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在长夜中探索的足迹
浏览次数: 491次| 发布日期:01-27 16:06:47 | 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闻一多——在长夜中探索的足迹,
内容提要
闻一多诗集《红烛》、《死水》在思想倾向上交织着作者爱国主义、反帝思想和追求美好祖国的抱负未能实现的矛盾苦闷心情。这些诗印下了诗人在漫漫长夜的旧中国探索前进的足迹,表现出他在早期寻求理想的祖国时充满希望和失望的思想反复,反映了诗人民主主义思想的局限,并
由此而导致他在《死水》诗集出版后,终于停止了歌唱。
年青的闻一多生活在中国社会最黑暗、最动荡的大变革时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从“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近十年时间,闻一多经历了他为革命浪潮冲击而开始的人生长途的艰苦探索。作为一个诗人,他这一时期的诗集《红烛》和《死水》印下了诗人在漫漫长夜中探索的足迹;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理想的社会、美好的人生的执着探求、巨大的失望、深沉的痛苦和无法解脱的矛盾;真实而具体地揭示了诗人崇高的人格、美好的情操、赤子的心胸和时代、阶级的局限。
“五四”运动的时代巨浪,把正在专心求学的闻一多推出了环境清幽的清华园。他第一次接触到鲜血淋漓的社会现实。他眼看着腐朽反动的北洋军阀公然卖国,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掠夺着中国的土地和主权,忧愤莫名,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为寻求光明和出路,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追求。也就在这个时候,闻一多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从一九一九年到赴美留学期间的大部份诗作,均收入在诗集《红烛》 中。序诗《红烛》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诗中概括了诗集所表现的对祖国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
诗人自比为红烛,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照亮险恶的途程,烧破世人的迷梦,捣毁禁锢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和快乐的果。尽管是“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直到蜡炬成灰泪始干”,也在所不惜。
闻一多出国前的诗,受“五四”壮潮的鼓舞,对当时从西方传来的民主思潮,抱有较乐观的幻想,因此他以一种充满乐观的浪漫主义手法,编织成一个迷朦恍惚的理想世界,流露出诗人在探索追求中对人生和未来充满信心的轻快情调。
“他有他欢愉的春天,由幻想给揽去一切美景”。因此在《西岸》一中诗,诗人虽然认为现实世界“没有真,没有善,更那里去找光明来!”但他并不绝望。透过那漫天黑雾,诗人似乎隐约地看到了世界的彼岸,象是一座“戴着满头花草”的小岛。那里一切都是那样优美恬静,充满欢乐和光明。他嘲笑那些光会抱怨的人,决心架一座理想的桥到西岸,以便寻找那美的所在。
诗人在最早的一些诗作中,用种种奇妙的幻想为未来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他驰骋于渺茫的世界里追求光明;遨游于广泛的太空中歌颂生命;在纯美的境界里尽情欢唱。他要“尽可多多创造快乐去填满时间”(《时间底教训》);他把快乐比作生机,要求快乐与自己的灵魂接吻(《快乐》);他相信严冬即将过去,因为森林里战斗多时的众生,已发出了胜利的欢声(《雪》);他揩干了冰泪,赞美那使万物苏生的青春(《青春》)。
但是,诗人在那样一个风雨如磐的漫漫长夜里,实在找不到多少欢愉和美景。生活的教训,使他深感黑暗势力的强大和个人的渺小。旧梦已失,新梦织不成。在失望痛苦的矛盾中,诗人虽然在稍后的诗中表现出他那种执着的追求精神,但欢快的调子已经失去,而代之以低沉忧郁和愤懑的呼喊。
主啊!愿这腔珊瑚似的鲜血,染得成一朵无名的野花,
这阵热气又化些幽香给他,好攒进些路人心里烘着!
——《志愿》
诗人的这一志愿是真诚而崇高的,但对当时腐败黑暗的社会,闻一多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只能痛感报国无门。诗人在失望之余,只好把满腔热情,寄托在艺术的世界里,以消极的态度来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借以慰藉被挫伤的心灵。长诗《李白之死》和《剑匣》,典型地纪录了闻一多从乐观的追求到矛盾苦闷,最后以艺术的美来对抗现实,以解脱内心痛苦和失望的心灵历程。
《李白之死》以“世俗流传太白捉月骑鲸而终”的传说铺衍成篇,曲折地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诗人高尚耿介的人格,并以虚构的月宫那种“清寥的美,莹洁的美”来作为自己心灵的归宿。
诗人不惜以最美的词藻,极度夸饰的手法,虚构出一个“被一层银色的梦轻轻地锁着”的“绮丽的蓬莱底世界”。他不能自己地为这自造的美境所陶醉,从而透露了他有意避开现实的消极态度。
如果说,《李白之死》还只是露出了诗人逃避现实的苗头的话,那么,《剑匣》一诗就毫不隐蔽地表现了诗人与现实生活鏖战失败后的退隐思想。
《剑匣》描写一个在“生命的大激战中”败下阵来的战士,逃到一个绝岛上,精心地用最美的珍宝制造一个剑匣,要把杀敌的宝剑“韬蔽”。这位战士沉醉在自己亲手制作的刽匣的美中而至昏死过去。
诗人唯恐人们不理解《剑匣》一诗的主旨。特地在原诗之前,引了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诗句:“我替我的灵魂建筑一所堂皇快乐的殿宫,好让我的灵魂永恒地安居其中。”这就是《剑匣》一诗的主旨。
这类诗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其中济慈尤为闻一多崇拜,他把济慈看作是西方唯美主义的大师而着意模拟其诗风。济慈早期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以“纯美”的幻想对抗现实的庸俗虚伪;以古希腊艺术和生活的美否定现存制度。他明确提出“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济慈诗《希腊古瓮颂》)的主张,崇拜“永恒的美”。但济慈的美学理想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济慈的诗虽然具有反抗现存制度的进步倾向,但却缺乏激发人们积极进取的动力,容易使人沉迷于自造的幻境中而忘掉悲惨的现实。幻想的美,只能求得暂时的忘却。一个正直的诗人是绝对不可能在这种暂时的忘却中心安理得的。闻一多正是这样一位正直而又深深地热爱自己祖国的诗人。因此,他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和宁静。“现实的生活时时刻刻把我从诗境拉到尘境来。我看诗的时候可以认定上帝——全人类之父,无论我到何处,总与我同在。但我坐在饭馆里,坐在电车里,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新的形式,新的声音,新的臭味,总在刺激我的感觉,使之仓惶失措,突兀不安……” (1922年9月24日给吴景超信)他的这种矛盾痛苦在诗中也有鲜明的反映。
更鼓啊!
一声声这般急切;
便是生活底战鼓吧?
唉!擂断了心弦,
搅乱了生波……
战也是死,
逃也是死。
降了我不甘心。
生活啊!
你可有个究竟?
———《深夜底泪》
有感于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诗人往往在诗中表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刹那感触的朦胧意念,抒发对生活的无可奈何的慨叹。诗人有时在“神秘的黄昏”中徊徘,追问那生活的“真义”(《黄昏》);有时谛听着沉重的钟声,惋借生命的短促,人生的无常(《钟声》)。燕子的喃呢,能引起诗人万种愁怨(《二月庐》),命运的无常又使诗人万念俱灰(《十一年一月二日作》)。
由于无法摆脱精神上的苦恼,诗人的思想一度处于低沉状态。反映在他的诗里,便流露了较浓重的颓废梦幻的色彩。诗人往往在歌唱美好的同时,也颂赞死亡。他把死看作是对美的最高贵的献礼,是苦恼的人生彻底的解脱。“死是我对你唯一的要求,死是我对你无上的贡献”(《死》)。诗人有时又转而向梦求救(《雨夜》),与阴冷的幽灵无声地交换着内心的秘密(《幻中之邂逅》)。他的解体的灵魂正象“一缕犹疑的轻烟”在暴风雨的长夜里不知向所。
然而,闻一多毕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民主主义者,也是一个忠于现实的清醒而正直的诗人。面对着北洋军阀的凶残和人民的苦难,他越来越感到:“天寒地冻,冻哑了我的心琴;我惯唱的颂歌如今竟唱不成。”一九二二年五月写的《初夏一夜底印象》标志着诗人在艰辛的探索中迈开了可喜的一步。诗人在这首诗里第一次正面接触了现实生活,把惯唱的颂歌,化作愤恨的诅咒。诗人指斥了军阀混战,暴露了战争造成的灾难。这一转变开始于诗人出国前夕。为出国后的爱国主义优秀诗作透露了端倪,预示了诗人的创作将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诗人在经历了将近两年的痛苦的思想历程,终于前进了。一九二二年七月,闻一多赴美留学。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产生新的希望和信心。他“要将崎岖的动底烟波,组织成灿烂的静底锦绣”(《红荷之魂》)。但现实生活永远是无情的。诗人天真的幻想,刚一踏上船就破灭了。他原“以为渡海的生涯是沉寂、幽雅、寥阔的”,“但是既上船后,大失所望”,以至兴趣全消,还因此“预想既至支加哥后底生活更该加倍地干枯”(1922年7月29日给吴景超等四人信)。八月初,闻一多到达芝加哥。他立即感到这个美国文明之城是那样混乱烦嚣,一切都缺乏和谐的美感;这里人与人之间都缺乏真诚和纯朴;没有爱,没有善,一切都受金钱支配;生活中充满了庸俗的卑污,市侩的肉欲,无耻的野心。诗人“只住上一个星期,就深感厌恶”。
闻一多——在长夜中探索的足迹
内容提要
闻一多诗集《红烛》、《死水》在思想倾向上交织着作者爱国主义、反帝思想和追求美好祖国的抱负未能实现的矛盾苦闷心情。这些诗印下了诗人在漫漫长夜的旧中国探索前进的足迹,表现出他在早期寻求理想的祖国时充满希望和失望的思想反复,反映了诗人民主主义思想的局限,并
由此而导致他在《死水》诗集出版后,终于停止了歌唱。
年青的闻一多生活在中国社会最黑暗、最动荡的大变革时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从“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近十年时间,闻一多经历了他为革命浪潮冲击而开始的人生长途的艰苦探索。作为一个诗人,他这一时期的诗集《红烛》和《死水》印下了诗人在漫漫长夜中探索的足迹;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理想的社会、美好的人生的执着探求、巨大的失望、深沉的痛苦和无法解脱的矛盾;真实而具体地揭示了诗人崇高的人格、美好的情操、赤子的心胸和时代、阶级的局限。
“五四”运动的时代巨浪,把正在专心求学的闻一多推出了环境清幽的清华园。他第一次接触到鲜血淋漓的社会现实。他眼看着腐朽反动的北洋军阀公然卖国,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掠夺着中国的土地和主权,忧愤莫名,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为寻求光明和出路,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追求。也就在这个时候,闻一多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从一九一九年到赴美留学期间的大部份诗作,均收入在诗集《红烛》 中。序诗《红烛》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诗中概括了诗集所表现的对祖国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
诗人自比为红烛,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照亮险恶的途程,烧破世人的迷梦,捣毁禁锢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和快乐的果。尽管是“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直到蜡炬成灰泪始干”,也在所不惜。
闻一多出国前的诗,受“五四”壮潮的鼓舞,对当时从西方传来的民主思潮,抱有较乐观的幻想,因此他以一种充满乐观的浪漫主义手法,编织成一个迷朦恍惚的理想世界,流露出诗人在探索追求中对人生和未来充满信心的轻快情调。
“他有他欢愉的春天,由幻想给揽去一切美景”。因此在《西岸》一中诗,诗人虽然认为现实世界“没有真,没有善,更那里去找光明来!”但他并不绝望。透过那漫天黑雾,诗人似乎隐约地看到了世界的彼岸,象是一座“戴着满头花草”的小岛。那里一切都是那样优美恬静,充满欢乐和光明。他嘲笑那些光会抱怨的人,决心架一座理想的桥到西岸,以便寻找那美的所在。
诗人在最早的一些诗作中,用种种奇妙的幻想为未来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他驰骋于渺茫的世界里追求光明;遨游于广泛的太空中歌颂生命;在纯美的境界里尽情欢唱。他要“尽可多多创造快乐去填满时间”(《时间底教训》);他把快乐比作生机,要求快乐与自己的灵魂接吻(《快乐》);他相信严冬即将过去,因为森林里战斗多时的众生,已发出了胜利的欢声(《雪》);他揩干了冰泪,赞美那使万物苏生的青春(《青春》)。
但是,诗人在那样一个风雨如磐的漫漫长夜里,实在找不到多少欢愉和美景。生活的教训,使他深感黑暗势力的强大和个人的渺小。旧梦已失,新梦织不成。在失望痛苦的矛盾中,诗人虽然在稍后的诗中表现出他那种执着的追求精神,但欢快的调子已经失去,而代之以低沉忧郁和愤懑的呼喊。
主啊!愿这腔珊瑚似的鲜血,染得成一朵无名的野花,
这阵热气又化些幽香给他,好攒进些路人心里烘着!
——《志愿》
诗人的这一志愿是真诚而崇高的,但对当时腐败黑暗的社会,闻一多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只能痛感报国无门。诗人在失望之余,只好把满腔热情,寄托在艺术的世界里,以消极的态度来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借以慰藉被挫伤的心灵。长诗《李白之死》和《剑匣》,典型地纪录了闻一多从乐观的追求到矛盾苦闷,最后以艺术的美来对抗现实,以解脱内心痛苦和失望的心灵历程。
《李白之死》以“世俗流传太白捉月骑鲸而终”的传说铺衍成篇,曲折地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诗人高尚耿介的人格,并以虚构的月宫那种“清寥的美,莹洁的美”来作为自己心灵的归宿。
诗人不惜以最美的词藻,极度夸饰的手法,虚构出一个“被一层银色的梦轻轻地锁着”的“绮丽的蓬莱底世界”。他不能自己地为这自造的美境所陶醉,从而透露了他有意避开现实的消极态度。
如果说,《李白之死》还只是露出了诗人逃避现实的苗头的话,那么,《剑匣》一诗就毫不隐蔽地表现了诗人与现实生活鏖战失败后的退隐思想。
《剑匣》描写一个在“生命的大激战中”败下阵来的战士,逃到一个绝岛上,精心地用最美的珍宝制造一个剑匣,要把杀敌的宝剑“韬蔽”。这位战士沉醉在自己亲手制作的刽匣的美中而至昏死过去。
诗人唯恐人们不理解《剑匣》一诗的主旨。特地在原诗之前,引了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诗句:“我替我的灵魂建筑一所堂皇快乐的殿宫,好让我的灵魂永恒地安居其中。”这就是《剑匣》一诗的主旨。
这类诗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其中济慈尤为闻一多崇拜,他把济慈看作是西方唯美主义的大师而着意模拟其诗风。济慈早期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以“纯美”的幻想对抗现实的庸俗虚伪;以古希腊艺术和生活的美否定现存制度。他明确提出“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济慈诗《希腊古瓮颂》)的主张,崇拜“永恒的美”。但济慈的美学理想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济慈的诗虽然具有反抗现存制度的进步倾向,但却缺乏激发人们积极进取的动力,容易使人沉迷于自造的幻境中而忘掉悲惨的现实。幻想的美,只能求得暂时的忘却。一个正直的诗人是绝对不可能在这种暂时的忘却中心安理得的。闻一多正是这样一位正直而又深深地热爱自己祖国的诗人。因此,他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和宁静。“现实的生活时时刻刻把我从诗境拉到尘境来。我看诗的时候可以认定上帝——全人类之父,无论我到何处,总与我同在。但我坐在饭馆里,坐在电车里,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新的形式,新的声音,新的臭味,总在刺激我的感觉,使之仓惶失措,突兀不安……” (1922年9月24日给吴景超信)他的这种矛盾痛苦在诗中也有鲜明的反映。
更鼓啊!
一声声这般急切;
便是生活底战鼓吧?
唉!擂断了心弦,
搅乱了生波……
战也是死,
逃也是死。
降了我不甘心。
生活啊!
你可有个究竟?
———《深夜底泪》
有感于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诗人往往在诗中表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刹那感触的朦胧意念,抒发对生活的无可奈何的慨叹。诗人有时在“神秘的黄昏”中徊徘,追问那生活的“真义”(《黄昏》);有时谛听着沉重的钟声,惋借生命的短促,人生的无常(《钟声》)。燕子的喃呢,能引起诗人万种愁怨(《二月庐》),命运的无常又使诗人万念俱灰(《十一年一月二日作》)。
由于无法摆脱精神上的苦恼,诗人的思想一度处于低沉状态。反映在他的诗里,便流露了较浓重的颓废梦幻的色彩。诗人往往在歌唱美好的同时,也颂赞死亡。他把死看作是对美的最高贵的献礼,是苦恼的人生彻底的解脱。“死是我对你唯一的要求,死是我对你无上的贡献”(《死》)。诗人有时又转而向梦求救(《雨夜》),与阴冷的幽灵无声地交换着内心的秘密(《幻中之邂逅》)。他的解体的灵魂正象“一缕犹疑的轻烟”在暴风雨的长夜里不知向所。
然而,闻一多毕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民主主义者,也是一个忠于现实的清醒而正直的诗人。面对着北洋军阀的凶残和人民的苦难,他越来越感到:“天寒地冻,冻哑了我的心琴;我惯唱的颂歌如今竟唱不成。”一九二二年五月写的《初夏一夜底印象》标志着诗人在艰辛的探索中迈开了可喜的一步。诗人在这首诗里第一次正面接触了现实生活,把惯唱的颂歌,化作愤恨的诅咒。诗人指斥了军阀混战,暴露了战争造成的灾难。这一转变开始于诗人出国前夕。为出国后的爱国主义优秀诗作透露了端倪,预示了诗人的创作将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诗人在经历了将近两年的痛苦的思想历程,终于前进了。一九二二年七月,闻一多赴美留学。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产生新的希望和信心。他“要将崎岖的动底烟波,组织成灿烂的静底锦绣”(《红荷之魂》)。但现实生活永远是无情的。诗人天真的幻想,刚一踏上船就破灭了。他原“以为渡海的生涯是沉寂、幽雅、寥阔的”,“但是既上船后,大失所望”,以至兴趣全消,还因此“预想既至支加哥后底生活更该加倍地干枯”(1922年7月29日给吴景超等四人信)。八月初,闻一多到达芝加哥。他立即感到这个美国文明之城是那样混乱烦嚣,一切都缺乏和谐的美感;这里人与人之间都缺乏真诚和纯朴;没有爱,没有善,一切都受金钱支配;生活中充满了庸俗的卑污,市侩的肉欲,无耻的野心。诗人“只住上一个星期,就深感厌恶”。
闻一多——在长夜中探索的足迹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闻一多在武汉的史迹片断
- › 闻一多——在长夜中探索的足迹
- › 闻一多与梁实秋
- › 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闻一多金集序
- › 《闻一多名作欣赏》·晴朝
- › 泼向“死水”都是“火”——闻一多《死水》赏析
- › 《闻一多名作欣赏》·初夏一夜底印象
- › 《闻一多名作欣赏》·谢罪以后
- › 《闻一多名作欣赏》·纳履歌
- › 《闻一多名作欣赏》·南海之神
- › 《闻一多名作欣赏》·艾青和田间
- › 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笔谈
- › 《闻一多名作欣赏》·一个小囚犯
- › 闻一多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 ›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
- › 《闻一多名作欣赏》·花儿开过了
tag: 闻一多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一同步辅导 推荐
- ·《再别康桥》教学一得——让学生在“唱
- ·重读《再别康桥》之我见
- ·《荷塘月色》与《再别康桥》比较谈
- ·《再别康桥》中的比喻艺术
- ·一柄致命的铁锤——试论《死水》的杀伤
- ·《死水》无“反讽”!
- ·抓人称 学《赞美》
- ·“受难的形象” --论穆旦诗歌的人格
- ·峻厉疼痛的灵魂奔赴(阿垅 穆旦)
- ·闻一多在武汉的史迹片断
- ·闻一多——在长夜中探索的足迹
- ·闻一多与梁实秋
- ·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 ·徐志摩名作欣赏《我来到扬子江边买一把
- ·《闻一多名作欣赏》·晴朝
- ·徐志摩名作欣赏《为要寻一个明星》
- ·徐志摩名作欣赏《我有一个恋爱》
- ·徐志摩名作欣赏《月下雷峰影片》
- ·徐志摩名作欣赏《沪杭车中》
- ·徐志摩名作欣赏《生活》
- ·徐志摩诗赏析
- ·徐志摩名作欣赏《半夜深巷琵琶》
- ·徐志摩名作欣赏《“起造一座墙”》
- ·徐志摩名作欣赏《再不见雷峰》
- ·徐志摩名作欣赏《在哀克刹脱(Excter)
- ·泼向“死水”都是“火”——闻一多《死
- ·《闻一多名作欣赏》·初夏一夜底印象
- ·陆小曼照片珍藏|再别康桥|徐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