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三语文同步辅导<<我爱这土地>>赏析

<<我爱这土地>>赏析

浏览次数: 47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标签: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我爱这土地>>赏析,

 

4、写作特色

A.用象征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形象,形象地表达出深挚的感情

“土地”可以看做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河流”“风”可以看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黎明”可以看做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www.350xue.com
B.内涵丰富的意象

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并运用一系列意象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土地”为什么是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河流”何以是悲愤的,“风”又怎么会激怒?读着这些诗句,人们不能不想到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正遭受的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而“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则让人看到了解放区的勃勃生机,抗战胜利的光明和希望。

C.巧妙的抒情方式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诗人将鸟优美动人的音色同诗人的歌唱联系起来。特别是将死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种本属于自然被动的结局,也写成了主动的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献身精神,使诗的境界更为深邃博大。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前八句充分地积蓄感情,把涓涓细流汇聚到感情的水库里。而最后两句诗便是感情的闸门轰然打开,洪流冲激而下。这两句诗多少年来,不断地为人们所引用,所默诵,成为人们传诵的名句。

诗人还不断转折和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响读者的心弦。人非鸟兽,不言自明,此诗偏以“假如”开头,这是第一层强化。谁不知道鸟声优美清脆,此诗偏以“嘶哑”来形容,这是第二层强化。接下来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可以说是第三层强化。正当读者为诗人不断的歌唱——被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突出“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的执著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念兹在兹,至死不渝!

D.善于用“的” 字和使用形容词、修饰语

艾青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是艾青的自由诗创作不同于其他自由诗作者的一个重要特色。《我爱这土地》自然也不例外,试看诗人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样的中心词语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愤的”“激烈的”“温柔的”等许多修饰语,就不难窥见其中的奥秘了。

 

5、重点语句分析

1.——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诗句表达了作者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句对于自己为什么悲哀做出了明确的回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上一页  [1] [2] 


<<我爱这土地>>赏析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