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关外祖籍铁岭十证
铁岭城南腰堡距离邱台襄平县故城仅十余华里,证明腰堡属于襄平县辖地,与曹玺“著籍襄平”吻合。
又《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曹锡远,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阳地方。“曹锡远又名曹世选,是曹雪芹的太高祖父,他是被俘虏归入满洲旗籍的人。
沈阳地方即清代的奉天地方,包括辽北铁岭地区,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对此不予多说。只谈谈正白旗包衣人。
包衣人是满洲军的俘虏,沦为满洲的奴隶。在清朝入关之前,包衣奴隶必须居于本旗界内。擅自逃离,捉来要处死杀头。曹世选在康熙圣旨里受到表扬,他的儿子曹振彦因战功升官为旗鼓牛录章京,表明曹家是守规矩之人,没有逃离本旗地界。
正白旗地界在铁岭县内,在铁岭城“东迄南六十八屯”。这在《铁岭县志》中有明确记载。我和李奉佐先生等一些学者下乡调查,在白旗寨、大甸子、李千户,腰堡等地发现了很多清代碑文、家谱以及古钟等,记载那里确实是正白旗地界,证明《铁岭县志》记载无误。在腰堡找到两件碑证,一是庙碑,一是王姓墓碑,都证明腰堡是正白旗地界。
上述依据证明,腰堡曹氏祖传口碑,其地是曹雪芹的老家,是他祖父曹寅的三韩境内,是他曾祖父曹玺的襄平辖地,也是他的太高祖父曹世选的沈阳地方和正白旗地界。在腰堡又有曹雪芹祖先的坟墓。这六点依据都集中在腰堡一个地方,足以证明铁岭城南腰堡是曹雪芹的关外祖籍地。
有人可能要向:你为什么不说曹雪芹的高祖父曹振彦的籍地呢?我最后要谈这件事。
关内的志书《浙江通志》记载曹振彦“辽东人”、“辽阳人”。这和曹雪芹祖籍铁岭腰堡是不是矛盾呢?我认为没有矛盾。清代关内学者笔下的“辽阳”实指辽东,指的是“辽阳省”而不是辽阳县,更不是辽阳城。这方面的证据是很多的。举几例说明。
其一,康熙年间浙江人高朝璎所绘制的《十五国风地理之图》中在“辽东”地方注为“今辽阳省”,明确把辽阳泛指辽东。
其二,康熙年间浙江诗人毛奇龄在《送出塞》诗中,把流放到铁岭的人称为“辽阳迁客”。明确用“辽阳”取代铁岭。
其三,志书中记曹振彦为“辽东辽阳人”,同时也把铁岭人指头画家高其佩记为“辽东辽阳人”。二者所记全同,一字不差。
其四,在清代和民国民书中,发了几十位铁岭人,均被记为“辽阳人”。
其五,在辽阳天聪四年的碑上,有曹振彦的名字,同时也有十多位铁岭人和曹振彦列在一起。
这些依据都证明志书中的“辽阳人”是广义的辽阳,包括铁岭人。
在辽阳碑上与曹振彦同列的有一位崔应太,他不仅是铁岭人,并且是铁岭城南腰堡人,是曹雪芹老家同村人。据腰堡村崔鼎忱先生证实,崔、曹两家,居腰堡五百多年,有腰堡就有老曹家、老崔家。两家是老姻亲。曹振彦和崔鼎忱的祖先崔应太是同村人,一同为辽阳城修庙捐款,名列辽阳碑。这是曹雪芹祖籍铁岭腰堡的又一力证。
( 金 鑫 )
曹雪芹关外祖籍问题最终要在铁岭解决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曾说过一句令红学界地震的话:铁岭最有资格研究曹雪芹关外祖籍,曹雪芹关外祖籍问题最终要在铁岭解决。笔者经过考证认为,周先生的话不错,有下列两条依据就能证明。
一、铁岭是明末至清初历史过程中一个抹不掉又跳不过去的点
研究曹雪芹祖籍问题,谁也绕不过去的,或者说谁也无法回避的是明末清初的特定历史。换言之,只有把明末清初这段历史读懂了,才能理解周先生的话。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胜利过程中,于赫图阿拉(抚顺新宾)称汗,创建了“大金”,年号“天命”,史称后金。正是这个后金最后推翻了明王朝,建立了大清帝国,而铁岭恰恰是这个历史过程中的一个点。万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理由,发兵十万攻明,一举攻下抚顺城后,紧接着就攻破铁岭卫所属的抚安、花豹冲、三岔等十一堡,即今凡河南岸的大甸子、催阵堡、李千户、腰堡、凡河、新台子、横道河子等乡镇。《清太祖实录》有如下详实记载:“天命三年五月十七日,帝率诸王大臣统军征明国,至十九日进边,克抚安堡及花豹冲、三岔儿大小十一堡。二十日,招服崔三屯,其周围有四堡民,招之不降,遂攻取之。大兵营于三岔儿堡留六日,犒赏三军,均分得人畜,先令兵送人畜归国”。另,大凡河村天命六年(1625年)《重修永宁庵碑序》云:“凡河有庵,名曰永宁。河水莺带,群山纠纷。土地虽硗,沙漠尤甚。不料戊午,三韩竟沈。景色萧条,丁壮凋零。极目千里,泪洒边庭。城池即覆,享祀蔑人。庵有遗迹,佛甚堪怜。暴而且露,沐雨栉风。冷落世界,寂寥乾坤。……”戊午为万历四十六年,即天命三年(1618年)。碑文所记内容与《清太祖实录》所载相符。
万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1619年),努尔哈赤在取得萨尔浒之战胜利后,又乘胜进军,从北向南开始了争夺辽沈地区的大战。当年6月,攻陷开原,总兵马林战死,“收人畜财物,三日犹未尽”。7日攻进铁岭,抵抗的将领和军兵全部战死,余者城内官民尽被俘虏。《清太祖实录》载:“陷铁岭,驻军三日,论功行赏,分配俘获”。
天启元年(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率军沿辽河而下,克沈阳,占辽阳,并定都辽阳,天启五年(天命十年1625年)又将都城迁回沈阳。此后,努尔哈赤及其后人苦战辽西,踏进山海关,直捣北京,推翻了明王朝,大清基业开始。
铁岭虽小,可它在明末清初的血与火的历史中却占有重要一页。没有1618年占铁岭十五堡,没有1619年破开原、铁岭,后金何以进沈阳、辽阳?何以有后来的大清?而铁岭正是有了这一段历史,才和正白旗有了联系,因为正白旗地界在铁岭,铁岭才最有资格研究曹雪芹关外祖籍。
二、曹雪芹的太高祖父曹世选是正白旗包衣人,而铁岭又是正白旗地界
关于曹雪芹的太高祖父曹世选“正白旗包衣人”的说法,始修于乾隆初年,成书于乾隆九年(1744)的官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写得清清楚楚,这一点该没有什么疑义。问题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成为“正白旗包衣人”的。这个问题解决了,曹雪芹关外祖籍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满洲设有八旗军,由固山主旗贝勒统领,建四旗时,努尔哈赤亲统正黄旗,褚英(努尔哈赤长子)统正白旗,代善(努尔哈赤次子)统正红旗,舒尔哈齐(努尔哈赤同母弟)统正蓝旗。增设四旗之后,努尔哈赤亲统两黄旗,皇太极(努尔哈赤四子)统正白旗,杜度(褚英长子)统镶白旗,代善仍统正红旗,岳托(代善长子)统正蓝旗,阿敏(舒尔哈齐次子)统镶蓝旗。八旗部队的基层编制是牛录,牛录是兵民合一的组织,每牛录有兵约三百人。牛录首领掌管本牛录兵民,平时于驻地垦种,军饷自给。牛录之兵由民丁中抽出,初为五丁抽一,后三丁抽一。故每牛录有兵丁不少于千人。战时所获的俘虏老弱女子在驻地垦种,男丁壮者随兵士出征。前文所述,万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1618年)后金攻取铁岭凡河流域十五堡是正白旗主贝勒皇太极部下将领英俄尔岱和额亦都。《清史稿·黄俄尔岱传》载:“天命三年从上伐明,……克抚安、三岔等十一堡。”《八旗通志·名臣列传》载“康果礼额驸,满洲正白旗人。天命三年四月,康果礼从大兵征明……,五月,取抚安等十一堡”。因为攻取铁岭十五堡的是正白旗将领、故“均分得人畜、先令兵送人畜归国”,应当送回到英俄尔岱和康果礼所属的正白旗牛录驻地。当时的正白旗驻地就是铁岭县白旗寨乡。
白旗寨乡是铁岭县最东部的乡,北与黄旗寨、蓝旗赛相邻。后金进攻开原、铁岭之前,努尔哈赤亲自率军作战,为了便于调动军兵,三旗驻地不可能相距太远,也不可能距后金国土相距太远。白旗寨与努尔哈赤亲统辖的黄旗的驻地相近,又都与后金国土相接,这也是符合战守规律的。我们《卢氏宗谱》后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大清国天府开原柴河沟双岭子,蓝旗民占正白旗界……”,证明正白旗东部驻地后改为蓝旗民驻地,东部的正白旗牛录必移驻于白旗寨周围。《卢氏宗谱》这段简短文字无意中成了正白旗驻地铁岭县白旗寨乡的一个佐证。
回头说曹世选正白旗包衣人,考后金时期的战史,满洲包衣人的主要来源是抚顺、开原、铁岭三地。包衣人是战争中的俘虏,分赏给满洲将士为奴仆者。后金自天命三年(1618年)开始发起与明朝的战争,在攻取河东之地的战争中采取前后不同的政策。在天命六年(1621年)之前是掠夺人畜财物,每攻陷一城,毁城掠民而走,夺人不守地。自天命六年攻取沈阳、辽阳之时采取安民守城的政策。故在攻陷沈阳后,不再毁城掠民而走,而是授祝世昌为“沈阳城守昂邦章京”,并且“董筑沈阳”城郭。在攻陷辽阳之时,后金为定都辽阳,进一步确定了安民守地的政策。努尔哈赤说:“国之所重在土地人民,今还师,则辽阳—城,敌且复至踞而困守,周遭百姓必将逃匿山谷,不复为我有矣。”“释辽阳系狱军民,其夺取闲住之官,悉还职”,移辽阳官民居于北城关厢,其南大城则与贝勒诸臣及将士居之”(见《清太祖实录》及《清史稿·人物传》)。史料证明,正白旗及满洲包衣人肯定不是在辽阳,曹世选成为“正白旗包衣人”只能是天命三年(1618年)后金获取铁岭战俘之地。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李西郊、徐恭时先生早年考证曹世选是在铁岭被俘归旗的。李奉佐、金鑫等铁岭学者以大量有利证据考证(见李奉佐、金鑫《曹雪芹家世新证》),曹世选是于天命三年在凡河、腰堡一带被俘归旗,成为“正白旗包衣人”的。笔者认为,此考证结论是合理的,因为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攻陷铁岭卫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曹雪芹关外祖籍铁岭十证
tag: 曹雪芹 铁岭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