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中2017届模拟试题语文熟语2
【答案及解析】
1、D(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
2、B(A项“评头论足”是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卓尔不群”是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此处使用对象错误。“见贤思齐”是指见到有才德
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 “哑然失笑”是指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3、D(A项的成语和前面的“生活”不搭配;B项“望文生义”是指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含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贬义,用在这里不合语境;C项“一个巴掌拍不响”指事情的发生不是单方面引起的。)
4、C (A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强调人工,不能用于自然风景。B识时务者为俊杰:指能认清当前形势和潮流的人是杰出的人才,含褒义。C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D绵薄之力:是谦词,只能用于自己,形容自己的力量微薄。)
5、A
6、C (A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强调人工,不能用于自然风景。B识时务者为俊杰:指能认清当前形势和潮流的人是杰出的人才,含褒义。C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D绵薄之力:是谦词,只能用于自己,形容自己的力量微薄。)
7、C(“反唇相讥”指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不合语境。)
8、C(“平地一声雷”比喻声名地位突然升高。“轻于鸿毛”比喻死的不值得。“心悦诚服”表示真心实意地服从或佩服。)
9、C(如数家珍:像数家藏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事物十分熟悉。 A.东山再起,泛指失势后重新得势。此处应为贬义词“死灰复燃”。B.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此处应为“不可思议”。D.戛然而止:突然停止,多指声音。)
10、D(A.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这里“姓名文化”与“每一个人”并不一定就能扯上祸福利害关系,可用“息息相关”。B.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C.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D.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bi。)
11、D(大模大样:形容傲慢、自大的样子;或形容洋洋得意,神气十足的样子。此处可改用“大行其道”,并删去句中“登上舞台”的文字。)
12、C
13、B
14、A(肃然起敬,语境不符,并且肃然起敬不能做状语,一般写作令人肃然起敬)
15、B。(“暗箱操作”指利用职权暗地里办事(多指不公正、不合法的)A.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磨盘,磨的底盘,凿有许多齿形道。比喻办法多,门路广。不能理解为“有很多条道路” C.不虞:意想不到。D.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6、D
17、C
18、C(“倚马可待”意思是: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根据语境,这里应用“指日可待”)
各地高中2017届模拟试题语文熟语2
栏目导航
-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在报刊杂志应用举例2
- ·新惯用语精编及详解(共收集112个)
- ·经常被用错的二十个成语
- ·有关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
- ·各地高中2017届模拟试题语文熟语3
- ·“选用、变换句式”专题教案
- ·1997——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选
- ·高中文言文教学与成语积累卡片
- ·各地高中2017届模拟试题语文熟语2
- ·全国各地高中2017届模拟试题分类精编选
- ·全国各地高中2017届模拟试题分类精编选
- ·高考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以及对策
- ·广告中的成语
- ·广告中的成语变异
- ·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 ·高考成语题设误类型解析
- ·易混成语字形比较
- ·正确使用实词教案
- ·高考语文之每日快餐(1-3)成语识记
- ·议论文主体段训练之一----学会写作
- ·叙述描写类(小说为主)作品的阅读
- ·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应试精华版)
- ·每日快餐_字词天地
-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 ·易误成语分类一网打尽
- ·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教案
-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
- ·辨析近义词(实词) 段一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