅”:谦词,才识不广,学问不深。
“刍荛之言”:谦词,称自己的言论。
“鼎力相助”:敬词,常常在表示请托或感谢作用。
“高朋满座”:敬词,形容宾朋很多。
“高抬贵手”:敬词,恳求别人通融宽恕的话。
“惠然肯来”:敬词,表示欢迎客人来临。
“众望所归”:敬词,形容有很高的威望,受到人们的敬仰。
“德高望重”:敬词,品德高尚,很有威望。多用以称颂老年人。
“后起之秀”:敬词,后出现或新成长的优秀人才。
“金玉良言”:敬词,比喻宝贵而中肯的劝告。
二十二、多义词
【当句中出现一些可以作几种意思理解的多义词或多义短语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歧义的毛病】
这个粮库的大米保管没问题。
“保管”既可作动词“保存”理解,又可作副词“保证”理解。
门没有锁。
“锁”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理解
象这样的常见例句还有:
“这本书是黄色的”。(纸张是黄色的/内容是不健康的)。
“房产权一事已告徐××”(“告诉”/“讼告”)。
“这个人好说话”(h ao/h ao)。“这份报告我写不好”(“不适合”/“能力有限”),
“课桌一边坐着一个孩子”(“只一边有”/“两边都有”),
“昨天,我借了你的钢笔,没用,今天给你送来了。”(“没有用它”/“坏了,没用处”)。
“那五箱书已送图书馆”(“赠送”/“送到”)。
【这种多义理解在短语中常常是兼类现象引起的歧义】
我要炒肉丝。
既可理解为动宾结构,又可以理解为偏正结构。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就想起来了。
既可理解为动补结构“回想起来了”之义,又可理解为偏正结构“想起床”之义。
常见的例句还有:
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动宾结构/偏正结构
咬死了猎人的狗。
动宾结构/偏正结构
【出现了“前去”、“新生”、“保管”、“没有”、“走”、“和”等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目前去汇报。
是“15日之前去”还是“15 日这一天去”,意思不明
在喧天的锣鼓声中,这所有名的老校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新生。
是“新同学”还是“新生命”,意思不明
此次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他们谁也没有干涉王尔德的权利。
“没有”兼有副词和动词的性质,造成语意不明
独联体国家的人民看不上2002届世界杯足球赛。
是“看不到”还是“瞧不起”,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和”有介词和连词的性质,造成语意不明
教育部就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范围发出通知,指出物理学科初中教学内容部分不作要求。
是“整个初中教学内容部分”还是“其中的一部分”,含混不清
二十三、看句式结构是否杂糅
句式杂糅就是两种句式糅合在一起,判断的关键是找句子的主干,可找到两套交叉的主干。当然从语意上分析,这种语病也可粗略地看作语意重复。
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的关键是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了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分不开的。
该句包含两个句子:一是“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的关键是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了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二是“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了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分不开的”。“关键是……”与“……是与……分不开的”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
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烧伤呢?原因之一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在跳跃。
后一句子包含两个句子:(这)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在跳跃;原因之一是舞蹈者不停在跳跃。“原因之一是……”和“(这)是因为……”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
快速破解语病的二十八心法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栏目导航
- ·怎样解读现代文比喻句的含义
- ·快速破解语病的二十八心法
-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应试对策
-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常考题型答题思维指
- ·高中第一册(读本)文言文译文
-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在报刊杂志应用举例2
- ·新惯用语精编及详解(共收集112个)
- ·经常被用错的二十个成语
- ·有关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
- ·各地高中2017届模拟试题语文熟语3
- ·“选用、变换句式”专题教案
- ·1997——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选
- ·高中文言文教学与成语积累卡片
- ·各地高中2017届模拟试题语文熟语2
- ·全国各地高中2017届模拟试题分类精编选
- ·全国各地高中2017届模拟试题分类精编选
- ·高考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以及对策
- ·广告中的成语
- ·广告中的成语变异
- ·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 ·高考成语题设误类型解析
- ·易混成语字形比较
- ·正确使用实词教案
- ·高考语文之每日快餐(1-3)成语识记
- ·议论文主体段训练之一----学会写作
- ·叙述描写类(小说为主)作品的阅读
- ·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应试精华版)
- ·每日快餐_字词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