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文学常识2017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特色题串烧

2017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特色题串烧

浏览次数: 87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文学常识
标签: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高中文学常识大全,http://www.350xue.com 2017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特色题串烧,

  体验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体验法最忌有主观的成见,要虚心忘我,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会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概括。此种方法,用来体察人生,欣赏艺术,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创造,特别适用。朱子所说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沉潜玩索”,都是体验的方法。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从中感觉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把读同代人的书当成与作者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的途径。把读古书当作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古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至于粗疏浅薄。

  所谓玄思的方法,最简易地讲来,可以称为“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只知全体,不知部分,则陷于空洞。只知部分,不知全体,则陷于支离琐碎。必由全体以观部分,各部分才可以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起争执矛盾。必由部分以观全体.才可以见得部分的根本所寄、归宿所在,而不致执著一偏。如朱子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而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他又能由太极之理、宇宙之全,而观一事一物之理,而发现本末精粗,条理井然,“枝枝相对,叶叶相当”。用此方法读书,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譬如:读一篇文字,由一字一句以表明全篇的主旨,就是由部分观全体之法;由全篇文字的主旨,以解释一字一句应有的含义,便是由全体观部分之法。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此种玄思的方法,认为著作、思想、世界都是一有机体,有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故读书,了解思想,把握世界,须用以全体观部分、以部分观全体的方法。

  总之,要从读书里求得真实学问,须有严格的方法,以逐渐养成研读伟大著作的勇气与能力。(改编自贺麟《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特点。

  B.体验法要虚心忘我,观察事物的外表,以理解其意义与价值。

  C.审美、欣赏艺术要放弃主观成见,站在作者的立场,赞同作者的观点。

  D.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

  E.朱子既观察事物的部分,也观察事物的整体,避免了学问上的空洞与琐碎。

  答案:A、E

  13.关于应用思想方法来读书,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读书不会应用思想的方法,就会让自己成为书本的奴隶,所以思想的方法很重要。

  B.应用逻辑的方法来读书,要充分运用理智,把握书的精髓,确定其学术价值的高低。

  C.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要求静心诚意,把书的作者当作朋友,把握作者的真意。

  D.应用玄思的方法来读书,必须先把握全书要旨,然后再推敲一字一句、一章一节。

  答案:D

  14.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

  答案:(1)特点相同:不问效果、结果、是否满足个人欲望等实用问题。(2)目的相同:只求证必然性、普遍性的真理。(3)要求相同:必须排除偶然性的事实。

  15.国学大师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同时,他又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翁》考察唐代“宫市”弊政。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

  答案:玄思的方法。(1分)通过唐代历史来解读白居易的诗,这是“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也就是“以全体观部分”的方法;通过《卖炭翁》考察唐代史实,这是“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就是“以部分观全体”的方法。(3分)

  【评析】

  作为论述类文本,三篇阅读材料都很典型,很具有思想启迪意义。一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名篇《论名声》,强调“立言”优于“立功”。二是《啄木鸟》中的佳篇《时尚浅说》,谈如何正确面对“时尚”。三是贺麟《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谈“怎样用思想的方法来读书”。这样的文本,单是读一读,也会让人眼明心亮,为之一新。

  论述类文本阅读属于基础性阅读,考查的能力和难度相对选考类文本阅读而,显得要低些。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可以说三篇阅读题没有超过这一范围。江苏卷三个题,一考“立功”与“立言”两个重要概念,二考语句的理解,三考对古代“三立”探究。福建卷三个题,一考“时尚”这一概念理解,二考文中句子的理解,三考文章观点的梳理与概括。广东卷四个题,前两题考文意理解,第三题考“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的求同概括。第四题考实例分析,考理解与运用,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理性思维占主要,要从文体特征出发,把握主观点,认识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注意扣住全文主观点理解词和句子,扣住全文主观点探究问题。这一些,是需要注意的。(来源:中华语文网)

上一页  [1] [2] 


2017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特色题串烧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串烧  特色   高中文学常识,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高中文学常识大全,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