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冠”与“折桂”
浏览次数: 255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初中趣味语文
标签:语文学习,http://www.350xue.com
“桂冠”与“折桂”,
李清照在《鹧鸪天》一词中称赞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可谓名至实归恰如其分。正因为桂花受人喜爱,所以它也成为荣誉的代名词了——“桂冠”与“折桂”,便是至高荣誉的象征。
而“桂冠”一词还是舶来品。相传古希腊人爱用月桂的枝叶编成帽子,献给杰出的诗人和凯旋而归的英雄,以示崇高的敬意。后来人们又用桂叶编成“花冠”奖给体育比赛的优胜者,这一风俗逐渐在欧洲流行开来,“桂冠”一词即由此而来。古希腊人首创的“桂冠”与我国古代的“折桂”一词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足见人们钟爱桂花之情是何等的如出一辙!
相传晋武帝时,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后郄诜出任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自我评价,郄诜道:“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意谓“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后人就以“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最早出处。中国古代每年8月是科举的关键时刻,此时正逢桂花盛开,人们遂以“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来比喻科举登科和仕途顺风。唐代科举制度方兴未艾,蟾宫折桂便被比喻考中进士。某年大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其堂弟白敏中也中第三名,白居易写诗贺道:“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
古人有互赠桂花的美好风俗,苏轼曾有《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增元素》佳作一首。诗云:“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既表达了两位鸿儒的君子之交,又借“折桂”赞美了桂花的琼枝天香,可谓耐人寻味!(来源:郑州日报)
“桂冠”与“折桂”
李清照在《鹧鸪天》一词中称赞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可谓名至实归恰如其分。正因为桂花受人喜爱,所以它也成为荣誉的代名词了——“桂冠”与“折桂”,便是至高荣誉的象征。
而“桂冠”一词还是舶来品。相传古希腊人爱用月桂的枝叶编成帽子,献给杰出的诗人和凯旋而归的英雄,以示崇高的敬意。后来人们又用桂叶编成“花冠”奖给体育比赛的优胜者,这一风俗逐渐在欧洲流行开来,“桂冠”一词即由此而来。古希腊人首创的“桂冠”与我国古代的“折桂”一词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足见人们钟爱桂花之情是何等的如出一辙!
相传晋武帝时,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后郄诜出任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自我评价,郄诜道:“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意谓“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后人就以“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最早出处。中国古代每年8月是科举的关键时刻,此时正逢桂花盛开,人们遂以“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来比喻科举登科和仕途顺风。唐代科举制度方兴未艾,蟾宫折桂便被比喻考中进士。某年大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其堂弟白敏中也中第三名,白居易写诗贺道:“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
古人有互赠桂花的美好风俗,苏轼曾有《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增元素》佳作一首。诗云:“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既表达了两位鸿儒的君子之交,又借“折桂”赞美了桂花的琼枝天香,可谓耐人寻味!(来源:郑州日报)
“桂冠”与“折桂”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中趣味语文,语文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趣味语文
栏目导航
初中趣味语文 推荐
- ·师生指人教社课本病句:“钟声”如何“
- ·名词趣谈:沐浴和洗澡是一回事吗
- ·趣味语文 猜猜诗人所咏为何物
- ·感言 关爱 生活 老年人
- ·年与载的区别
- ·跟着语文书去旅游 发现曾经忽略的美景
- ·冷山还是寒山?
- ·俗语翻新法
- ·语文里的数字
- ·常见语文差错点击
- ·古代典故故事之按图索骥
- ·趣谈对联中的尊师重教
- ·趣说“竿”与“杆”
- ·古人关于写作的比喻
- ·“姫”“姬”二字引讨论
- ·妙趣横生的谐音联
-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与第5版中某些四
- ·“凤毛麟角”之辨
- ·趣味对联集锦
- ·解析羌笛何须怨杨柳 杨柳和杨树没关系
- ·盘点最常用及最常错字词
- ·学者称起名字不要太高调
- ·“三更”“半夜”源自两个人
- ·名著精品摘抄
- ·“儿”的几种读法
- ·“吃豆腐”为何成了占便宜
- ·那首触动心灵的歌
- ·“桂冠”与“折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