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
浏览次数: 71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散文教学
标签:散文教学大全,http://www.350xue.com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
(2)“给美丽做道加法”
5、给倒数第3段省略号处填写一个句子,使它与前面的语句意思连贯、句式相同。
6、读罢此文,你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可以从写法、思想等方面来谈。
例段9阅读下边这篇《夏之韵》,完成后边各题。
夏之韵
⑴ 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主旋律。②好像炉子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③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⑤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⑥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几个月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之间升腾。⑦夏天到了。
⑵ 。按绘画的观点,这其中大约有一定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发红叶,[ ]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这,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嗽叭筒的高梁、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 ]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 ]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 ]。
⑶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⑷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波淡淡;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第(2)段的[ ]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的一组是( )。
A.标志 迸发 蒸腾 冲刺
B.象征 爆发 蒸气 冲击
C.标志 爆发 蒸发 冲刺
D.象征 迸发 蒸腾 冲击
2、请在第(2)段开头的横线上写出与下文衔接恰当的语句:
答: 。
3、请品味第(1)段中“⑤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答:
4、第(3)段中连用四个“快”字,叠用“听听”“看看”两个动词,在表达上各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
5、最后一段作者说文人笔下多是“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请简要分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并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
(2)“给美丽做道加法”
5、给倒数第3段省略号处填写一个句子,使它与前面的语句意思连贯、句式相同。
6、读罢此文,你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可以从写法、思想等方面来谈。
例段9阅读下边这篇《夏之韵》,完成后边各题。
夏之韵
⑴ 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主旋律。②好像炉子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③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⑤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⑥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几个月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之间升腾。⑦夏天到了。
⑵ 。按绘画的观点,这其中大约有一定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发红叶,[ ]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这,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嗽叭筒的高梁、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 ]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 ]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 ]。
⑶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⑷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波淡淡;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第(2)段的[ ]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的一组是( )。
A.标志 迸发 蒸腾 冲刺
B.象征 爆发 蒸气 冲击
C.标志 爆发 蒸发 冲刺
D.象征 迸发 蒸腾 冲击
2、请在第(2)段开头的横线上写出与下文衔接恰当的语句:
答: 。
3、请品味第(1)段中“⑤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答:
4、第(3)段中连用四个“快”字,叠用“听听”“看看”两个动词,在表达上各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
5、最后一段作者说文人笔下多是“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请简要分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并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栏目导航
散文教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