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现代文小阅读特色题串烧
作者: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2013年高考现代文小阅读,可谓精彩纷呈。从选材来看,主要是文化,如中国凤文化、中国饮食“和”文化、中国艺术中“静寒境界”、中国明代花鸟画、中国乡土社会、“微博”等。从设题来说,也多有特色。本文主要就后者来说。
特色题一:延伸探究题
【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题:
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苍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词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是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他们就是蜉蝣。
蜉蝣这种生物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好繁殖,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十几小时的蜉蝣们再次回落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000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开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烧”,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直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取材于王冬《御风而行》)
根据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说明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翱翔有哪些不同点。(5分)
《逍遥游》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天,负青天。然后图南”这几句话。是对鹏鸟翱翔九天的精彩描述。生物学家认为,鹏鸟翱翔是要借助上升气流,翅膀就像固定的机翼。
答案:①苍蝇飞行时必须高速扇动翅膀,鹏鸟翱翔时可以不扇动翅膀。②苍蝇飞行时借助自身扑翼产生的升力,鹏鸟翱翔时借助外界的上升气流。③苍蝇飞行时可做出急转弯的动作,鹏鸟翱翔时无法做到。
【特色解说】此题是阅读的延伸,拟题人提供鹏鸟资料,要求考生将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翱翔作求异比较研究。做这类题,首先要把握住原文核心及其内容,如这里的苍蝇的飞行特点,其次是比较分析。难点在于确定比较点。
【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题:
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甚至有人评论说,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压岁钱水涨船高,变成了负担,失去了原来祈福去灾的本意;庙会办到商场里边,实际就是商品交易;群fa短信拜年,平均给每个人的情感又有多少?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等原因造成的。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让传统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好的延续。
其实式微的不只是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在笔者看来,这都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节日就会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比如,春节文化包含教育、敬神、祭祖、尊老爱幼等内容,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由于无法团聚的人越来越多,尊老爱幼也成了“隔空对话”,春节还有什么文化味道啊?取而代之的是,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
传统节日值得我们缅怀,但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我们也无可奈何,因为社会在发展,原来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人们的必需,那么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指出:“原来的传统节日是有大量的丰富的民俗活动的,这些节俗活动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些民俗的讲究或者说生产生活的习俗紧密关联在一起,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以及祭祀、祈祷、敬仰、吟诵相关联,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
尽管传统节日式微是文化在“物化”的结果,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很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保护的,是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传统节日的式微。在笔者看来,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我们应该通过努力,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之,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切不可在我们手中消失。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的看法。(5分)
答案:(1)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正日渐式徽,所以需要保护和传承。
(2)①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教育、宣传活动。
②在传统节日开展新的民俗活动,以增加其新的文化内涵。
③联系现实生活(举例)。
【特色解说】同样是阅读延伸探究,重庆题与北京题不同:重庆题是作纵深探究,联系现实生活谈“怎么办”;而北京题是作横向比较,谈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翱翔的不同点。重庆题需举例,而北京题则不需要。
特色题二:材料概括分析题
【江苏卷】
《花间集》里,大部是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之作。不好的不讲,做得好的,自成一种凄惋、惆怅、柔丽、细腻的风格。人几乎这样想:像《花间》这样的才是词。如其词的领域为《花间》独占,是词的不幸;要它继续发展,意境上、材料上须得开拓须得丰富才行。《四库提要》说:“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流溯源,不能不谓之别格。”又说:“(辛)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这里关于苏、辛在词的历史上的位置,及对于他们的风格的认识,都说得很是。但是透露了两个意义相类的名目——“别格”、“变调”,——言外若有微辞,就不免失却评衡家无所容心的鉴赏的态度。我们固然不说新生的是“常格”是“正调”,可以抹杀旧来的;但也不说旧来的因为发生在先,故是“常格”是“正调”,而新生的与此不同,便是“别格”是“变调”。“清切婉丽”为什么是正?“慷慨纵横”为什么是变?这些常别正变的议论,是拘泥褊狭的评衡家造了出来,因以减损自己的鉴赏力的,犹如蚕儿吐丝作茧,却裹住了自己的身体。要能充分地鉴赏文艺,就得丢开这些无益的观念。这样,才能真切地吟味苏、辛的词,同样也能真切地吟味《花间》派的词。(选自叶圣陶《〈苏辛词〉绪言》,有删改)
1、文中《四库提要》描述了词的哪三个发展阶段?请加以概括。(4分)
2017年高考现代文小阅读特色题串烧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tag: 现代文 串烧 特色 高中文学常识,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高中文学常识大全,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文学常识
栏目导航
- ·备战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文学常识之古诗
- ·古诗名句分类盘点之描写鸟的诗句
-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之特殊文言
- ·中考文言文句式之被动句
- ·叠床架屋40个典型病例
- ·高考语文命题的基本走势及复习建议
-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之七
- ·校长,你真的值得我敬重
- ·古人不会走
- ·明清之际的魏阉小说
-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所的用法
- ·咬文嚼字(朱光潜)
-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之文
- ·备考2017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积累之明清文
- ·要养成成功的习惯
- ·语文文言文句式之倒装句
-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与的用法
- ·新课标优秀诗文必背篇目大全
- ·破折号的双用
-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之诗界革命特点及代表
-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记忆法二
-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记忆法六
-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汇总
- ·高三语文综合汇总(4)
- ·备战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文学常识之什么
-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判断句
- ·备战2017年高考之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
-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详解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