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关外祖籍铁岭十证
五、王扌炎,字藻儒,江南太仓人,康熙庚戌进士。他在《虹友兄齐同汉槎夜话》这首诗中云:“海内争传季子名,相逢执手喜还惊,廿年塞外空归梦,一夕灯前似隔生。铁岭风沙销战骨,金河笳鼓驻雄兵。”王扌炎的这首诗是汉槎(吴兆骞,字汉槎,江南吴江人,顺治丁酉举人,以科事戌塞外)赦归后所作。诗中说明汉槎的戌边地是现在的铁岭。
吴兆骞本人在赦归后,同朋友一起喝酒时曾作了一首《同陈子长夜饮即席作歌》的诗,诗中云:“豪气君未除,长啸轻远游,虽为辽海客,不识边城愁。”(以上见《清诗别裁集》一六八页和八十页)据《奉天通志》记载,“辽海”即现在铁岭市所辖的昌图县。(见《奉天通志》五五八三页)
曹寅的老师徐乾学也在怀念吴汉槎远戌时,作了一首《怀友人远戌》的诗。诗中云:“边城日日听笳鸣,极目辰韩道路赊。……难从辽海问生涯。”(见《清诗别裁集》一六六页)诗中十分明确的说明“辽海”是“三韩”中的“辰韩”。
六、王泽,字涓来,湖北黄冈人,顺治乙末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他在《送陈心简之辽东》这首诗中云:“驱车独旅向三韩,……谁知铁岭放归难。”(见《清诗别裁集》七十七页)诗中直接说明“三韩”就是“铁岭。”
七、佟世南“三韩”人,《奉天通志》载:“佟陈氏诗稿,清佟世南妻陈氏撰。……第四女适三韩佟世南广东琼山令。”(见《奉天通志》第四七三三页)据《满洲佟氏史界》记载,佟氏先籍为佟佳。佟世南的祖先佟达礼是八虎忒各慎第五子,清初佟国器始修宗谱时,立其为佟佳氏始祖。他年轻时在开原、抚顺经商。明初弃商从戎在开原驻节,于明宣德二年(一四二七年)晋升为明廷封疆大臣。佟达礼去世后,长子佟敬为铁岭卫的副千户,永乐十四年佟敬为铁岭卫的指挥佥事。成化五年由其孙佟昱(佟敬养子)任开原参将并镇国将军。佟昱子佟瑛任怀远将军也驻节开原。佟养直,(是佟世南的曾祖父)也曾在明万历年间担任过开原参将,并著籍开原。从这些史料的记载来看,自佟世南的祖先佟达礼开始,先后有佟敬、佟昱、佟瑛、佟堂、佟恩、佟登、佟养直、佟卜年等八代人在铁岭、开原一带繁衍生息。后来佟养直携子佟卜年,孙佟国器迁往抚顺。在这种情况下,佟世南本人以及佟氏家族把铁岭(包括开原)视为自己的祖籍地,是符合事实和情理的。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佟世南的“三韩”籍地应指现在的铁岭、开原。
八、佟世思,也是佟氏家族的后代,曾担任过广西思恩县令。由于其族人佟养性为努尔哈赤提供了大批钢铁,并潜输臣款与努尔哈赤,帮助努尔哈赤添制刀枪剑戟,为推翻明朝的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天命三年(一六一八年)四月五日攻打抚顺前夕,公开投奔了努尔哈赤,受到了努尔哈赤的热烈欢迎及赏赐,并妻与族女,号施吾理额附,授三等副将。佟养性的这一行动,以及努尔哈赤对佟氏家族的赏赐,引起了明朝廷的极大忿恨和恐慌,按明朝法律,“罪应族。”在这种情况下,明朝廷下令对佟氏家族进行大肆抓捕和杀害,最早对佟氏家族进行抓捕和杀害的地方是辽阳。据《满洲佟氏史界》记载:“当时辽阳抓捕了三百余佟氏族人,用三十辆大车押往京城治罪,一路上被残害致死者过半。”在这种情况下,开原、铁岭等地的佟氏族人“潜则潜,逃者逃,易姓者易姓,更名者更名。”(见《奉天通志》第四八九四页)就在这紧急关头,努尔哈赤于一六一九年六月十五日率军占领了开原,七月二十四日占领了铁岭。这段记载说明,当时的辽阳佟氏家族几乎已被明廷全部抓捕和杀害。当时的铁岭、开原一带也是佟氏族人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正当他们四处潜逃,延颈待诛之时,努尔哈赤率军将他们解救出来。面对这种情况,佟世思在所撰的《耳书自序》中叙道:“三韩一带尽入我清版章,族之人潜则出矣,逃者返矣,易姓更名者联袂而归矣。”(见《奉天通志》第四八九四页)从这段记载上看佟世思的祖先所居之地显然不是辽阳。《耳书自序》中的“三韩一带”只能是已被努尔哈赤所占据,明廷还没有来得及对佟氏家族进行抓捕和杀害的铁岭、开原等地方。
九、张学礼,字立庵,镶蓝旗汉军,官至广西道监察御使,撰有《使琉球记》二卷。《奉天通志》载:“康熙元年,学礼以兵科副理事官与行人司行人王垓,奉使册封琉球国王时所记。雪桥诗话五,记载历樊榭使琉球记序云,皇清受命悉主,悉臣,琉球远在南海中,冀冫占雨宠灵,世为外藩,请封者至,再康熙元年张侍御学礼衔命以行逾年归,著有琉球记二卷。上卷言史事,下卷言风土也。旧镂板,岁月漫漶,曾孙宝善重受剞厥。宝善雕木以传。”(按:“宝善原名法善,字春臬,由奏事处郎中,官累江南庐凤道,有国香堂集。”又按:“使琉球记撰于康熙三年,署曰三韩张某。”)(见《奉天通志》第四七三六页)上述记载可以说明,宝善的曾祖父是张学礼,是《使琉球记》的撰写者,署曰“三韩”张某就是说张学礼的籍地为“三韩。”又载:“其孙宝善是铁岭人。”这就充分说明,古代的“三韩”就是现在的铁岭。
十、杨冫市雨,字慰农,撰《筠石山房话钞》六册。按:“杨冫市雨字慰农,署其籍为铁岭,又曰三韩。”(见《奉天通志》四七七一页)杨冫市雨的署籍无可辩驳的说明铁岭就是“三韩。”
十一,李思忠,铁岭卫人。康熙年间翰林院编修汪琬在《提督陕西统辖汉兵兼管乌金超哈昂邦章京李公墓志铭》中云:“公讳思忠,字葵阳,……明永乐年间迁辽东,遂为铁岭卫人。”又云:“辽东李氏公,生而状貌奇俊,落落有才干。年二十四往游抚顺外家会我太祖兵破抚顺,公被执至费阿哈刺地,遂隶正黄久旗之,又破铁岭卫,铁岭四野皆瓯脱,公招之遗民,使复故业。”该公“阴山耀武……也有宁远医公先烈,名盛三韩”(见《奉天通志》第五二一一页)李思忠的祖辈李成梁,官至宁远伯,康熙年间的《铁岭县志》大书其事迹。又把铁岭城李成梁故园的看花楼列为名胜,清代文士大儒多以诗文咏之。可谓“名盛”矣,辽北人无不知之。汪琬在这里所说的“名盛三韩”应指现在的铁岭。
十二、在曹寅的诗词中也有对其祖籍之地“三韩”的确认。他曾在《天香》这首词中云:“边去慢恋,韩衣还悲隋炬。”(见《奉天通志》五0四二页)这首词,我认为应是曹寅扈从康熙帝东巡时所作。据《奉天通志》载,康熙帝东巡曾两次经过铁岭。(包括开原)曹寅做为皇帝的待卫也应两次到过铁岭和开原。曹寅有一首《疏影、柳条边望月》的诗,诗中云:“何时跃马归来,重绾丝千尺。”这首诗应是曹寅对其家乡十分想往和思念的时事之作,是他曾经到过当时的柳条边,现在开原威远堡的一个佐证。因此,《天香》这首词中的“边去”我认为应指当时的柳条边,现在的开原威远堡。词中的“韩衣”应是,我是“三韩”人或韩州人的意思。韩州即现在的昌图八面城,古时也属“三韩”之地。(见《奉天通志》一一四九页)据此,我认为《天香》这首词是曹寅本人承认自己是“三韩”人,(即铁岭人)一次比较明确的说明。
根据上述有关“三韩”的这些记载,以及对曹寅诗、词当中一些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充分的结论,古代的“三韩”就是现在的铁岭。铁岭是曹雪芹祖籍之地。
( 李骥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
谈谈辽阳和襄平
一九三七年,我第一次看《石头记》的时候,就知道作者曹雪芹是辽阳人。六十年过去了!我参加铁岭曹雪芹研究会,研究曹雪芹关外祖籍时,从《辞海》里查到曹雪芹是辽阳、襄平人。再查一些介绍曹雪芹的资料,也是这么记载的。
看了这些资料以后,我就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按一般常识来说,山南面为阳,山北百为阴;南面为阴,河北面为阳。比如,沈河北岩有沈阳,洛水北岸为洛阳;淮河岸有淮阴,汤水南岸为汤阴。那么,辽阳的南面没有辽河,为什么叫“辽阳”呢?
我查了现在的地图,辽阳到鞍山中间没有象样的大河,辽阳以北,只有太子河(古时叫大梁水),跟辽阳也挨不边。再查辽河。辽河,古时叫大辽水,从总的流域来看,是南北流向的,只能有河东、河西,不会有河南、河北。可是,当辽河从北向南流到开原市中国镇石水头时,便折向西南流,流到法库县又折向南流入渤海。只有在辽河折向西南流到法库这段流域中间,才有河南岸、河北岸。从现在的地图上查找辽河北岸,根本没有“辽阳”。又查找李奉佐、金鑫著的《曹雪芹家世新证》一百一十二页的古地图,找到在法库县南,秀水河子入辽河的坟(辽河北岸、秀水河子东岸的三角地带)标明为“旧辽阳”。
那么,襄平又在哪里呢?襄平是燕、秦、汉时期,辽东郡首府所在地。据史书记载,辽东郡治最初设在辽北,后汉时期,因为辽北改为玄菟郡,所以将辽东郡搬到辽南,就是现在辽阳西北七十里的辽中县境内邱台子。在这里已发现古城遗址和刀、布,砖瓦等文物。因此,历史上辽东这个地方,有两个襄平。可是,到了民国时期,金毓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曹雪芹关外祖籍铁岭十证
tag: 曹雪芹 铁岭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