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浏览次数: 98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D、何必劳神苦思 何必:“不必”的意思。
1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则思知止以安人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C、则思正身以黜恶 D、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14、选出对“十思”中关于个人品德修养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见欲思戒 ②有作思止 ③高危思牧 ④满溢思下 ⑤盘游思度 ⑥忧懈思终 ⑦虑蔽思虚心 ⑧惧谗思正身 ⑨恩加思谬 ⑩罚及思滥
A、①③④ B、③⑥⑨ C、①②⑥ D、②⑦⑧
15、对本段的一些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十思”的第一思,谈的是君主的个人欲望。
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这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也是治理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谈的是君主的行为问题。
D、做到了“十思”,国家就会“垂拱而治”。
四(15分)
20.默写。(10分)
① 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
② ________,________,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③ 墙上芦苇, ________,;山间竹笋, 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⑤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愈坚,___________________。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3.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第一次接触香格里拉这个词还是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本简易英语课外读物中,“香格里拉”意即世外桃园。但事实上,香格里拉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它就在中国滇西北一带。纳西话叫香格里;拉,只是后缀,中甸一带康巴藏民称它香巴拉。它开始被世人关注,是缘于一位俄国导演1937年拍的电影《被遗忘的王国》。影片中这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有高原雪山、蓝月亮峡谷、森林牧场牛羊,还有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民风。它激起了寻梦的热情,人们这才发现了一个名字: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
洛克1884年出生于维也纳,1905年去美国求学。1922年他以植物学教授的身份到云南丽江采集标本。这一方水土立刻迷住了他,从此他把灵魂融入了这方水土,一住就是二十年,从事纳西族民风、民俗、文化、宗教的研究。和以往一些西方探险家不同,洛克对他的考察对象不只是充满好奇,更没有白种人的偏见和野心,而是充满了感情。他有过“与我的纳西族朋友共存亡”的诺言,并带着偏爱称纳西人是“纯朴的大自然之子”。
洛克无疑是可敬的。但是香格里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存在,洛克到来之前,纳西就有了自己的学者和文化人。换一个角度讲,正是香格里拉的一方水土,改变了一个西方学者的命运,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洛克,为什么不能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呢?我看就像他评价他的纳西兄弟一样,称他是“大自然之子”更平等一些,更合适一些。由此,我们得到一种启示: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了自己。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这是套用了一个现成句式。拉美的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写过一篇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他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在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之前,那片大陆就自然地存在着,后来者占有了“发现”的专利权。“从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遭到灭绝性的杀掠。所以说“1492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
www.350xue.com
发现”。而美洲的希望则是在它“自己发现自己的时候”。同样,“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也是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而不是被动面对世界的客体。因而,对于香格里拉来说,问题关键就在于,它是不是真是美好的真实存在,这也许是“自己发现自己”的含意。
人们通常把美好的地方都比做世外桃源,可见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方抱有怀疑。人们说世外桃源,就是说世上没有,这说法本身就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世外”,可以理解成人类还没有实现的理想,若说哪里是世外桃源,就是说那里已接近或实现了理想的蓝图,那它其实就是世上的桃源了。一旦回到世上,就是人类的势力范围了。那么世上桃源还可以叫做世外桃源吗?或者说世上可能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吗?
如今的香格里拉正是行进在通往理想境界的路上。什么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做到和那里的自然风光一样美丽,“恢复人和大自然之间和谐一致的关系”了,什么时候可以说它真是,或接近香格里拉了。
到那时,香格里拉的词义应该发生变化,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可以把它译做世上桃源。
19、作者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了自己。”请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5分)
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的含义是什么?
答:
⑵香格里拉“发现了自己”的含义是什么?
答:
20、作者认为加莱亚诺的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请根据文意,写出“偏见”的含义。(4分)
答:
21、这篇文章中,⑴为什么作者认为“世外桃源”的说法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⑵什么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5分)
答:⑴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D、何必劳神苦思 何必:“不必”的意思。
1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则思知止以安人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C、则思正身以黜恶 D、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14、选出对“十思”中关于个人品德修养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见欲思戒 ②有作思止 ③高危思牧 ④满溢思下 ⑤盘游思度 ⑥忧懈思终 ⑦虑蔽思虚心 ⑧惧谗思正身 ⑨恩加思谬 ⑩罚及思滥
A、①③④ B、③⑥⑨ C、①②⑥ D、②⑦⑧
15、对本段的一些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十思”的第一思,谈的是君主的个人欲望。
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这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也是治理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谈的是君主的行为问题。
D、做到了“十思”,国家就会“垂拱而治”。
四(15分)
20.默写。(10分)
① 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
② ________,________,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③ 墙上芦苇, ________,;山间竹笋, 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⑤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愈坚,___________________。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3.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第一次接触香格里拉这个词还是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本简易英语课外读物中,“香格里拉”意即世外桃园。但事实上,香格里拉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它就在中国滇西北一带。纳西话叫香格里;拉,只是后缀,中甸一带康巴藏民称它香巴拉。它开始被世人关注,是缘于一位俄国导演1937年拍的电影《被遗忘的王国》。影片中这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有高原雪山、蓝月亮峡谷、森林牧场牛羊,还有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民风。它激起了寻梦的热情,人们这才发现了一个名字: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
洛克1884年出生于维也纳,1905年去美国求学。1922年他以植物学教授的身份到云南丽江采集标本。这一方水土立刻迷住了他,从此他把灵魂融入了这方水土,一住就是二十年,从事纳西族民风、民俗、文化、宗教的研究。和以往一些西方探险家不同,洛克对他的考察对象不只是充满好奇,更没有白种人的偏见和野心,而是充满了感情。他有过“与我的纳西族朋友共存亡”的诺言,并带着偏爱称纳西人是“纯朴的大自然之子”。
洛克无疑是可敬的。但是香格里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存在,洛克到来之前,纳西就有了自己的学者和文化人。换一个角度讲,正是香格里拉的一方水土,改变了一个西方学者的命运,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洛克,为什么不能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呢?我看就像他评价他的纳西兄弟一样,称他是“大自然之子”更平等一些,更合适一些。由此,我们得到一种启示: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了自己。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这是套用了一个现成句式。拉美的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写过一篇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他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在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之前,那片大陆就自然地存在着,后来者占有了“发现”的专利权。“从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遭到灭绝性的杀掠。所以说“1492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
www.350xue.com
发现”。而美洲的希望则是在它“自己发现自己的时候”。同样,“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也是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而不是被动面对世界的客体。因而,对于香格里拉来说,问题关键就在于,它是不是真是美好的真实存在,这也许是“自己发现自己”的含意。
人们通常把美好的地方都比做世外桃源,可见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方抱有怀疑。人们说世外桃源,就是说世上没有,这说法本身就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世外”,可以理解成人类还没有实现的理想,若说哪里是世外桃源,就是说那里已接近或实现了理想的蓝图,那它其实就是世上的桃源了。一旦回到世上,就是人类的势力范围了。那么世上桃源还可以叫做世外桃源吗?或者说世上可能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吗?
如今的香格里拉正是行进在通往理想境界的路上。什么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做到和那里的自然风光一样美丽,“恢复人和大自然之间和谐一致的关系”了,什么时候可以说它真是,或接近香格里拉了。
到那时,香格里拉的词义应该发生变化,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可以把它译做世上桃源。
19、作者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了自己。”请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5分)
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的含义是什么?
答:
⑵香格里拉“发现了自己”的含义是什么?
答:
20、作者认为加莱亚诺的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请根据文意,写出“偏见”的含义。(4分)
答:
21、这篇文章中,⑴为什么作者认为“世外桃源”的说法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⑵什么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5分)
答:⑴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