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三语文同步辅导关于孟子的仁政思想

关于孟子的仁政思想

浏览次数: 455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标签: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关于孟子的仁政思想,

1. 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o尽心下》)从中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具有积极意义。
2. 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
3.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4. 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5. 用人以民意为准.
6. 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 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8. 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




关于孟子的仁政思想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