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主体段训练之一----学会写作主体段
一、训练目标:学会写作议论文主体段
二、训练意义:优秀议论文最大的特色在于以丰富的论据、充沛的情感和严密的逻辑形成强大的论证力量,而形成这种论证力量的部件就是议论文的主体段。一篇议论文如果能有几个联系密切并具有较强论证力度的主体段,那就会增加论证的深度、广度和厚度,颇具层次感,使议论文富有说服力。议论文出彩与否与标题、开头和结尾有关,更与主体段密切相关。作者的议论能力也主要体现在主体段。因此,写好议论文的主体段至关重要。
三、主体段结构:分论点(一句话即可)+阐释句(一两句话阐释一下分论点)+论证句(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分论点)+结句(对论证的内容深化一下)。
这里所说的主体段可以凝缩在在一个语段中,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小段。这个结构是一般议论语段的基本结构,并不排斥其他语段结构。依据观点和材料的结合,可以有并列结构、对照结构、层进结构和总分结构等结构形式。议论文语段结构也要富于变化,摇曳生姿。目前很多学生议论文中犯的一个普遍毛病是观点材料脱节,看似联想丰富,实则东拉西扯,漫无中心,不会构思,不会将观点材料合理结合是一大原因。不会写主体段更是议论特色不鲜明的重要原因。
对主体段组成部分的阐释:
1、分论点。
(1)将全文的观点分解为几个相互联系的分论点 。
文章论点一经确定,可以对论点的内涵和外延作一个准确切分,或并列,或递进,逐一论述。分解层次,全方位立体地表述自己的感悟,理性色彩会更浓厚,有时还有一种铺排的效果,对读者的冲击力度很大。
有三看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看了这面想那面。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考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为了使自己的立论有说服力,逻辑思维严密,在看到事物的某一面的同时要想一想事物的另一面,通俗地说,就是看了这面想那面。文章能够写出两面内容,就很不错了。
二是看到表面求实质。写议论文章必然要涉及到一些具体的事实。有不少同学以为在文章中列举的事实越多越好,有了这些事实就有了说服力,其实不然。作者在分析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注意将这一件事和周围的事情,或者说和它有关联的事情联系起来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论述的深刻性就在这里。
三是看到前面推后面。为了显示问题的性质,给读者更多的启示,当考生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以后,还可以“瞻前顾后”,依据已知判断未来。
分论点组合成文常见的章法有“横列式”、“纵贯式”、“对照式”、“扇面式”等。横列式,是采用从不同的侧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打开思路,纵贯式,是采用层层深入的思维方式打开思路;对照式,是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打开思路;扇面式,是采用发散思维的方式打开思路。
思路的展开是写好主体段的思维基础。
四、主体段训练方法:审题,整体构思,确立总论点,设立分论点,形成分论点的内在联系,列出提纲,然后再写其中一段,不可断章取义。要记住: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是部分形成的整体。基本思路:知识引路+方法指导+典型剖析+跟踪训练+改错训练
【例文赏析】
稳中求胜
江苏一考生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
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让我们拥有一颗和大山一样沉稳的心吧,在我们的人生中也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来。
【亮点透视】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文章在亮出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之后,便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论述:“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令人可喜的是,这三个分论点,并非在同一平面上展开,而是“层层深入”。再者,文中所用例证,均采自高中语文课本。文中提到的人物如宋江、刘备、孔明、班超、林则徐、秦始皇、楚霸王等,均为人所熟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古典诗文如《出塞》、《过秦论》、《阿房宫赋》及名人如孟子、孔明等的“名句”“信手拈来”,且运用得十分熨帖。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干净利落。
(2)分论点的位置:一般放在段落的开头(或单独成段),也有放在当中和后面的。
(3)分论点的风格:概括性为主,准确明白为根。而若干个分论点的恰当联系体现作者整篇的统筹能力,能增强文章的议论性。分论点应起到良好的领起和限制作用。恰当的限制体现议者思维的准确全面,能避免说理绝对化,加强说理的辩证性和深刻性。比如有学生对“三思而后行”给予否定,认为这是优柔寡断的表现。这样的求异文章可以写,表现了创新意识,但是作者忽略了前提条件,即在什么条件下“三思而后行”才是优柔寡断的表现,盲目否定不能服人。这要求学生的认识全面正确,符合客观实际,在思维方法上要运用辩证法分析,加强限制性。
议论文主体段训练之一----学会写作主体段
tag: 议论文 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栏目导航
- ·高考语文之每日快餐(1-3)成语识记
- ·议论文主体段训练之一----学会写作
- ·叙述描写类(小说为主)作品的阅读
- ·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应试精华版)
- ·每日快餐_字词天地
-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 ·易误成语分类一网打尽
- ·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教案
-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
- ·辨析近义词(实词) 段一飞鸿
- ·博罗华侨中学文言文专题教案
- ·古典诗词音乐欣赏课
-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一例——让“描写”给
- ·“句式的变换与选择”专题复习
- ·诗海遨游意兴盎然---古典诗歌背诵竞
- ·古诗词鉴赏
- ·期末总复习说明文部分学案:阅读科技说
- ·综合实践活动——成语中的世界(本站收
- ·实词的辨析和选用
- ·各地高中2017届模拟试题语文熟语4
- ·全国各地高中2017届模拟试题语文熟语5
- ·高考作文赋形思维模型(“重复”与“对
- ·从2017年高考作文看2017年命题走向
- ·古典诗词欣赏课《竹里馆》(本站收集整
- ·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与技巧(本站收集整
- ·语言的连贯(D级)(本站收集整理)
-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座(本站收集整理)
- ·文言特殊句式之倒装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