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2017年3月高考模拟试题
浏览次数: 17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山东邹城2017年3月高考模拟试题,
B.目前我国鸟类的分布区正向北扩张,这是气候变暖直接造成的。
C.斑嘴鸭在冬季也能在渤海湾地区生活,说明该物种在迁徙过程中获得了进化而不会灭绝。
D.气候变暖给动植物带来的直接威胁是生存环境的变化和食物的变化。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人类能有效的减缓和扭转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世界上的100多万个物种就不会从地球上消失。
B.全球气候变暖对陆地动植物的影响远远大于对海洋中动植物的影响,因为海洋生物对环境和食物的依赖性较小。
C.《京都议定书》的通过,多少给人类扭转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一丝亮光,虽然它的签约之路艰辛和见效之日遥远。
D.如果人类不再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全球气温就会变冷,从而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范围的扩大。
三、(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州举秀才,射策高第。入为尚书仓部郎中,迁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为飞书所谤,将陷重辟,事连台阁,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丹阳尹何敬容以奂刚正,请补功曹史。京城陷,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或谏奂曰:“当今乱世,人思苟免,獯羯无知,岂可抗之以义?”奂曰:“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寻遭母忧,哀毁过礼。时天下丧乱,皆不能终三年之丧,唯奂及吴国张种,在寇乱中守持法度,并以孝闻。高祖受禅,迁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舩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初,世祖在吴中,闻奂善政,及践祚,征为御史中丞,领扬州大中正。奂性刚直,善持理,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深达治体,每所敷奏,上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天嘉四年,重除御史中丞,寻为五兵尚书,常侍、中正如故。时世祖不豫,台阁众事,并令仆射到仲举共奂决之。世祖尝谓奂等曰:“今三方鼎峙,生民未义,四海事重,宜须长君。朕欲近则晋成,远隆殷法,卿等须遵此意。”奂乃流涕歔欷而对曰:“陛下御膳违和,痊复非久,皇太子春秋鼎盛,圣德日跻,安成王介弟之尊,足为周旦,阿衡宰辅,若有废立之心,臣等愚诚,不敢闻诏。”世祖曰:“古之遗直,复见于卿。”天康元年,乃用奂为太子詹事。世祖崩,高宗即位。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高宗嘉之。性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
(节录自《陈书•孔奂传》)
臣光曰:夫臣之事君,宜将顺其美,正救其恶。孔奂在陈,处腹心之重任,决礼义之大计,苟以世祖之为不诚,则当如窦婴面辩,衰盎廷争,防微杜渐以绝觊觎之心。以为诚邪,则当请明下诏书,宣告中外,使世祖有宋宣之美,高宗无楚灵之恶。不然,谓太子嫡嗣,不可动摇,欲保附而安全之,则当尽忠竭节,以死继之,如晋之苟息,起之肥义,奈何于君之存,则逆探其情而求合焉;及其既没,则权臣移国而不能求,嗣主失位而不能死!斯乃奸谀之尤者,而世祖谓之遗直,以托六尺之孤,岂不悖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陈记三》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世祖不豫 豫:预先 B. 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 除:授职
C.征为御史中丞 征:征召 D.高宗嘉之 嘉:赞美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寻遭母忧,哀毁过礼 ②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B.①唯以单舩临郡 ②皆以美于徐公
C.①奂乃流涕歔欷而对曰 ②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D.①而世祖谓之遗直 ②不敢言而敢怒
1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表明孔奂刚正耿直的品格的一组是( )
A. ①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
②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舩临郡
B. ①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
②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
C. ①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
②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
D. ①古之遗直,复见于卿
②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
14.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人臣侍奉国君应一分为二,既顺从国君的优点,又匡正国君的不足。
B.借用孔奂之举,强调作为人臣应言听计从,是非分明。
C.强调孔奂曲意逢迎,不能尽节的一面,指出孔奂的奸谀狡诈。
D.启示后世君主,治国时应注意从孔奂的不能从一而终吸取经验教训。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部分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当今乱世,人思苟免,獯羯无知,岂可抗之以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之遗直,复见于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奈何于君之存,则逆探其情而求合焉。
译文:
www.350xue.com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__。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⑵念高危,___________________;惧满溢,___________________。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⑶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纱》)
五、(18分)
阅读下文,回答18~21题。
幸福和苦难都属于灵魂
周国平
幸福似乎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不过,它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非常强烈和深刻的快乐,以至于我们此时此刻会由衷地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正是这样,幸福的体验最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不管拥有这种体验的时间多么短暂,这种体验却总是指向整个一生的,所包含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总体评价。当人们感到幸福时,心中仿佛响着一个声音:“为了这个时刻,我这一生值了!”若没有这种感觉,说“幸福”就是滥用了大字眼。人身上必有一种整体的东西,是它在寻求、面对、体悟、评价整体的生命意义,我们只能把这种东西叫着灵魂。所以,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绪,而是灵魂的愉悦。
山东邹城2017年3月高考模拟试题
B.目前我国鸟类的分布区正向北扩张,这是气候变暖直接造成的。
C.斑嘴鸭在冬季也能在渤海湾地区生活,说明该物种在迁徙过程中获得了进化而不会灭绝。
D.气候变暖给动植物带来的直接威胁是生存环境的变化和食物的变化。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人类能有效的减缓和扭转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世界上的100多万个物种就不会从地球上消失。
B.全球气候变暖对陆地动植物的影响远远大于对海洋中动植物的影响,因为海洋生物对环境和食物的依赖性较小。
C.《京都议定书》的通过,多少给人类扭转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一丝亮光,虽然它的签约之路艰辛和见效之日遥远。
D.如果人类不再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全球气温就会变冷,从而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范围的扩大。
三、(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州举秀才,射策高第。入为尚书仓部郎中,迁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为飞书所谤,将陷重辟,事连台阁,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丹阳尹何敬容以奂刚正,请补功曹史。京城陷,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或谏奂曰:“当今乱世,人思苟免,獯羯无知,岂可抗之以义?”奂曰:“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寻遭母忧,哀毁过礼。时天下丧乱,皆不能终三年之丧,唯奂及吴国张种,在寇乱中守持法度,并以孝闻。高祖受禅,迁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舩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初,世祖在吴中,闻奂善政,及践祚,征为御史中丞,领扬州大中正。奂性刚直,善持理,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深达治体,每所敷奏,上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天嘉四年,重除御史中丞,寻为五兵尚书,常侍、中正如故。时世祖不豫,台阁众事,并令仆射到仲举共奂决之。世祖尝谓奂等曰:“今三方鼎峙,生民未义,四海事重,宜须长君。朕欲近则晋成,远隆殷法,卿等须遵此意。”奂乃流涕歔欷而对曰:“陛下御膳违和,痊复非久,皇太子春秋鼎盛,圣德日跻,安成王介弟之尊,足为周旦,阿衡宰辅,若有废立之心,臣等愚诚,不敢闻诏。”世祖曰:“古之遗直,复见于卿。”天康元年,乃用奂为太子詹事。世祖崩,高宗即位。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高宗嘉之。性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
(节录自《陈书•孔奂传》)
臣光曰:夫臣之事君,宜将顺其美,正救其恶。孔奂在陈,处腹心之重任,决礼义之大计,苟以世祖之为不诚,则当如窦婴面辩,衰盎廷争,防微杜渐以绝觊觎之心。以为诚邪,则当请明下诏书,宣告中外,使世祖有宋宣之美,高宗无楚灵之恶。不然,谓太子嫡嗣,不可动摇,欲保附而安全之,则当尽忠竭节,以死继之,如晋之苟息,起之肥义,奈何于君之存,则逆探其情而求合焉;及其既没,则权臣移国而不能求,嗣主失位而不能死!斯乃奸谀之尤者,而世祖谓之遗直,以托六尺之孤,岂不悖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陈记三》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世祖不豫 豫:预先 B. 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 除:授职
C.征为御史中丞 征:征召 D.高宗嘉之 嘉:赞美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寻遭母忧,哀毁过礼 ②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B.①唯以单舩临郡 ②皆以美于徐公
C.①奂乃流涕歔欷而对曰 ②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D.①而世祖谓之遗直 ②不敢言而敢怒
1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表明孔奂刚正耿直的品格的一组是( )
A. ①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
②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舩临郡
B. ①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
②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
C. ①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
②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
D. ①古之遗直,复见于卿
②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
14.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人臣侍奉国君应一分为二,既顺从国君的优点,又匡正国君的不足。
B.借用孔奂之举,强调作为人臣应言听计从,是非分明。
C.强调孔奂曲意逢迎,不能尽节的一面,指出孔奂的奸谀狡诈。
D.启示后世君主,治国时应注意从孔奂的不能从一而终吸取经验教训。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部分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当今乱世,人思苟免,獯羯无知,岂可抗之以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之遗直,复见于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奈何于君之存,则逆探其情而求合焉。
译文:
www.350xue.com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__。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⑵念高危,___________________;惧满溢,___________________。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⑶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纱》)
五、(18分)
阅读下文,回答18~21题。
幸福和苦难都属于灵魂
周国平
幸福似乎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不过,它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非常强烈和深刻的快乐,以至于我们此时此刻会由衷地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正是这样,幸福的体验最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不管拥有这种体验的时间多么短暂,这种体验却总是指向整个一生的,所包含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总体评价。当人们感到幸福时,心中仿佛响着一个声音:“为了这个时刻,我这一生值了!”若没有这种感觉,说“幸福”就是滥用了大字眼。人身上必有一种整体的东西,是它在寻求、面对、体悟、评价整体的生命意义,我们只能把这种东西叫着灵魂。所以,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绪,而是灵魂的愉悦。
山东邹城2017年3月高考模拟试题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模拟试题 山东邹城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