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知识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之一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之一

浏览次数: 805次| 发布日期:12-29 13:42:24 | 九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之一,
      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支梭,穿透了人生的层层壁垒。
      生活是一棵树,结满了人生的累累硕果。
      生活是一场梦,模拟着人生的虚虚实实。
      生活是一幅画,临摹出人生的曲折漫长。
      生活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间的善恶美丑。


      根据对“生活”理解,改写《苦乐年华》的歌词。(对课上的仿句练习的延伸与深化)                
             
      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是七彩缎,那也是一幅难描的画;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呀;生活是一条藤,总结着几颗苦涩的瓜;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苦交加的苦乐年华。 
      播放《苦乐年华》的歌曲
      2、其实,生活就是一本书、一幅画,我们每个人既是读者又是主角,它需要我们慢慢地去填补,去创造,去品味。好,24点,怎么算?
      1: 5×6-(3+3)=24
      2:(5+3)×(6-3)=24
      3: 3×5+6+3=24
      4:(5-3÷3)×6=24
      5:(5-3+6)×3=24
      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最 后 一 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野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苹,现在我想知道该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够了。”哲学家摇摇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位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    
      ;同样,要想让灵魂净洁,惟一的方法就是去用    占领它。
      1.根据文意,在最后一段的两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每处4个字以内)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之一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2.对哲学家“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提问,为什么弟子们的回答都不正确?
      3.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该怎样正确地回答哲学家“如何正确地除掉杂草”的问题?
      4.文中说原来相聚的地方已变成了一片庄稼地。它是怎样“变成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的?
      5.一年后,哲学家为什么始终没有来赴约?
      6.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准确地概括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
      1. 种上庄稼 美德
      2. 无论是从表面上除去杂草,还是连根挖出杂萆,都只是暂时性的,而不能彻底永久地除掉这些杂草。
      3. 要彻底永久地除掉这些杂草,就要把它改变成良田,种上庄稼。
      4. 是哲学家用一年时间把荒地开垦成农田种上的谷子。
      5. 因为哲学家把旷野改造成农田,已用行动和事实给学生们作了回答,所以他不必再赴约作口头回答了。
      6. 要除掉头脑中错误的、肮脏的思想,只有用正确的、美善的思想去武装。




1.请大家看这样两个故事:
  (1)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招不来长工,聪明的倪刚找上门去了。财主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别人不吃的东西你得吃”,二是“别人不做的活你都得做”。倪刚完全同意。中秋节,财主家人将许多肉、果供祖赏月,倪刚去将这些供品吃个精光。春节那天,财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刚却去门前挖了坟坑,把财主气得两眼直瞪。想一想,对财主提出的两个条件,财主和倪刚思考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个主簿官杨修,聪明过人。一次,北方有个国家的使节、给曹操送来一盒精制糕点。曹操接过糕点来,随手在盒盖竖着写了三个大字:“一合酥”写完后曹操将糕点放在桌子上就出去了。杨修进来,看见这盒糕点后以及曹操的手迹,灵机一动,就自作主张把这盒糕点分给大家吃了。大家一下子就莫名其妙,只好听从杨修的吩咐。不一会儿,曹操回来了,见桌子上只留下空盒子,便查问是谁的主意。杨修不慌不忙地答道:“________________”。曹操听了这话,连声称赞杨修聪明。请你想一想,杨修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学生分析,教师归纳。从刚才的分析中,大家都觉得倪刚、杨修很聪明,其实他们是具有一种什么思维能力?“创新思维”。
2.从课文的第四小节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一齐来读一下。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呢?请同桌之间商量一下,从课文中找出答案。(生答) 
明确:
 
   四、拓展延伸(思维训练) 
   师:学了这篇课文后,我想请大以《关于“0”的断想》说话,请同学们尽量打开思路,看谁想得越快、越合理。大家先讨论,互相发言,然后写下来,准备发言。 
   (生1答) 
   师:他讲得很好!就像这样扩散自己的思维,来一个“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看谁接着说。 
   …… 
   师:大家很不简单,各抒已见。天上、人间、地上、过去、现在、将来,都在你们的思维之中,思维互相磨砺、碰撞,闪射出创造的火花。 
   
赵本山出题:“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
范伟答:“1+1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2”。
高秀敏纠正:“1+1在答错的情况下不等于2。” 
赵本山问:“你们家养了一只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
范伟答:“因为我们家小狗讲卫生。” 
赵本山:“错。媳妇答。” 
高秀敏答:“因为狗只能生狗。” 
赵本山问:“一位80岁的老奶奶上了公共汽车,车上没一个人给他让座,为什么?”
范伟答:“因为车上的人不讲文明礼貌。” 
  高秀敏纠正:“因为车上有的是空座。”
  学生交流:1.范伟答错了吗?2.为什么范伟的答案跟赵本山的老是不一样呢?讨论归结



五、结语: 
   同学们,生活中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解决问题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我们要坚持不懈留心生活、发现生活、思考生活、认识生活,这样我们就会捕捉到生活中最美好的瞬间。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岛(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之尹前,岛具对所得词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2. 关于“锲而不舍”的出处: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第13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1 -
  雍志 创建时间:10/10/20xx-

  www.yuwen.com.cn   版权所有——语文教育网

语文教育网  Page 4  10/10/20xx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之一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上一页  [1] [2]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之一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九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