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诗词教学刘禹锡诗鉴赏(2)

刘禹锡诗鉴赏(2)

浏览次数: 452次| 发布日期:03-09 14:22:52 | 诗词教学
标签: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http://www.350xue.com 刘禹锡诗鉴赏(2),

百舌吟
刘禹锡
晓星寥落春云低,
初闻百舌间关啼。
花柳满空迷处所,
摇动繁英坠红雨。
笙簧百啭音韵多,
黄鹂吞声燕无语。
东方朝日迟迟升,
迎风弄景如自矜。
数声不尽又飞去,
何许相逢绿杨路。
绵蛮宛转似娱人,
一心百舌何纷纷?
酡颜侠少停歌听,
坠珥妖姬和睡闻。
可怜光景何时尽,
谁能低回避鹰隼?
廷尉张罗自不关,
潘郎挟弹无情损。
天生羽族尔何微,
舌端万变乘春辉。
南方朱鸟一朝见,
索寞无言蒿下飞。
百舌 ,鸟名 ,即“乌鸫”,全身黑色,唯嘴黄,善鸣 ,其声多变化,能效百鸟之鸣,故称“百舌 ”。王维《题百舌鸟》诗有云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作了概括的描写。刘禹锡这首《百舌吟》,则更为具体地写出了百舌鸟在春天的得意歌唱,讽刺了当时政治生活中那种巧言善变、自矜自炫之徒,表达了对他们的厌恶,但也有善意的规劝。
全诗二十二句,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十四句为第一部分,后八句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描写百舌鸟活动的季节和环境,生动地摹状了它们那种故意卖弄而得意鸣叫的声音和神态。前六句侧重写季节、环境。春天的早晨,在云低星稀之时,就开始听得它们“间关 ”(鸟鸣声)的叫声了。寻声望去,只见花柳满空,繁花坠落如雨,它们的声音象“ 笙簧”(“笙”是一种乐器,“簧”是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 )的奏鸣一样从中传来,巧妙多变,连一向以鸣声动听的黄莺和燕子也自叹不如,不敢出声再叫了。这六句中,写景有如秾艳的水彩画,设色浓丽,为突出百舌鸟的叫声作了衬托;其中“ 初闻”一句正面写百舌的叫声,“笙簧”一句是作比喻 ,“黄鹂”一句又进行反衬,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百舌的善鸣,非常生动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接下来八句,诗人侧重写它们的自矜自炫,由初闻时的讨人喜欢,过渡到令人生厌。也许是因为叫声太动听了吧 ,连东方的朝日也迟迟才升起 ,这时 ,它们更加得意了 :“迎风弄景”,好象在自我夸耀 ;飞来飞去,出没在花柳丛中和绿杨路上;“绵蛮(鸟叫声)宛转”,似乎故意在讨人喜欢,耳里只听得它们纷乱的叫声。果然不负苦心,它们的叫声博得了“酡(饮酒脸红)颜侠少”和“坠珥(女子的珠玉耳饰 )妖姬”的欣赏,使他们停歌倾听,和睡而闻。这八句在前六句的基础上,显然推进了一步,讽刺意味渐渐显露出来,并且不断加重。但是,这种讽刺并不是单靠发议论来表现,而是通过写景、描摹和抒情的穿插安排,来含蓄委婉而又自然地表现的。特别是“ 酡颜 ”二句,把它们的叫声与豪门中醉生梦死的“侠少”、“妖姬”联系起来,说明它们的叫声只有这些人才最喜欢,而其善鸣多变,也就顿时失去了可爱的意味,而变得令人生厌了。这体现出诗人巧妙的手法。
第二部分从“可怜光景何时尽”到末尾,着重写百舌的“ 舌端万变”不会有好下场,也决不会长久。“可怜光景何时尽”一句,讽刺意味进一步明显,它的弦外之音是:看你得意到几时!接着诗人从两个方面 ,指出了百舌不可避免的厄运 。一方面,是来自背后的暗算,它无法避免鹰隼的突然袭击;虽然酷吏的张罗设网与它无关(“廷尉张罗自不关”一句 ,用了《史记·酷吏列传》中西汉时奸诈的廷尉张汤给人罗织罪名 、陷人于狱的故事),但像潘岳那样的游乐少年的无情弹射 ,却是躲不开的(《晋书·潘岳传》:潘郎“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 。”)。另一方面,是时运的无情消逝 。百舌本是飞禽中一种微形小鸟 ,它的“舌端万变”完全是靠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而春天总是要过去的 ,到了秋天(“ 南方朱鸟一朝见 ”一句中 ,“朱鸟”即朱雀,我国古代天文中四象之一,指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在十二星次中分属七 、八、九,全句是说秋天一旦到来),百舌就在秋风中瑟瑟发抖 ,再也叫不出声 ,而仓皇地在蒿下乱飞了 。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对百舌的鄙视,但同时也含有警告的意思,似乎在劝告它们不要再以 “舌端万变”去取悦“侠少”、“妖姬”了。另外,最后两句中 ,“索寞无言”与“笙簧百啭”、“蒿下飞”与“迎风弄景”,都形成鲜明对照,深刻地说明了巧舌善变的可悲命运,全诗首尾照应,在结构上显得一气呵成,颇为谨严。
刘禹锡参与的王叔文政治集团失败后,政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剧烈分化 。在分化中,有的人坚持操守,而有的人却见风使舵,以巧言善变去取悦政敌——腐朽的官僚,并且还自矜自炫,十分得意。诗中“舌端万变”的百舌鸟,正是这种政治小丑的化身。对于这种人,诗人表示了鄙薄之意,通过对百舌鸟的描写而进行了有力的讽刺。但同时也有劝戒之意,其中“廷尉张罗自不关”一句,是反语,其实是提醒他们,政敌是十分狠毒的,要注意暗算,不要沾沾自喜。最后两句“南方朱鸟一朝见,索寞无言蒿下飞”二句,与《聚蚊谣 》中“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的诅咒灭亡,大有不同,可见作者对不同的人的态度有着严格的区分 ,在遣词用语中极有分寸 。在这些地方,表现出了诗人的深刻认识和艺术匠心。
岁夜咏怀
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
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
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
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新故,
幽居亦见过。
贞元二十一(805 )年正月,德宗死,太子李诵抱病继位 ,是为顺宗 。他重用王叔文、王伾、刘禹锡 、柳宗元等,实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措施 ,并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明显利益 ,史称“永贞革新”。但这一运动很快遭到宦官、藩镇和大官僚们的联合反扑,逼顺宗退位,让太子李纯上台,是为宪宗。革新人物王叔文先被贬官 ,后处死;陆质、王伾,相继病死;刘禹锡 、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远州司马 ,史称“八司马 ”。此后一个个都长期过着贬谪生活。元和十四(819)年,刘禹锡老母病逝 ,在护送寻柩过衡阳时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诗人闻讯异常悲痛,写下许多悼友之作 。此后两年在洛阳守丧,《岁夜咏怀》约写于居丧时期。
一般说来,守岁之夜(即除夕)人们常常盼望来年的诸事如意,大运亨通。而此诗却一反常情,首联便说 :“弥年不得意 ,新岁又如何?”“弥年”即经年 ,多年来 。意思是说多年来就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年又当如何呢?言外之意:还会有什么新的希望么?
颔联说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同游者 ”,指志同道合,同游共处的人们,这里即是指柳宗元 、王伾、王叔文、韩泰、陆质、吕温、李景俭、韩晔 、陈谏、凌准、程异、房启等政治上的革新派。他们有的被杀,有的病死,有的渺无音信。这里应特别提出新亡的好友柳宗元。元和十二年,朝廷派柳宗元到条件较好的柳州做刺史,而把刘禹锡派往条件极差的“恶处 ”(《因话录 》)播州(即今遵义地区 )。柳宗元考虑刘禹锡的老母年近九旬,不宜去往荒远之地,便主动要求与刘对调。而今比诗人年轻二十三岁的柳宗元却在“恶处”困病而亡,这怎能不使诗人倍加伤怀呢 ?因此 ,这“有几多”固然是伤悼众友早逝,更主要的是对挚友柳宗元的痛悼;表现的是“一人突逝,举目寂空”的沉痛之情。
颈联表面是写自己的颓伤,表现的是无所作为之情,实际是牢骚之语,抒发的是愤激之情。诗人早年苦读,不慕荣华,注重品格修养;中年积极参加政治革新,极力革新政治,成为永贞革新中最核心的人物之一,时称“二王刘柳 ”;革新失败,流徒边州,在极端的困境中,不但写了大量的政治讽刺诗,痛斥宦官权臣和趋炎附势之徒是一批渺小而又可恶蚊虫(《聚蚊谣》),并写下不少相当有份量的政治散文;遇赦放还 ,仍痛骂靠镇压永贞革新而上台的人物为“ 桃李颜 ”之徒。他战斗不息,何时以“安闲为自在”过?这种以生死置之度外的不屈精神,怎能说是“将寿补蹉跎”?因而可以说,此联抒发的是一种极端痛苦的愤慨和牢骚,是正意以反语出之。
尾联:“春色无新故,幽居亦见过。”表面是说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而真正的含义却是:自然界的春天是无所谓的,可惜的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临人间,看不到国家兴旺景象的来临。刘禹锡虽然才华横溢,但他并不甘心当一名文士,而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利国计民生。他奋斗一生,壮志未酬,这是十分苦闷的。本诗表面似乎是表现诗人的平静 、闲适 、甚至有些颓伤;但字里行间,却隐透出诗人极端的苦闷。这种隐真意实情于字背的方法 ,是这首诗的主要特色之一 。特点之二是“对仗 ”。本来,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偶,首尾两联是无所谓的。但本诗却能用字字平易、句句明白如话的语言,写得联联对仗,句句通俗,这是不易做到的。
杨柳枝词
刘禹锡
炀帝行宫汴水滨,
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
飞入宫墙不见人。
《杨柳枝词》,一称《杨柳枝 》,乐府“近代曲辞 ”,旧名《折杨柳 》或《折柳枝》。形式似七绝,而唐人多用以歌唱。白居易晚年居洛阳,曾与刘禹锡唱和此曲,白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刘云 :“请君莫听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可见这首杨柳枝也是依旧曲翻为新声的。虽然声谱不传,然其音调情韵,通过文字的抑扬高下,仍然可以见出。

[1] [2]  下一页


刘禹锡诗鉴赏(2)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