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杨修之死》教学设计之二
浏览次数: 16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2:24 | 九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杨修之死》教学设计之二,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
3.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4.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5.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媒体:课件 、 《三国演义》主题曲、DVD
教学方法:(四读法)
泛读,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
精读,分析人物性格。
赏读,学习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
延读,探究杨修的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前2分钟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DVD,烘托气氛。)同学们,从刚刚的音乐当中你听到了什么?(人吼、马嘶、战场厮杀之声......悲壮之情)
《三国演义》正是一部英雄的悲壮之歌,让我们在这悲壮的乐曲中重温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关于《三国演义》或者是罗贯中你了解些什么?可以告诉我吗?(学生谈文学常识)
《三国》开篇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英雄迭现,今天我们就从中淘出一位英雄来学习一下。他就是——杨修。
二、预习检查: 1、字词 2、翻译句子(研讨练习三)
三、泛读,整体感知
1.朗读要求:语速要适中,句子停顿要准确,尤其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场合, 要读出感情来。
2.朗读任务: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请用概括性的语言说出来。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朗读后做答。(鼓励学生试设计板书或表格回答)
归纳: 事件 心理
主线 私解“鸡肋” 怒杀杨修
破译 “活”意 虽称美,心甚忌之
分食酥饼 虽喜笑,心甚恶之
根本死因 揭梦中杀人 愈恶之
(插叙) 密告曹丕 愈恶之
教植斩吏 大怒
为植作答教 有杀修之心
插叙的顺序。插入的六件事是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以杨修“身死因才误”做为行文线索。
四、再读课文,研讨探究,学生探究杨修的死因。(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归纳: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行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做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杀修直接原因:“乱我军心”
杀修真正原因: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聪明杨德祖,世代系簪缨。
笔下走龙蛇,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这一首诗可以说是对杨修之死因的最好的评价。
五、精读课文,把握杨修、曹操的形象。(要求:1、跳读课文,抓关键词;2、品析关键词;3、用短语概括总结二者的形象)
杨修 曹操
恃才放旷 阴险狡诈
才思敏捷 城府很深
卖弄聪明 表里不一
伺察敏锐 虚伪多疑
轻率大意 刚愎自用
果敢大胆 残忍歹毒
谋略不凡 暗藏祸心
料事如神…… 固执虚伪
老谋深算……
两个人物都独具个性,请同学们看一看他们的照片(打出二人图象)但是同学们看这都是《三国》中他们的形象,那么在历史上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吗?请大家回家搜集材料。
(历史上的曹操并非奸诈之徒,而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杀修也有更深层的原因,杨修是一位文人,他的许多朋友都被曹操直接或间接杀害了(孔融、祢衡等),杨修的父亲与曹也有矛盾,因此杨修认为曹杀己是早晚的事。他也更恃才放旷、狂放不羁、蔑视权贵,终于被杀。)
六、赏读,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两全人物跃然纸上,如此鲜明,到底作者用了什么好办法让他们立起来的呢?
生一:刻画人物用描写的方法,写他们的言行举止(如写他们的语言、神态、动作、外貌、心理等)
生二:本文还用了典型事例,选材精当,事例短小,展示最关键的细节突出人物特点。
既然如此,我们出不防学学刻画我们同学的形象,看谁选事最典型,刻画最生动。(要求学生选择班上最熟悉的同学来写,找一、两件最能突出他们性格特征的事来写,要求简短,从细节入手,用他们的点滴言行来突显他们的性格征。字数200字左右。
学完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七、思考探究:杨修可以说才华横溢,曹操因为他的才而赏识重用他,也因为他的才而杀了他。那么杨修之死给我们当代青少年什么启示呢?(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现代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一部分人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一些自私,惟我独尊,狂妄自大的坏习惯。今天,有心理学家总结,杨修的死因与他的心理有关,只是当时的人没有从心理学角度去考虑罢了。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表现为:无法正确调整情绪,控制个人言行,狂妄自大、放荡不羁、孤傲自负…..在这里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当今这个提倡合作、团队精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八、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国》中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学习了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方法。知道了杨修的死因,也获得了一些启示,望大家能在杨修身上学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3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杨修之死》教学设计之二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杨修之死》教学设计之二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
3.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4.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5.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媒体:课件 、 《三国演义》主题曲、DVD
教学方法:(四读法)
泛读,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
精读,分析人物性格。
赏读,学习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
延读,探究杨修的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前2分钟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DVD,烘托气氛。)同学们,从刚刚的音乐当中你听到了什么?(人吼、马嘶、战场厮杀之声......悲壮之情)
《三国演义》正是一部英雄的悲壮之歌,让我们在这悲壮的乐曲中重温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关于《三国演义》或者是罗贯中你了解些什么?可以告诉我吗?(学生谈文学常识)
《三国》开篇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英雄迭现,今天我们就从中淘出一位英雄来学习一下。他就是——杨修。
二、预习检查: 1、字词 2、翻译句子(研讨练习三)
三、泛读,整体感知
1.朗读要求:语速要适中,句子停顿要准确,尤其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场合, 要读出感情来。
2.朗读任务: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请用概括性的语言说出来。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朗读后做答。(鼓励学生试设计板书或表格回答)
归纳: 事件 心理
主线 私解“鸡肋” 怒杀杨修
破译 “活”意 虽称美,心甚忌之
分食酥饼 虽喜笑,心甚恶之
根本死因 揭梦中杀人 愈恶之
(插叙) 密告曹丕 愈恶之
教植斩吏 大怒
为植作答教 有杀修之心
插叙的顺序。插入的六件事是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以杨修“身死因才误”做为行文线索。
四、再读课文,研讨探究,学生探究杨修的死因。(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归纳: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行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做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杀修直接原因:“乱我军心”
杀修真正原因: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聪明杨德祖,世代系簪缨。
笔下走龙蛇,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这一首诗可以说是对杨修之死因的最好的评价。
五、精读课文,把握杨修、曹操的形象。(要求:1、跳读课文,抓关键词;2、品析关键词;3、用短语概括总结二者的形象)
杨修 曹操
恃才放旷 阴险狡诈
才思敏捷 城府很深
卖弄聪明 表里不一
伺察敏锐 虚伪多疑
轻率大意 刚愎自用
果敢大胆 残忍歹毒
谋略不凡 暗藏祸心
料事如神…… 固执虚伪
老谋深算……
两个人物都独具个性,请同学们看一看他们的照片(打出二人图象)但是同学们看这都是《三国》中他们的形象,那么在历史上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吗?请大家回家搜集材料。
(历史上的曹操并非奸诈之徒,而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杀修也有更深层的原因,杨修是一位文人,他的许多朋友都被曹操直接或间接杀害了(孔融、祢衡等),杨修的父亲与曹也有矛盾,因此杨修认为曹杀己是早晚的事。他也更恃才放旷、狂放不羁、蔑视权贵,终于被杀。)
六、赏读,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两全人物跃然纸上,如此鲜明,到底作者用了什么好办法让他们立起来的呢?
生一:刻画人物用描写的方法,写他们的言行举止(如写他们的语言、神态、动作、外貌、心理等)
生二:本文还用了典型事例,选材精当,事例短小,展示最关键的细节突出人物特点。
既然如此,我们出不防学学刻画我们同学的形象,看谁选事最典型,刻画最生动。(要求学生选择班上最熟悉的同学来写,找一、两件最能突出他们性格特征的事来写,要求简短,从细节入手,用他们的点滴言行来突显他们的性格征。字数200字左右。
学完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七、思考探究:杨修可以说才华横溢,曹操因为他的才而赏识重用他,也因为他的才而杀了他。那么杨修之死给我们当代青少年什么启示呢?(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现代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一部分人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一些自私,惟我独尊,狂妄自大的坏习惯。今天,有心理学家总结,杨修的死因与他的心理有关,只是当时的人没有从心理学角度去考虑罢了。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表现为:无法正确调整情绪,控制个人言行,狂妄自大、放荡不羁、孤傲自负…..在这里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当今这个提倡合作、团队精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八、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国》中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学习了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方法。知道了杨修的死因,也获得了一些启示,望大家能在杨修身上学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3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杨修之死》教学设计之二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杨修之死》教学设计之二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第三册教案教学设计
- › 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雷雨》教学设计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之二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之一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之二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之一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之二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隆中对》教学设计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一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三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五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二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四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之五
tag: 暂无联系方式 九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
栏目导航
九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
-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应有格物致》教
-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庄子故事两则》
-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心声》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地下森林断想》教学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外国诗两首》教学设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邹忌讽齐王纳谏》教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邹忌讽齐王纳谏》教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隆中对》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一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三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五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二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四
-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隆中对》教学设
-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
-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蝈蝈与蛐蛐、夜
-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词五首》教学设
-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诗两首》教学设
-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诗经两首》教学
-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谈生命》教学设
-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那树》教学设计
-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邹忌讽齐王纳谏
-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陈涉世家》教学
-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曹刿论战》教学
-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杨修之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