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诗的各特点
作者:佚名
1.汉魏六朝诗的句式
汉魏六朝诗的句式,上承诗骚,下启唐宋。现代民歌的句式,和汉魏六朝诗也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句式和字数是有密切关系的。偶字句和奇字句是显然不同的两个类型。所谓偶字句,主要是四言和六言;所谓奇字句,主要是五言和七言。
《诗经》和《楚辞》的《离骚》《九章》等是偶字句的一类。《诗经》以四字句为主要形式;《楚辞》以六字句为主要形式,兮字不算在六字之内,例如《离骚》的"帝高阳之苗裔(兮),联皇考曰伯庸";《哀郢》的"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诗骚的偶字句发展为汉赋、六朝赋以及骈体文的句式。
《诗经》和《楚辞》也有一些奇字句。例如《静女》:"俟我于城隅","匪女之为美";《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这是五字句。又如《七月》:"二之日盘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离骚》:"谣诼谓余以善yin","夫孰共道而相安"。这是七字句。但是我们一般不说五言诗和七言诗始于诗骚,因为诗骚中没有全篇都是五字句或七字句的,而且真正五言诗和七言诗的一般句式也和诗骚中的五字句七字句不同,这一点下文还要谈到。
真正的五言诗起源于西汉的民谣,文人写的五言诗则是到东汉才出现的。七言诗又比五言诗出现得晚些。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现在讨论偶字句和奇字句的句式。
四言诗的一般句式是二二,这就是说全句的节奏是二字加二字,意义单位和节奏单位是一致的,这种句式继承了《诗经》的传统。试举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里的几句为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五言诗的一般句式是二三,这就是说全句的节奏是二字加三字。这种句式是四言的扩展。在二二的当中插入一个音,或在后面加添一个音,就成为五言。这样,二三可以细分为二一二或二二一。例如: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古诗行行重行行)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曹植白马篇)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左思郁郁涧底松)
(以上各例可以细分为二一二)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迢迢牵牛星)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曹植白马篇)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左思郁郁涧底松)
(以上各例可以细分为二二一)
七言诗的一般句式是四三。这是五言的扩展,因此细分起来是二二三。试举曹丕的《燕歌行》为例: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全篇诗的句式都是四三,这里只摘引了八句。每句前四字又可以细分为二二,后三字可以细分为一二或二一。
由此可见,五言诗七言诗的一般句式和上文所引的《诗经》《楚辞》里的五字句七字句是不完全相同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所有的诗句都是依照这种句式写成的。例如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以观沧海"、"若出其里"、"水何澹澹"等是一三;古诗《行行重行行》的"各在天一涯",陶渊明《饮酒》第五首的"而无车马喧",第九首的"且共欢此饮"是一四;第九首的"问子为谁欤"是一三一。但是这些比较特别的句式不是诗句的主要形式,对后代的影响不大。
以上所述的一般句式,是就文人的作品来说的。至于来自民间的乐府,句式就比较自由了。
2.汉魏六朝诗的用韵
汉魏六朝诗的韵例,继承了诗骚的传统。四言诗和五言诗一般是隔句为韵,也就是说偶句的末一字用韵。例如古诗《迢迢牵牛星》的韵脚是"女,杼,雨,许,语";左思《郁郁涧底松》的韵脚是"苗,条,僚,朝,貂,招"。偶然有一般押韵处而不用韵的,曹操《步出夏门行o观沧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中"字就是一个例子。但是这只是极其个别的情况,后人也没有仿效的。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汉魏六朝诗的各特点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中文学常识,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高中文学常识大全,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文学常识
栏目导航
- ·备战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文学常识之古诗
- ·古诗名句分类盘点之描写鸟的诗句
-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之特殊文言
- ·中考文言文句式之被动句
- ·叠床架屋40个典型病例
- ·高考语文命题的基本走势及复习建议
-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之七
- ·校长,你真的值得我敬重
- ·古人不会走
- ·明清之际的魏阉小说
-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所的用法
- ·咬文嚼字(朱光潜)
-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之文
- ·备考2017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积累之明清文
- ·要养成成功的习惯
- ·语文文言文句式之倒装句
-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与的用法
- ·新课标优秀诗文必背篇目大全
- ·破折号的双用
-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之诗界革命特点及代表
-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记忆法二
-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记忆法六
-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汇总
- ·高三语文综合汇总(4)
- ·备战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文学常识之什么
-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判断句
- ·备战2017年高考之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
-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详解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