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爱莲说备课详细材料(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爱莲说备课详细材料(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浏览次数: 59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爱莲说备课详细材料(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选自王瑶编注《陶渊明集》,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十、关于“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自”,从,由,自从。“李唐”,指唐代,唐代的开国皇帝是李渊,所以称“李唐”。“来”,以来,表示时间的经过,某一个时间以后。“世”,古代称三十年为一世,即时代、当世的意思。“世人”,指当世的人,社会上多数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都很爱牡丹。唐代人喜爱牡丹,在古书里是不乏记载的:如唐代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唐代京城长安的王公弟子和没有职务在身的人,崇尚牡丹三十多年了。每逢暮春三月,他们都像发了狂一样,有的坐车,有的骑马,争先恐后地去观赏牡丹,谁不喜欢,就被认为是一种羞耻。……有人精心培育以谋取暴利,一株牡丹有的价值几万两银子。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诗中写道:“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的《牡丹芳》诗中也写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徐凝的诗中则有“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的句子。这些材料都可说明唐朝人喜爱牡丹的盛况。“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这一句,再举出“牡丹”来衬托下文要写的莲花;并举出“世人”,一面和上文的“独”字对照,一面来衬托自己。这是衬托的第二层。
(李文)    
十一、关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不可亵玩焉”
作者在数百年的习染成风的恶势力中,却能顶住逆流,独步于尘俗之外,显示了他的高超不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七句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形、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它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逼真逼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很显然,这和一般封建士大夫消闲遣兴地赏玩是迥然不同的。它表现了作者对崇高理想与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在污浊社会中能保持高洁情操的志同道合者的敬仰,对趋附权贵、追名逐利的小人的厌恶和鄙弃。一个封建士大夫力求“出淤泥而不染”,本来就难能可贵,何况把自己的这种美学理想大胆地生动地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给人以鼓舞力量和美感享受呢!
(苏文)    
十二、关于“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谓”,以为,认为。“隐逸”,指隐士,即隐居的人。在旧时代,有些清高的读书人对统治者不满或不愿过世俗的生活,就退居乡野,不出来作官。因为菊花是在万花纷谢后的秋天才开放的,它独抗寒霜,散发着幽香,所以作者用“隐士”来比喻它。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下面一句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因为牡丹看上去十分浓艳,所谓“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品原夸富贵,职本重王侯”。这句话的意思是: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文章接着写道:“莲,花之君子者也。”“君子”,旧社会指品德高尚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而莲花是花中的“君子”。这三个排比句都是判断句。古汉语的判断句往往省略系词“是”,在一句的末尾用语气助词“也”表示判断的语气。这三个句子直承上文,用隐喻的修辞手法点明三种花的比喻意义。
(李文)    
十三、关于“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用一个叹词“噫”字,表示感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引出全文的要旨。下面分三层来论述:“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闻”,听到。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照应上文的“独爱菊”。这是论述的第一层。“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意思是说: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照应上文的“予独爱莲”。但由于是用反诘的语气写出,就比直陈的句式,显得深沉遒劲。这是论述的第二层。全文最后写道:“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应当。“乎”,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表达感叹的语气。“宜”和“乎”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当然”。“众”,很多人。“矣”,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示已然或必然的口气。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很多了。照应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语含讥讽,表示对时俗的鄙夷之情。这是论述的第三层。这三层中的“菊之爱”与“牡丹之爱”,又都是衬托“莲之爱”的,借以表示自己的爱莲与众不同。就全文说,这是陪衬的第三层。
(李文)    
十四、关于本文的中心意思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者及其风尚的不满。文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理想与美学情趣。
(苏文)    
这篇文章主要是说明莲花的可爱,借以勉励人们要具有不同流合污的所谓君子的高尚人格,并隐约地讥讽了社会上追求功名富贵、庸俗不堪的人们。作者以人们喜爱什么花来表明其品德的高下:他认为菊花虽好,却幽居独处,孤芳自赏;牡丹虽艳,但富贵荣华,正同世俗;只有莲花,洁身自好,清高不凡。莲之胜菊,正在于身处污浊环境,还能保持高洁的操守。这种思想在地主阶级统治下的封建社会中,无疑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即使在今天,也不无借鉴的作用。当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袭来的时候,我们能够自觉地抵制,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拒腐蚀,永不沾”,不也是难能可贵的吗!当然,作者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自己标榜清高,则是消极的,它和我们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格格不入的,这一点也需要指出。
(李文)    
全文只有119字,从字面上来看,只是对菊、牡丹和莲这三种花进行品评,但变化错综,波澜顿挫,措辞含蓄,尤其是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精心提炼,表现出作者志向高洁,品行廉正,爱憎分明,字字句句都闪射出熠熠耀眼的光彩。
周敦颐独爱莲花,不仅仅是倾心于她的外貌,更主要的是看到了她的内质──莲的品格,莲的气度,莲的既清隽爽朗又磊落矜持的襟怀。周敦颐心中的莲花,就是用她独具的谦抑端方、坦荡贞纯的素质和修养向生活周围传播着影响。
“爱”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为第二段文字的集中概括加强了催化作用。由它引申为对三种花的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是写人,写人们对于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以喻用遁世逃名作为反抗手段者,“牡丹”以喻争名夺利为生活目标的人,“莲花”以喻“君子”,即古之仁人、志士、贤者、能者,属于作者倾向的思想类型。究竟哪一种“爱”,哪一种坚持和追求才是正确的呢?作者用笔含蓄,不作鲜明表态,但读者可以从最后一段文字里体会出来,特别是联系到第一段中对莲花的刻意雕镂,得到回答。“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在那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晋宋易代之际,像陶渊明这样洁身自好、风骨嶙峋的人确实难得;而由东晋到北宋,长达700年之久,即以“沉埋”作抵抗的人都很少听说有了,这自然要引起作者的无限感慨。听作者的口气,虽则敬重陶的人品,未必赞同陶的主张。他以莲花比君子,表明自己的独爱莲花,还是认定“天生我材必有用”,可以“远观”,可以传播的。这个观点还是入世的,是积极的,他只是要坚持“不可亵玩”的这个原则。是的,也只有严守这个原则,才说得上敦品励行,利己利人,树立正气,转移美化风俗。这也许就是古代所要求的“心灵美”吧。然而,就是保持这种人生起码应当培养的节操,而今也为数不多了。因此,作者沉重地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真是“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既然整个生活舞台,陶的消极,作者的积极都越来越少,那么,很自然:“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大家都醉心名利,踵事荣华,一边是精心栽培,待价而沽;一边是粉饰太平,高价收买。就作者的写作意图来说,这末一句乃是全篇的警策,因为作者审时度势,看到了当时争名逐利、世风日下的社会沉疴,他对争名逐利者深恶痛绝,但又不便公开抨击,只得婉转陈词,给以暗讽,故其意味更为深长。
(吴子厚,《〈爱莲说〉试析》,《教学通讯》1984年第2期)
十五、关于本文结构
我们可以把《爱莲说》的结构概括为一条线索,两个陪衬,三种类型;这三方面的巧妙融合,把短文凝聚成了天衣无缝的艺术佳品。
一条线索。本文的线索新颖而独特,作者把“爱”这个主观感情作为线索,用它贯穿全篇,将全文连缀成整体。全文共有八句,“爱”字出现了七次,几乎一句一个“爱”字。起句开宗明义,指出“草木之花”可爱,一个“爱”字紧扣题目,把自然界中的花与人们主观感情结合起来。正因为花有可爱的素质,人们才都喜爱花,但同样是爱,不同的人爱的对象亦不同,作者分别指出:晋代陶渊明有他的爱──“独爱菊”;李唐以来的世人也有他们的爱──“甚爱牡丹”。这里,陶渊明何以爱菊,世人何以爱牡丹都没有点明,这是作者故设疑点,以引人入胜,然后进入正题,袒露胸怀,表达了作者自己之爱──“独爱莲”,紧接着作者以“爱”字作谓语,连用七个分句作宾语,用墨如泼,一气贯下,着力写出莲的七种高贵品质,既突出了“莲”的可爱,又初步解释了“独爱莲”的原因。第二段,作者在前面描述“爱”的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爱”的实质──即莲花的精神。三个排比句,点明了喻意,深化了主题,升华了思想,告诉人们:莲花的外形品性固然可爱,莲花的内在精神更值得人爱。结尾处又就“爱”抒发感慨:爱菊已少,爱莲何人,而爱牡丹何众!感情深沉,引人深思。全篇“爱”字贯穿始终,反复出现,衔接自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爱莲说备课详细材料(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爱莲说   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