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院附高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浏览次数: 83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杭师院附高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25.阅读下面的文字,仿写一组句子。(4分)
老是把自己当作鲜花
就时时有担心凋零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绿叶吧
精心地把鲜花呵护
七.(60分)
26.人类的祖先并没有门,考虑到防御,才有了门。从此,门里门外,开门关门,封门砸门,不知演出了多少喜剧、悲剧、闹剧、丑剧。请以“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杭师院附高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5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D C B A D B
7 8 9 10
C A D B
11 12 13 14 15
D B D C C
简略的解释:
第1题:A.chi4 chi4 chi1&
www.350xue.com
nbsp; che4 B.qi1 qi3 qi3 qi3
C.pi2 pi4 bi4 pi4
第2题:A.慌-荒 B.承-成 D.志-致
第3题:策应,侧重帮助别人;策划,侧重是主谋。
遏制,侧重控制住; 遏止,侧重停止了不发生了。
第4题:俯首帖耳,侧重老老实实,与句意不合。
第5题:A缺少主语,B“特点”和“水平”搭配不当,C语意重复
第6题:略
第7题:C。A项“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是戈德斯密特1990年提出的理论。B项戈德斯密特对近视问题作过全面的研究,B项第一句说法不对。D项弗雷德里克并未提出近视和遗传有关。
第8题:略
第9题:D。原文说“或许将来”“就能”,D项意为完全“能”,成了突然判断,故错。
第10题:B。B项句中所说的人必然都是过早阅读的人,又是长时间阅读的人,这部分人最容易得近视,此说法合乎事理,也为实际情况所证实。A项近视能够遗传不等于近视的人绝大多数都与父母近视有关,文中拉普人的例子便说明此点。C项“只要这样做的人”中包括着父母都是近视的人,他们即使重视用眼卫生,仍然会近视。文中第四段对这问题说得很清楚。D项①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的理论是基于事实的,有大量的实例在,不能说“部分地符合实际”。②D项前句推不出后句,前后两句构不成推理的逻辑关系。
第11 :D。捐:古代汉语意为舍弃,极少释作捐献的,此处语境义为拿出。
第12题 :B。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意均为严肃而有礼貌。A项:古代汉语意为紊乱貌,此处语境义为纷争;现代汉语限用以形容言论、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C项:古代汉语意为支出与收入,此处语境义为支出,句意为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现代汉语意为出去和进来,或指数目、内容等不一致,不相符。D项:古代汉语意为宣告、声明,此处语境义为扬言、公开散布;现代汉语亦可释为宣告、声明,限用于对政治纲领或对重大政治问题表明其基本立场和态度。
第13题 :D。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原来是”“竟(然)”等;用作副词,表示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A项: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B项:助词,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用作介词,可译为“趁机”。
第14题 :C。排除①⑥,其中①是评价项羽的长处带来的结果,③是交待范曾病死,“项王不信,不肯听”才是陈平的反间计造成的结果,并非策划反间计使范增病死。
第15题 :C。“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错,应是项羽恭敬爱人,那些正直有节的人大都归附他。
译文:
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里贫穷,喜欢读书。乡里举行社祭,陈平主持分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们都说:“陈平这孩子主持分祭肉,分得好!”陈平感慨地说:“要让我主宰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陈涉起兵在陈县称王以后,立魏咎为魏王,陈平带着一些年轻人一道去临济投奔魏王魏咎。陈平向魏王提出建议,魏玉没有采纳,又有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因此逃跑了。陈平就到修武归降了汉王。后来,楚军加紧进攻,把汉王包围在荥阳城里。过了一些时间,汉王为此忧虑起来,就对陈平说:“天下纷争,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项羽这个人恭敬爱人,那些讲究廉节礼仪的人大都归附他。但是到了按照功劳应该封给爵位和食邑的时候,他却很吝啬,人们因此又离开他。现在看来楚军中存在着可以导致分裂混乱的因素。项王身边刚直而又忠实的臣子,只有亚父范增、钟离昧、周殷这么几个人。如果大王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用反间计去离间项王君臣,使他们互相怀疑,项王这个人又爱听谗言,容易猜忌别人,这样他们内部就会互相残杀。然后汉军趁势发兵攻打,必定能打败楚军。”汉王赞成他的意见,就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让人在楚军将领中公开散布,说钟离昧等人为项王领兵打仗,功劳很多,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裂土为王的封赏,他们都想与汉王联合起来,灭掉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不再相信钟离昧等人。项王既然对这些人产生了怀疑,就派使者到汉王那里去。汉王特地让人准备了丰盛的酒席,端了进去。一见使者,就假装惊讶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又端了回来,换了粗劣的饭菜给楚军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况如实报告项王,项王果然更力。怀疑亚父。亚父打算加紧进攻,很快攻克荥阳城,项王不相信他的话,也不按照他的意见做。亚父知道了项王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大事基本上定局了,君王自己干吧!请把这把老骨头赏给我,让我回家去吧!”范曾在回家的路上,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生了毒疮而死去了。
17(6分)
(1)俞伯牙和钟子期,听者的感受。(2分)
(2)诗人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诗人在结尾以“碧山暮”、“秋云暗”一方面写出了听琴时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另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愁情。(意思对即可)(4分)
18.(4分)
(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五.(18分)
19.(6分)一问:诗歌衰老,失去生命力。或者:变得灰暗、腐朽;或者:失去光彩和神奇。二问:当代诗歌没有成为人们灵魂的一部分。三问:作者认为当代诗歌没有经过时间的淘洗。(每问2分。意思符合即可)
20.(4分)古诗经过时间淘洗,本身的光彩不会失去,其魅力反而得到提升。(两个要点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21.(4分)它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配制的;它能抵御心灵的麻木;它能深化我们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它能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它能赋予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5点各1分,答对4点即满分,意思符合即可)
22.BD(B.不符合作者的判断。D.主要原因是时间的淘洗。)
六.(12分)
23.(4分)
①我是通过一把劣质折扇初识西湖的。
②这把折扇是由一位到过杭州的前辈带到乡间来的。
③ 折扇上印着一幅题为“人间天堂”的游览图。
④它与现今常见的游览图不同。
24.(4分)俄罗斯科学家担心伊拉克战争将引发三大灾难。
25.(4分)参考答案:
1:老是把自己当作骏马/就时时有担心失蹄的危险/把自己当作耕牛吧/为农人默默承受着辛苦;
2:老是把自己当作太阳/就时时有担心燃烧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流星吧,让世人记住你瞬间的永恒。
26.(60分)写作
(略
杭师院附高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25.阅读下面的文字,仿写一组句子。(4分)
老是把自己当作鲜花
就时时有担心凋零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绿叶吧
精心地把鲜花呵护
七.(60分)
26.人类的祖先并没有门,考虑到防御,才有了门。从此,门里门外,开门关门,封门砸门,不知演出了多少喜剧、悲剧、闹剧、丑剧。请以“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杭师院附高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5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D C B A D B
7 8 9 10
C A D B
11 12 13 14 15
D B D C C
简略的解释:
第1题:A.chi4 chi4 chi1&
www.350xue.com
nbsp; che4 B.qi1 qi3 qi3 qi3
C.pi2 pi4 bi4 pi4
第2题:A.慌-荒 B.承-成 D.志-致
第3题:策应,侧重帮助别人;策划,侧重是主谋。
遏制,侧重控制住; 遏止,侧重停止了不发生了。
第4题:俯首帖耳,侧重老老实实,与句意不合。
第5题:A缺少主语,B“特点”和“水平”搭配不当,C语意重复
第6题:略
第7题:C。A项“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是戈德斯密特1990年提出的理论。B项戈德斯密特对近视问题作过全面的研究,B项第一句说法不对。D项弗雷德里克并未提出近视和遗传有关。
第8题:略
第9题:D。原文说“或许将来”“就能”,D项意为完全“能”,成了突然判断,故错。
第10题:B。B项句中所说的人必然都是过早阅读的人,又是长时间阅读的人,这部分人最容易得近视,此说法合乎事理,也为实际情况所证实。A项近视能够遗传不等于近视的人绝大多数都与父母近视有关,文中拉普人的例子便说明此点。C项“只要这样做的人”中包括着父母都是近视的人,他们即使重视用眼卫生,仍然会近视。文中第四段对这问题说得很清楚。D项①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的理论是基于事实的,有大量的实例在,不能说“部分地符合实际”。②D项前句推不出后句,前后两句构不成推理的逻辑关系。
第11 :D。捐:古代汉语意为舍弃,极少释作捐献的,此处语境义为拿出。
第12题 :B。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意均为严肃而有礼貌。A项:古代汉语意为紊乱貌,此处语境义为纷争;现代汉语限用以形容言论、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C项:古代汉语意为支出与收入,此处语境义为支出,句意为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现代汉语意为出去和进来,或指数目、内容等不一致,不相符。D项:古代汉语意为宣告、声明,此处语境义为扬言、公开散布;现代汉语亦可释为宣告、声明,限用于对政治纲领或对重大政治问题表明其基本立场和态度。
第13题 :D。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原来是”“竟(然)”等;用作副词,表示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A项: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B项:助词,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用作介词,可译为“趁机”。
第14题 :C。排除①⑥,其中①是评价项羽的长处带来的结果,③是交待范曾病死,“项王不信,不肯听”才是陈平的反间计造成的结果,并非策划反间计使范增病死。
第15题 :C。“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错,应是项羽恭敬爱人,那些正直有节的人大都归附他。
译文:
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里贫穷,喜欢读书。乡里举行社祭,陈平主持分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们都说:“陈平这孩子主持分祭肉,分得好!”陈平感慨地说:“要让我主宰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陈涉起兵在陈县称王以后,立魏咎为魏王,陈平带着一些年轻人一道去临济投奔魏王魏咎。陈平向魏王提出建议,魏玉没有采纳,又有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因此逃跑了。陈平就到修武归降了汉王。后来,楚军加紧进攻,把汉王包围在荥阳城里。过了一些时间,汉王为此忧虑起来,就对陈平说:“天下纷争,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项羽这个人恭敬爱人,那些讲究廉节礼仪的人大都归附他。但是到了按照功劳应该封给爵位和食邑的时候,他却很吝啬,人们因此又离开他。现在看来楚军中存在着可以导致分裂混乱的因素。项王身边刚直而又忠实的臣子,只有亚父范增、钟离昧、周殷这么几个人。如果大王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用反间计去离间项王君臣,使他们互相怀疑,项王这个人又爱听谗言,容易猜忌别人,这样他们内部就会互相残杀。然后汉军趁势发兵攻打,必定能打败楚军。”汉王赞成他的意见,就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让人在楚军将领中公开散布,说钟离昧等人为项王领兵打仗,功劳很多,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裂土为王的封赏,他们都想与汉王联合起来,灭掉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不再相信钟离昧等人。项王既然对这些人产生了怀疑,就派使者到汉王那里去。汉王特地让人准备了丰盛的酒席,端了进去。一见使者,就假装惊讶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又端了回来,换了粗劣的饭菜给楚军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况如实报告项王,项王果然更力。怀疑亚父。亚父打算加紧进攻,很快攻克荥阳城,项王不相信他的话,也不按照他的意见做。亚父知道了项王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大事基本上定局了,君王自己干吧!请把这把老骨头赏给我,让我回家去吧!”范曾在回家的路上,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生了毒疮而死去了。
17(6分)
(1)俞伯牙和钟子期,听者的感受。(2分)
(2)诗人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诗人在结尾以“碧山暮”、“秋云暗”一方面写出了听琴时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另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愁情。(意思对即可)(4分)
18.(4分)
(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五.(18分)
19.(6分)一问:诗歌衰老,失去生命力。或者:变得灰暗、腐朽;或者:失去光彩和神奇。二问:当代诗歌没有成为人们灵魂的一部分。三问:作者认为当代诗歌没有经过时间的淘洗。(每问2分。意思符合即可)
20.(4分)古诗经过时间淘洗,本身的光彩不会失去,其魅力反而得到提升。(两个要点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21.(4分)它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配制的;它能抵御心灵的麻木;它能深化我们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它能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它能赋予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5点各1分,答对4点即满分,意思符合即可)
22.BD(B.不符合作者的判断。D.主要原因是时间的淘洗。)
六.(12分)
23.(4分)
①我是通过一把劣质折扇初识西湖的。
②这把折扇是由一位到过杭州的前辈带到乡间来的。
③ 折扇上印着一幅题为“人间天堂”的游览图。
④它与现今常见的游览图不同。
24.(4分)俄罗斯科学家担心伊拉克战争将引发三大灾难。
25.(4分)参考答案:
1:老是把自己当作骏马/就时时有担心失蹄的危险/把自己当作耕牛吧/为农人默默承受着辛苦;
2:老是把自己当作太阳/就时时有担心燃烧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流星吧,让世人记住你瞬间的永恒。
26.(60分)写作
(略
杭师院附高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