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彦谦诗鉴赏
浏览次数: 585次| 发布日期:05-09 02:37:17 | 诗词教学
标签: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http://www.350xue.com
唐彦谦诗鉴赏,
生平简介
唐彦谦字茂业,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先生。咸通进士,任绛州、阆州等地刺史。其诗师法李商隐,然较清浅显豁,五言古诗朴素爽朗。有《鹿门集》。
采桑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
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
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
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
官家二月收新丝。
据《唐会要》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六月的一项制命说:“诸县夏税折纳绫、绢、、绸、丝、绵等”,搜刮的名目可谓极多,但也明文规定了征税的时间是在夏季。因为只有夏收后,老百姓才有丝织品可交。可是到了唐末,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了:官家蛮横无理在二月征收新丝。阴历二月,春风料峭,寒气逼人。采桑女凌晨即起采桑,非常勤劳。可她却无法使“桑芽”变成桑叶,更无法使蚂蚁般大小的蚕子马上长大吐丝结茧 。而如狼似虎的里胥(里中小吏),早就逼上门来,催她二月交新丝。想到这里,她手攀着柔长的桑枝,眼泪如雨一般滚下。诗人不着一字议论,而以一位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先“画龙”后“点睛”,是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诗人先写蚕子微小,继写无桑叶可采,接着通过采桑女的泪眼愁思,写出今年蚕事不如去年。这些描写,抓住了“有包孕”的片刻,含意丰富,暗示性很强 ,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蚕细”可能会因“春寒”而冻死;无桑叶,蚕子就会饿死;即使蚕子成活下来,但距离吐丝、结茧的日子仍很远。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这期间,不知采桑女还要花费多少艰辛的劳动。可是,就在这蚕细如蚁,初眠尚未进行,丝茧收成难料的时候,里胥就上门催逼。这一点睛之笔,力重千钧 ,点出了采桑女下泪的原因。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余意无穷,耐人回味和想象。
诗的另一特点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相结合。“手挽长条泪如雨 ”,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象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点出采桑女心中的忧虑事,再加上她愁听门外里胥催逼的声音,诗人把形态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此诗语言朴素生动 。“桑芽才努青鸦嘴”,诗人用工笔细致地描写出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形状,酷肖而生动 。“青鸦嘴”比喻“桑芽”。“努”,用力冒出的意思。用“才努”把“桑芽”与“青鸦嘴”连接起来,既点明二者之间的比喻关系,又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努”的动态。一“努”字,把桑芽写活了,给画面增加了艺术情趣。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咏垂柳 ,既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也未渲染柳的色泽光彩,但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出的垂柳,却栩栩如生。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蕴藉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是一首韵味极浓的咏物诗。
“绊惹春风别有情 ”,起句突兀不凡 。撇开垂柳的外貌不写 ,直接从动态中写其性格、情韵。“绊惹”,撩逗的意思。像顽皮的姑娘那样,在春光明媚、芳草如茵、江水泛碧的季节,垂柳绊惹着春风,时而鬓云欲度,时而起舞弄影,真是婀娜多姿,别具柔情。柳枝的摇曳,本是春风轻拂的结果,可诗人偏不道来,而要说是垂柳有意在撩逗着春风。“绊惹”二字,把垂柳写活了,真是出神入化之笔。明杨慎《升庵诗话》举了唐宋诗中用“惹 ”字的四例 :“杨花惹暮春”(王维),“古竹老稍惹碧云 ”(李贺),“暖香惹梦鸳鸯锦”(温庭筠),“六宫眉黛惹春愁”(孙光宪),说它们“皆绝妙”。其实,唐彦谦的“绊惹”,列入“绝妙”之中,亦毫无愧色。
第二句 ,“世间谁敢斗轻盈?”把垂柳写得形态毕肖 。“轻盈”,形容体态苗条。垂柳暗以体态轻盈的美人赵飞燕自喻,是紧承上句,以垂柳自夸的口气写出其纤柔飘逸之美 。“谁敢斗轻盈”问得极妙,这一反问,从另一面肯定了垂柳的美是无与伦比的;这一问,也显出了垂柳恃美而骄的神情。
诗人极写垂柳美,自有一番心意。后二句“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笔锋一转,另辟蹊径 ,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巧妙地抒发了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
“江”,可以理解为长安附近的曲江 。《中朝故事》载 :唐代曲江江畔多柳 ,号称“柳衙。”“楚王”,楚灵王,也暗指现实中的“王”。此二句是说,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却害得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肢也像垂柳般纤细轻盈,连饭也不敢吃,而白白饿死。诗人并不在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感而发。试想当时晚唐朝政腐败,大臣竞相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合谄媚之能事。这种邀宠取媚的伎俩不也很像“饿损纤腰”的楚王宫女吗?“楚王江畔无端种”,“无端”二字意味深长,江畔种柳,对楚王来说,也许是随意为之,而在争宠斗艳的宫女们心目中却成了大事,她们自以为揣摩到楚王爱细腰的意向了,而竞相束腰以至于饿饭、饿死。诗人言在此,而意在讽喻当时的现实,曲折达意。
唐彦谦诗鉴赏
生平简介
唐彦谦字茂业,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先生。咸通进士,任绛州、阆州等地刺史。其诗师法李商隐,然较清浅显豁,五言古诗朴素爽朗。有《鹿门集》。
采桑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
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
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
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
官家二月收新丝。
据《唐会要》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六月的一项制命说:“诸县夏税折纳绫、绢、、绸、丝、绵等”,搜刮的名目可谓极多,但也明文规定了征税的时间是在夏季。因为只有夏收后,老百姓才有丝织品可交。可是到了唐末,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了:官家蛮横无理在二月征收新丝。阴历二月,春风料峭,寒气逼人。采桑女凌晨即起采桑,非常勤劳。可她却无法使“桑芽”变成桑叶,更无法使蚂蚁般大小的蚕子马上长大吐丝结茧 。而如狼似虎的里胥(里中小吏),早就逼上门来,催她二月交新丝。想到这里,她手攀着柔长的桑枝,眼泪如雨一般滚下。诗人不着一字议论,而以一位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先“画龙”后“点睛”,是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诗人先写蚕子微小,继写无桑叶可采,接着通过采桑女的泪眼愁思,写出今年蚕事不如去年。这些描写,抓住了“有包孕”的片刻,含意丰富,暗示性很强 ,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蚕细”可能会因“春寒”而冻死;无桑叶,蚕子就会饿死;即使蚕子成活下来,但距离吐丝、结茧的日子仍很远。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这期间,不知采桑女还要花费多少艰辛的劳动。可是,就在这蚕细如蚁,初眠尚未进行,丝茧收成难料的时候,里胥就上门催逼。这一点睛之笔,力重千钧 ,点出了采桑女下泪的原因。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余意无穷,耐人回味和想象。
诗的另一特点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相结合。“手挽长条泪如雨 ”,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象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点出采桑女心中的忧虑事,再加上她愁听门外里胥催逼的声音,诗人把形态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此诗语言朴素生动 。“桑芽才努青鸦嘴”,诗人用工笔细致地描写出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形状,酷肖而生动 。“青鸦嘴”比喻“桑芽”。“努”,用力冒出的意思。用“才努”把“桑芽”与“青鸦嘴”连接起来,既点明二者之间的比喻关系,又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努”的动态。一“努”字,把桑芽写活了,给画面增加了艺术情趣。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咏垂柳 ,既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也未渲染柳的色泽光彩,但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出的垂柳,却栩栩如生。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蕴藉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是一首韵味极浓的咏物诗。
“绊惹春风别有情 ”,起句突兀不凡 。撇开垂柳的外貌不写 ,直接从动态中写其性格、情韵。“绊惹”,撩逗的意思。像顽皮的姑娘那样,在春光明媚、芳草如茵、江水泛碧的季节,垂柳绊惹着春风,时而鬓云欲度,时而起舞弄影,真是婀娜多姿,别具柔情。柳枝的摇曳,本是春风轻拂的结果,可诗人偏不道来,而要说是垂柳有意在撩逗着春风。“绊惹”二字,把垂柳写活了,真是出神入化之笔。明杨慎《升庵诗话》举了唐宋诗中用“惹 ”字的四例 :“杨花惹暮春”(王维),“古竹老稍惹碧云 ”(李贺),“暖香惹梦鸳鸯锦”(温庭筠),“六宫眉黛惹春愁”(孙光宪),说它们“皆绝妙”。其实,唐彦谦的“绊惹”,列入“绝妙”之中,亦毫无愧色。
第二句 ,“世间谁敢斗轻盈?”把垂柳写得形态毕肖 。“轻盈”,形容体态苗条。垂柳暗以体态轻盈的美人赵飞燕自喻,是紧承上句,以垂柳自夸的口气写出其纤柔飘逸之美 。“谁敢斗轻盈”问得极妙,这一反问,从另一面肯定了垂柳的美是无与伦比的;这一问,也显出了垂柳恃美而骄的神情。
诗人极写垂柳美,自有一番心意。后二句“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笔锋一转,另辟蹊径 ,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巧妙地抒发了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
“江”,可以理解为长安附近的曲江 。《中朝故事》载 :唐代曲江江畔多柳 ,号称“柳衙。”“楚王”,楚灵王,也暗指现实中的“王”。此二句是说,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却害得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肢也像垂柳般纤细轻盈,连饭也不敢吃,而白白饿死。诗人并不在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感而发。试想当时晚唐朝政腐败,大臣竞相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合谄媚之能事。这种邀宠取媚的伎俩不也很像“饿损纤腰”的楚王宫女吗?“楚王江畔无端种”,“无端”二字意味深长,江畔种柳,对楚王来说,也许是随意为之,而在争宠斗艳的宫女们心目中却成了大事,她们自以为揣摩到楚王爱细腰的意向了,而竞相束腰以至于饿饭、饿死。诗人言在此,而意在讽喻当时的现实,曲折达意。
唐彦谦诗鉴赏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唐彦谦诗鉴赏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