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羌笛何须怨杨柳 杨柳和杨树没关系
浏览次数: 86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初中趣味语文
标签:语文学习,http://www.350xue.com
解析羌笛何须怨杨柳 杨柳和杨树没关系,
作者:张玥
唐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杨柳与春风,总是被文人一体用来形容春三月的景致。有不少朋友以为,“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其实这里有个小误会,这里的杨柳,就是柳树的一种,和杨树没关系。
这杨柳为什么有此称呼呢?还要从隋炀帝说起。
隋炀帝这个人,在历史上评价很低,不过他干了一件事儿,还是做了好事的,就是开凿了隋大运河,这条水道疏通了以后,对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不小的促进。
根据唐传奇的讲述,运河开通后,隋炀帝造了大船沿河游玩,这时候他的暴虐劲儿就显出来了,命人征用民女,还弄了好多羊,让女孩和羊一同牵拉大船前进。
当时有臣子恐怕盛暑到来,民女承受不了,于是向隋炀帝建议在河堤上栽柳树。栽柳树做什么用呢?一是柳树可以成荫,这样民女拉船时可以在树荫下前行,不致受苦;二来羊可以沿路吃柳叶,吃了有力气拉船。这两条听上去有点扯,但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是出于比较科学的考虑:柳树根可以紧固土壤,保障河堤的稳固。
隋炀帝一听就乐了:这不是一举三得吗?于是下令民间进贡柳树苗,一棵树苗可换一定数量的布匹作为赏赐。然后隋炀帝还带头栽种了一棵柳树。唐传奇中说,当时民间纷纷传言,隋炀帝在亲自栽了柳树后,亲自给树赐了一个姓:杨。这和他自己的姓氏一样,于是此后就有了“杨柳”这个称呼。
这个传说多被明清文人引用。而早在《诗经》里就有“杨柳依依”的说法。《说文解字》称:“杨,蒲柳也。”可见在古代,人们经常是把杨与柳视作同一种植物的。(来源:沈阳晚报)
解析羌笛何须怨杨柳 杨柳和杨树没关系
作者:张玥
唐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杨柳与春风,总是被文人一体用来形容春三月的景致。有不少朋友以为,“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其实这里有个小误会,这里的杨柳,就是柳树的一种,和杨树没关系。
这杨柳为什么有此称呼呢?还要从隋炀帝说起。
隋炀帝这个人,在历史上评价很低,不过他干了一件事儿,还是做了好事的,就是开凿了隋大运河,这条水道疏通了以后,对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不小的促进。
根据唐传奇的讲述,运河开通后,隋炀帝造了大船沿河游玩,这时候他的暴虐劲儿就显出来了,命人征用民女,还弄了好多羊,让女孩和羊一同牵拉大船前进。
当时有臣子恐怕盛暑到来,民女承受不了,于是向隋炀帝建议在河堤上栽柳树。栽柳树做什么用呢?一是柳树可以成荫,这样民女拉船时可以在树荫下前行,不致受苦;二来羊可以沿路吃柳叶,吃了有力气拉船。这两条听上去有点扯,但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是出于比较科学的考虑:柳树根可以紧固土壤,保障河堤的稳固。
隋炀帝一听就乐了:这不是一举三得吗?于是下令民间进贡柳树苗,一棵树苗可换一定数量的布匹作为赏赐。然后隋炀帝还带头栽种了一棵柳树。唐传奇中说,当时民间纷纷传言,隋炀帝在亲自栽了柳树后,亲自给树赐了一个姓:杨。这和他自己的姓氏一样,于是此后就有了“杨柳”这个称呼。
这个传说多被明清文人引用。而早在《诗经》里就有“杨柳依依”的说法。《说文解字》称:“杨,蒲柳也。”可见在古代,人们经常是把杨与柳视作同一种植物的。(来源:沈阳晚报)
解析羌笛何须怨杨柳 杨柳和杨树没关系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中趣味语文,语文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趣味语文
栏目导航
初中趣味语文 推荐
- ·师生指人教社课本病句:“钟声”如何“
- ·名词趣谈:沐浴和洗澡是一回事吗
- ·趣味语文 猜猜诗人所咏为何物
- ·感言 关爱 生活 老年人
- ·年与载的区别
- ·跟着语文书去旅游 发现曾经忽略的美景
- ·冷山还是寒山?
- ·俗语翻新法
- ·语文里的数字
- ·常见语文差错点击
- ·古代典故故事之按图索骥
- ·趣谈对联中的尊师重教
- ·趣说“竿”与“杆”
- ·古人关于写作的比喻
- ·“姫”“姬”二字引讨论
- ·妙趣横生的谐音联
-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与第5版中某些四
- ·“凤毛麟角”之辨
- ·趣味对联集锦
- ·解析羌笛何须怨杨柳 杨柳和杨树没关系
- ·盘点最常用及最常错字词
- ·学者称起名字不要太高调
- ·“三更”“半夜”源自两个人
- ·名著精品摘抄
- ·“儿”的几种读法
- ·“吃豆腐”为何成了占便宜
- ·那首触动心灵的歌
- ·“桂冠”与“折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