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三语文同步辅导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局限性促使我提出新进化论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局限性促使我提出新进化论

浏览次数: 485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标签: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局限性促使我提出新进化论,

  关键词:物种起源,进化论,随机,智因设计进化论。

  一 、生物进化思想的由来

  千百年来,古代中国人相信生物是开天辟地之神盘古死后化生出来的,又相信人类是伏羲和女娲的后代(包括用黄土造成的人);古代西方人则普遍相信各种各样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上帝创造的(神创论)而且是不变的(特创论),并相信最早的一对人是亚当和夏娃。

  首先阐述生物进化观点的学者是法国人布丰(1707-1788年),他在《博物学》一书中认为,生物会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变异,从而引起物种的变化;由于受到当时宗教界、学术界和政界的压力,布丰后来被迫公开声明放弃自己的进化论观点。公元1809年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出版了《动物的哲学》一书,首次系统阐明了进化论,明确指出现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在自然界中长期发展形成的,生物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二 、《物种起源》的内容和达尔文的学术思路

  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注1)。生物进化论是一门观察生物现象、描述生物现象、解释生物现象的科学学科。从这个角度来说,《物种起源》的贡献之一是观察、记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生物现象,贡献之二是提出了随机变异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学说,贡献之三是确立了进化论科学学说对神学(神创论)的胜利。

  《物种起源》一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章节有:绪论,家养状况下的变异,自然状况下的变异,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变异的法则,学说的难点,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种种异议,本能,杂种性质,论地质记录的不完全,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替,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续),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复述和结论,后记。

  其中,第一部分是随机变异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第二部分是对随机变异自然选择学说的辩护,第三部分是对若干具体问题的进一步解释。据此可知,达尔文的学术思路是从借鉴家养(有人类智力因素)状况下的生物变异现象出发,将家养生物的变异现象与自然环境下的生物变异现象进行对比,从而提出生物随机变异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的进化学说(排除任何智力因素)。显然,这里已经埋藏下一个深层次的逻辑矛盾。应当指出的是,达尔文对自己学说存在的理论难点和困境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思考,结论则是这些难点都不能够动摇其信念;而且针对当时其他学者对其学说的批评,达尔文进行了详尽和反复的反驳和辩护。

  三 、达尔文学说的本质是生物随机进化论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第3章“生存斗争”中写道:“我把每一个有用的微小变异被保存下来的这一原理称为‘自然选择’,以表明它和人工选择的关系。但是,斯潘塞先生所常用的措词‘最适者生存’更为确切,并且有时也同样方便。”

  对此,我在《进化论不是达尔文的专利,进化论也需要进化:从达氏随机进化论到智因设计进化论》一文(注2)中指出,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属于随机进化论,即生物进化现象乃是随机变异的自然选择过程。用达尔文的话来说,自然选择是对有利变异的保存或对有害变异的毁灭。自然选择原理不解释变异是如何发生的,而只对变异的结果进行解释。而且只能对那些微小的有利的变异,发挥累积的作用,因此自然选择的作用是极其缓慢的。

  四 、达氏进化论局限性之一:把智力排除在生物进化原因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第8章讨论本能现象的时候,明确声明:“许多本能是如此不可思议,以致它们的发达在读者看来大概是一个足以推翻我的全部学说的难点。我在这里先要声明一点,就是我不准备讨论智力的起源,就如我未曾讨论生命本身的起源一样。”实际上,拒绝讨论智力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乃是达尔文在撰写《物种起源》时自始至终一贯的态度,而其学说的症结和弊端也正在于此。

  五 、达氏进化论局限性之二:忽视人类社会发展的智力因素

  如果进化论是生物世界的基本理论,那么它就应该能够同时解释人类社会现象,因为人类归根结底也是一种动物。但是,达氏进化论只能解释生物世界的进化现象和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却不能解释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变化,这就表明达氏进化论乃是一种存在重大理论缺陷的学说。道理很简单,随机变异的生物,通常都是缓慢渐变的而且是排除智力参与的生物。由于随机变异自然选择排除了任何形式的智力活动,因此也就不可能解释人类社会现象。虽然达尔文另外撰写了《人类的由来》一书,遗憾的是他仍然在忽视智力的作用,转而去强调“性选择”的作用。

  六 、达氏进化论局限性之三:忽视生存合作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第3章写道:“各种生物在其自然的一生中都会产生若干卵或种籽,在它们生命的某一时期……一定要遭到毁灭,否则按照几何比率增加的原理,它的数目就会很快地变得非常之多,以致没有地方能够容纳。因此,由于产生的个体比可能生存的多,在各种情况下一定要发生生存斗争,或者同种的这一个体同另一个体斗争,或者同异种的个体斗争,或者同物理的生活条件斗争。这是马尔萨斯的学说以数倍的力量应用于整个的动物界和植物界,因为在这种情形下,既不能人为地增加食物,也不能谨慎地限制交配。”

  上述观点存在明显的理论缺陷。其一,许多生物的种子数量庞大实际上乃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生存对策,为的是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中保留下来幸存者,只有在此之后才谈得上幸存者之间是否会发生生存竞争的问题。

  其二,在同类生物个体之间,不仅存在生存竞争,同时也普遍存在合作现象,例如狼群分工合作进行捕猎,事实上所有的群居生物都体现着生存合作。进一步说,大量的生存竞争现象,其实质仍然是生存合作,例如雄性动物个体之间为争夺配偶进行的竞争,其价值在于维护并发展群体的基因优势。

  其三,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不仅仅存在生存竞争,同时也普遍存在着彼此之间的合作现象。例如,许多生物之间的共生现象就是生物合作的典型,甚至整个地球生物圈的食物链也可以视为一种合作,至于人类社会的成员之间更离不开合作。

  其四,许多生物特别是某些动物都有主动减少生育数量的行为。例如,英国科学家发现非洲的黑猩猩能够识别若干植物的“避孕”、“堕胎”、“催情”功能,并在需要时采食不同植物以达成相应的生育效果;美国科学家发现南美洲的吼猴会食用不同的草药来决定后代的性别,当猴群的雄性数量减少时,母猴在交配前会特意食用某种植物,以便能多生下雄性后代,类似的事情如今已经成为大众都了解的内容(注3)。

  生物普遍存在合作现象,达尔文是没有理由看不到的,因此他对生物合作现象的忽视可能有着内在的原因。这是因为,生存合作比生存竞争更需要智力的参与,更需要后天的学习过程,显然承认生存合作势必将动摇达氏随机进化论的理论基础。

  七 、达氏进化论局限性之四:过渡物种缺失

  在《物种起源》第6章“学说的难点”,达尔文问道:“如果物种是从其他物种一点点地逐渐变成的,那末,为什么我们没有到处看到无数的过渡类型呢?为什么物种恰像我们所见到的那样区别分明,而整个自然界不呈混乱状态呢?”他给出的解释是:“因为自然选择的作用仅仅在于保存有利的变异,所以在充满生物的区域内,每一新的类型都有一种倾向来代替并且最后消灭比它自己改进较少的亲类型以及与它竞争而受益较少的类型。”“我相信关于这一问题的答案主要在于地质纪录的不完全实非一般所能想像到的。”

  显然,这种解释是缺乏说服力的。道理很简单,如果生物进化是普遍现象,那么生物从古至今始终都处于进化过程之中,即使古代的过渡物种由于化石记录不全而见不到,我们今天也应该能够见到目前仍然处于进化过程中的大量过渡物种。可惜,事实并非如此。这就充分表明达氏进化论存在着严重理论缺陷,需要新的进化论来予以解释过渡物种缺失现象。

  八 、达氏进化论局限性之五:生物没有半成品器官

  如果生物进化过程是随机的缓慢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能够看到许多长着半成品器官的生物来,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达尔文在自己的学说里没有直接提出半成品器官问题,在《物种起源》第6章“学说的难点”,他只是问道:“一种动物,比方说,一种具有像蝙蝠那样构造和习性的动物,能够由别种习性和构造大不相同的动物变化而成吗?我们能够相信自然选择一方面可以产生出很不重要的器官,如只能用作拂蝇的长颈鹿的尾巴,另一方面,可以产生出像眼睛那样的奇妙器官吗?”

  他的解释是:“在这里,正如在其他场合,我处于严重不利的局面……依我看来,像蝙幅这种特殊的情况,非把过渡状态的事例列成一张长表,似乎不足以减少其中的困难。”显然这种辩解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半成品器官是没有用的,如果卵生动物是经由缓慢随机变异过渡成为胎生动物,那么这些中间状态(例如半个子宫、半条脐带)的动物是不可能留下后代的,这种缓慢变异过程也是不可能成功的。事实上,对于那些精巧的、结构复杂相关的、不可降低复杂性的、整体性功能的生物器官来说,经由随机变异自然选择而成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有鉴于此,在生物进化这个重大自然基本原理上需要新的原始创新,需要超越达氏进化论的新进化论。

[1] [2]  下一页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局限性促使我提出新进化论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达尔文  进化论  局限性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