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教案全册

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教案全册

浏览次数: 205次| 发布日期:06-12 11:01:49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教案全册,
岳阳楼内悬有历代游客的许多优秀对联,其中有“居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饶有风趣韵味。这里最长的对联,是清朝道光年间窦进士所撰写“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膝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杨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言,问谁领会得来?”上下联一共104字,洋洋洒洒,大笔淋漓,将岳阳楼的风物和历代名人轶事概括无遗。今天谁来撰写文辉星月,气吞洞庭,情动江南,势压古人的诗篇和对联呢? 
2.以岳阳楼为题材的优美诗文美不胜收,范仲淹自己也说:“前人之述备矣。”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要写出前无古人的文章来,确实不易。那么,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岳阳楼始建于唐朝,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其间又几经扩建,规模宏阔,气势壮观,而且它又地处“衔远山,吞长江”的洞庭湖滨,王象之《舆地纪胜·岳州》引《岳阳风土记》说:“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广。”自唐朝以来,就成为誉满天下的名胜古迹了。岳阳又为通往西南的必经要冲。唐、宋时代,朝廷贬官,大多远谪西南。这样,久负盛名的岳阳,又有楼观胜景,便成了历代失意的官吏与诗人游会登临之所了。正如文中所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些文人才士,到此一游,触景生情,能不援笔振辞、泼墨为文吗?故尔,以岳阳楼为题材的优秀诗文,当然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单是在唐代,自张说谪守岳州建楼与宾朋酬唱以后,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等大家名流,就都曾到此,留下过题咏的名篇。 
如今,范仲淹受友之拜托,为岳阳楼作记,前有佳作熠熠,要想不为败笔,范仲淹还要有相当的勇气呢!李白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他登到黄鹤楼上,美景唤起了他的诗兴,使他又要吟出诗来。然而,他抬头望了崔颖的《登黄鹤楼》,便慨然唱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只好敛平叹之而去。像李白这样的文学巨匠,对崔颖尚且退避三舍,而今范仲淹在“前人之述备矣”的景况下,来写岳阳楼记,的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他居然写出来了,而且文章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能在千百篇写岳阳楼的诗文中,首屈一指。他怎么有这样的神来之笔呢?原来,他不蹈前人窠臼,不拾他人牙慧,而是别开生面,另辟新境。 
我们知道,范仲淹少时有大志,虽吃粥度日,仍苦读不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举进士后,曾带兵边塞,屡建大功,西夏称他“胸中有数万甲兵”,相戒不敢犯边。在朝廷中,他积极主张改革朝政,为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因提倡改革被贬知邓州。他的朋友滕子京,也是一个锐意革新的有才能的人物,被人诬告“前在汪州费公钱十六万贯”(《宋史》卷三百三),于庆历四年(1044)春天,降官知岳州。作为一个封建文人,遭到贬谪,不能不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愤懑、颓丧情绪。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曾说:“放臣逐客,一旦弃置远外,其忧悲惟悼之叹,发于诗作,持为酸楚。滕子京守巴陵,修岳阳楼,或赞其落成,答以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懒数场!”等楼修好后,他要痛哭几场哪!范仲淹深知这位平素“尚气,倜傥自任”(《宋史》卷三百三)的朋友的思想和性格,因此,担心他闹出事来,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此机会。现在,滕子京知岳州,两年时间,政绩卓著,“乃重修岳阳楼”,便驰书前往邓州请范代笔,属文以记胜。这样一来,范仲淹受朋友委托为岳阳楼作记,就成了规箴知己的绝好机会,同时,自己也在遭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之必要。于是范仲淹便把这篇文章的主题定为抒发自己的胸襟怀抱,达到规劝朋友的目的。

醉翁亭记
教学要点: 
1、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 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 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 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 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1、 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宋代散文家之首席。 
2、 写作背景: 
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但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办事。滁州风光秀丽,欧阳修便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与诗酒之乐之中。 
3、 出处: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文忠是他的谥号。 
二、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熟悉课文内容: 
1、生字: 
chú  hè láng yá  chán  niàng zhé 
滁    壑 琅 琊 潺  酿   辄 
fēi míng   huì yǔ   lǚ  liè    yáo   

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教案全册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霏  暝 晦 伛 偻  洌 肴 
sù hān yì   gōng   chóu  yì 
蔌  酣 弈 觥 筹  翳 
2、重点词: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 
②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③名之者谁:为……命名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⑤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⑥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 
⑦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⑧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⑨觥筹交错:酒杯;酒筹 
三、朗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重点字词含义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 
一、第一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滁州的地理特点? “环滁皆山也。” 
②西南诸峰的特点? “林壑尤美” 
③琅琊山的特点? “蔚然而深秀” 
④亭的位置? “临于泉上” 
⑤“来饮于此”中“此”指?  醉翁亭 
⑥自号醉翁的原因?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⑦划分层次? 
第一层:亭的自然环境。(……醉翁亭也。)  
视觉角度:俯——仰 
空间角度:远——近;大——小;整体——局部——个体 
第二层:亭的得名,醉翁二字的深意。(……寓之酒也。) 
5、 小结: 
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二、第二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朝暮景色的特点?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②春夏秋冬景色?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③“乐亦无穷”的原因?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5、 小结: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三、第三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酒宴上陈列的东西? 
②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 
③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④划分层次? 1、滁人游山之乐 (……游也。) 
2、众宾宴饮之乐 (……欢也。) 
3、太守宴醉之乐 (……醉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教案全册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