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知识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集之二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集之二

浏览次数: 845次| 发布日期:12-29 13:42:24 | 九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集之二,
 当时的人们带来了自由和民主的声 
 音。引导学生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 
 句子,并结合鲁迅的形象,谈谈自己 
 的理解。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朗读部分章节,并复习所学内容。  1.朗读部分章节,咬准字音,读出感情。 
2.引导学生把握“微笑”,研读“智   2.体会“微笑”的内涵,理解“智者” 所代
者”形象。               表的精神。 
3.通过阅读,体会语言的浪漫主义特色,3.感受雨果语言的魅力,认识伏尔泰的 
 以及演说语言的震撼力和感召力。      成就。  

一、复习课文,分析“智者”的形象(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请学生朗读部分   1.能够有激情地朗读部分章节,咬准字
 章节,如节1、节8等。          音,控制语速,掌握感情的力度。
2.分析“智者”的形象:雨果抓住伏尔泰  2.抓住伏尔泰的“深邃的双目”和“睿智
 的什么特点去表现的?           的微笑”进行描写。
3.师生共同朗读节12,体会雨果是如   3.有感情地放声朗读,能够读出雨果激
 何描写伏尔泰的“微笑”的。       动的心情和情感。理解作家借助“微
                     笑”,呈现出伏尔泰的成就。
4.提问: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特点进行描   4.回答:对于斗士的形象,“微笑”所造
 写?                   成的反差最大,能够表现出伏尔泰的
                      性格,感染的效果更加强烈。
二、提高认识,拓展思路(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雨果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塑   1.结合节13,能够认识到:伏尔泰把自
 造了一位“斗士”和“智者”的形象。     由的精神和民主的思想带到人们中
 在雨果看来,伏尔泰“是一个新纪元      间,引起人们思想彻底的变化
 的到来”。请学生思考其原因。 
2.引导学生结合上文,从“人“和”公民”、  2.仔细阅读课文,讨论并交流意见,能
 “权力”和“职责”人手,理解“做一个人,   够体会到:作为人,我们有追求自由
 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     和民主的权力;作为公民,我们有遵
 我们要恪尽职守”这句话的含义。       守法律的职责。
3.讲解:伏尔泰形象的意义在于,他不代   3.想象18世纪的历史现实,尽可能通
 表行政权力,他代表进步的文明思想。     过教师的讲解,理解雨果对于伏尔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集之二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在他生活的时代,君主的权力、宗教的     的论说和评价。遇到无法理解的要
 权威,束缚着人们;而伏尔泰的目的就     点时,要向教师提问,或者和同学交
 是推翻权威,建立自由。(为了帮助学      流。
 生理解,一定要组织学生讨论。) 
三、总结全文,体会语言特色(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在演说词的最后,一般都会发出号     1.结合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
 召,达到感情的最高点。选择学生感      朗读节14,能够读出作者的激情。
 情充沛地朗诵最后一段。 
2.提问:雨果由对伏尔泰的赞扬,进而    2.作者由伏尔泰联想到一批哲学伟人:
 又写了什么?                 卢梭、狄德罗、孟德斯鸠等先驱哲学
                       家们
3.雨果写这些哲学先驱的目的何在?      3.回答:重申自由、民主和真理的重要,
                       鼓舞人们能够继承前人的精神,向现
                       实宣战。
4.组织学生讨论,结合演说的特点,体    4.充分讨论,积极发言。可以结合自己
 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所阅读过雨果的作品来谈。
 的语言。 

本课总结 
  本文是雨果著名的演讲之一,全文贯穿着自由、民主、和平的精神,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作者紧紧围绕伏尔泰思想上的成就,用激情饱满的浪漫语言,回顾了伏尔泰的笔、伏尔泰独自一人的斗争,以及他的微笑、睿智,由此刻画了一位“斗士”的形象、“智者”的形象。文中有许多意义深刻、内涵隽永的句子,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经历细细体会。 

板书设计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在学习之前,要布置学生了解伏尔泰的生平,选读伏尔泰的斗争故事,建议学生阅读《伏尔泰传》。引导学生围绕“斗士”、“笔”、“微笑”等形象,比照鲁迅的形象,理解“精神领袖”带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震撼。  ,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给加点字注音。陨落(  ) 灵柩(  ) 凌驾(  ) 睿智(  ) 
  答案与提示:yǔn jiù ling ruì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弥留 恼羞成怒 兼而有之 黎民百姓 恪尽职守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2)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 
  (3)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答案与提示:(1)暗喻;(2)排比;(3)借喻。 
 ◆个性练习设计 
  1.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最美好的形式。 
  (2)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 
  (3)野蛮还在,好吧,让哲学抗议。刀剑猖狂,让文明愤然而起。 
  答案与提示: 
  (1)伏尔泰的一生受到统治者的侮辱、迫害,却得到人民的尊敬、崇拜。统治者对他的诅咒.恰恰印证了他的胜利和成就。 
  (2)伏尔泰被称作“法兰西思想之王”,他带来思想的解放,引导人民争取自由民主和法律的公正。 
  (3)伏尔泰已经逝世一百年了,但是19世纪末的法国依旧黑暗腐朽,雨果在这里呼唤着一次新的思想革命的到来。 
  2.雨果在演讲中,塑造了一位“斗士”和“智者”的形象,结合《一面》(作者:阿累)中描写的鲁迅先生的形象,谈谈这两位斗士的相同之处。 

教学探讨与反思 
  我们已经学过一篇演说词,但是这两篇演说词的风格截然不同。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语言激昂跳跃、意蕴深长。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表现出来的激情,以及雨果对伏尔泰的景仰,理解为什么雨果会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来刻画他的形象。 

补充资料 
  伏尔泰本名是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1694年出生于巴黎一个法院公证人家庭,“伏尔泰”是人们最熟悉的一个笔名。 
  在日内瓦附近的法国边境,有个小镇名叫菲尔奈。佚尔泰为躲避政治迫害来到小镇居住。他在这里完成了许多重要著作,包括著名的哲理小说《老实人》和《天真汉》。同时他还从事各种政治社会斗争,特别是他为“科拉事件”等宗教迫害案平反昭雪所进行的斗争,轰动整个欧洲,为他赢得了崇高的荣誉。欧洲进步人士尊称他为“菲尔奈教长”,他所居住的菲尔奈小镇则被称为伏尔泰小镇,一度成为欧洲舆论的中心。 
  镇上有一座纪念伏尔泰的雕像,附近还有他的故居。这座青铜雕像不太高,伏尔泰笑眯眯地站在一块岩石底座上,微弓着背,长发披肩,身着大衣,手拄拐杖,仿佛刚从什么地方回来。如注的雨水从他拧结的眉峰和大衣的衣襟上滴落下来。从雕像的面部表情中,特别是那带着挪揄的微笑中,你可以看到一种坚韧的意志、讽刺的才智和洞察毫末的智慧。很难想象,就是这个小老头,在300多年前,成为启蒙运动的旗手、思想界的泰斗,使整个欧洲都不能不倾听他的声音。 
  伏尔泰生前仰慕中国文化,曾自称是孔子和康熙的学生。在碑文所列举的主要作品中,包括他根据元代杂剧《赵氏孤儿》写的剧本《中国孤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集之二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九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