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浏览次数: 920次| 发布日期:06-12 11:03:23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掌握一些初步的学习方法;
3、侧重在朗读,除读出情感外,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
1、强调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为重点;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多媒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与朱元诗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读
1、听读:明确读音和句读
(多媒体)欣赏:课文录音及画面,要求仔细听,并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朗读:学生齐读和个人读相结合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
三、学
1、自由朗读,对照课本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句,并相互讨论。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理解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四、析
1、理清课文结构
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就围绕这两句来写)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奇”和“异”的?
(请2—3个学生谈看法,要求:利用屏幕上的关键词句,语言流畅)
明确:
景 奇山: “看”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 (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 明辨课文的主旨
全体朗读课文,可利用屏幕内容尝试背诵。
讨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放开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
作者以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附录:关于吴均的生平介绍:
吴均:(496-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史书称他好学有俊才。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其诗多为与友人的赠答应酬,诗风以清秀为主。《梁书》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被人称为“吴均体”,其文传世的大多是短小书信,如《与顾章书》、《与施从书》和本篇。 总之,从生平可见:虽想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五、小结
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得当。
六、练
(多媒体)1、请欣赏历代文人墨客对富春江美景的赞美。
唐朝韦庄称富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可见,富春江的确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请结合课文及上面的内容,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富春江的游记。
教学反思:加强朗读背诵;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22 五柳先生先生传
一、教学目的
1、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2、学习本文简洁洗炼、画龙点睛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为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
以课文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加深理解。力求让学生达到由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1、营造氛围,指导方法
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就是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国着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书的四步骤。曰:“精取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我们不妨照此方法来读读今天要学的课文《五柳先生传》。)
2、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3、充分讨论,体会文意
a.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节。
b.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写他哪方面特点?
写他喝酒的篇幅最长,也最传神
c.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到了酒,大家还记得哪些,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下。(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等)大家看看这些诗都不约而同的与一个字联系在一起,哪一个字——愁,那么,我们来看看“五柳先生”为什么而愁呢?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21 与朱元思书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掌握一些初步的学习方法;
3、侧重在朗读,除读出情感外,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
1、强调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为重点;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多媒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与朱元诗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读
1、听读:明确读音和句读
(多媒体)欣赏:课文录音及画面,要求仔细听,并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朗读:学生齐读和个人读相结合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
三、学
1、自由朗读,对照课本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句,并相互讨论。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理解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四、析
1、理清课文结构
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就围绕这两句来写)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奇”和“异”的?
(请2—3个学生谈看法,要求:利用屏幕上的关键词句,语言流畅)
明确:
景 奇山: “看”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 (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 明辨课文的主旨
全体朗读课文,可利用屏幕内容尝试背诵。
讨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放开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
作者以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附录:关于吴均的生平介绍:
吴均:(496-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史书称他好学有俊才。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其诗多为与友人的赠答应酬,诗风以清秀为主。《梁书》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被人称为“吴均体”,其文传世的大多是短小书信,如《与顾章书》、《与施从书》和本篇。 总之,从生平可见:虽想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五、小结
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得当。
六、练
(多媒体)1、请欣赏历代文人墨客对富春江美景的赞美。
唐朝韦庄称富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可见,富春江的确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请结合课文及上面的内容,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富春江的游记。
教学反思:加强朗读背诵;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22 五柳先生先生传
一、教学目的
1、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2、学习本文简洁洗炼、画龙点睛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为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
以课文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加深理解。力求让学生达到由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1、营造氛围,指导方法
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就是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国着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书的四步骤。曰:“精取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我们不妨照此方法来读读今天要学的课文《五柳先生传》。)
2、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3、充分讨论,体会文意
a.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节。
b.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写他哪方面特点?
写他喝酒的篇幅最长,也最传神
c.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到了酒,大家还记得哪些,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下。(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等)大家看看这些诗都不约而同的与一个字联系在一起,哪一个字——愁,那么,我们来看看“五柳先生”为什么而愁呢?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 › 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教学计划
- › 2013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 ›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说屏》教学设计
- ›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观潮》教学设计
- ›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 ›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背影》教学设计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tag: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