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种创造
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付出
江苏省仪征中学 刘祥
教育的老慢差费现象早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根除的顽疾, 对此,教师不满,学生厌倦,却又偏偏长期不能纠正。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高能耗低收益的教学状况的呢?撇开教师教学这个环节不谈,单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主要还是学习的创造性缺乏的原因。
早晨,我和学生开班会时,谈到了学习效率问题。我所持的观点,是从状态阐释的角度,或者说是依照当下比较时尚的现象阐释学的原理来进行分析后获取的结论的。我认为,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并不一定就是一种主动地创造,相反,更多的时候,它呈现出来的,恰恰是一种机械的简单的重复劳动。这种劳动,对于学生这一主体而言,获取的仅仅是一种内心的安宁;对于家长而言,获取的也只是一种无奈中的认同;而对于教师和教育规律而言,则是一种教育的倒退。
我总认为,人的大脑,可以演变成两样器物:一是杂乱的贮藏室;一是有序的加工厂。对于相当多的学生而言,每天简单重复的仅仅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就是尽最大可能地把老师布置的任务通过练习的形式存放到贮藏室里去。这个贮藏室,可以说到高中时早已经是包罗万象了。各种知识凌乱而无规则地散放着,相当部分由于年久而未能整理,已经风化变质,更有些早已经霉烂,化作了粪土。这种学习方式,应该说是早该淘汰的,但却偏偏被大多数学生所认同。相当多的学校,这样的学生数都在学生总量的7成以上。而与此相比,少数善于学习的同学,则是把自己的大脑当作了一个可以不断创造出财富的加工厂。在他的加工厂中,任何知识存放进来后,便立刻面临了一个整合的问题。在整合中,重复累赘处首先被积极地剔除,仅仅留下了有价值的部分。然后,大脑开始对这个部分进行二次地创造,把刚进来时属于知识层面的内容,转化而为一种能力性的富于创造性的东西。这种内化的过程中,主体的才干不断地被丰富被冶炼,也就不断地派生出新生的理念性的新构建内容。
这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我感觉更多地应该属于技术层面的,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关系并非特别密切。但若真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则也可以认为,前者的学习目的,最主要的还应该是为了获取一种心理安慰,或者说是通过这种看似主动实则机械的努力来构建一种自慰情结。与前者相比,后者则是一种心理满足,是一种审美愉悦。因为后者在主动创造中获取的,是超出了投入的新的愉快心理。
我们的学生,从进入高中起,最大的困惑就是付出与回报间的失衡。相当多的同学,面对了自己每天12小时以上的付出,一方面是心中获取了劳动的充实感,另一方面却是内心颇不平衡。因为相当时候,付出和收益间的预期差距总是很大。这种差距,体现在单纯的名次变更上,就是常常有同学惊讶地发现,有些看起来并不努力的同学,偏偏总是成绩远远好于自己。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样现象呢?对此,我作过长期的调查,结果让我很是吃惊。
首先,在学习的计划性上,我调查的同学中,90%以上并不明确地知晓自己每天的自习课应该处理什么问题。他们所乐意做的,往往就是老师布置的或者发下来的练习。相当多的人,把机械地完成练习当作学习的最主要任务。根本上就忽视了整个学习体系中的分段性和计划性。在他们的学习中,每个夜晚的漫长自习过程中,除了必须坚持到12点以后休息外,并没有是否完成了今天的预期学习目标的理念。通常所追求的,就是是否达到了12点以后休息这么个外显的可操作的硬性计划。因为很多人总是认为,当大家都是很晚才休息时,早睡就是一种堕落。这里,恰恰忽略了最为根本的一个宗旨,那就是完成既定任务。这样的方法,长期坚持的结果,就是知识的非计划性非系列性。每天重复的,可能只是在永也无法完成的题海中挣扎,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有的仅仅是自己知道自己在努力。
其次,在学习的生成性上,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是仅停留在僵化理解的基础上的。一个知识作用于学生的大脑,往往仅外显为一道具体可解的试题。学生最乐意的,就是花费了时间去战胜这些试题。因为在这种战胜中,主体可以获取一种成功的愉悦感和收获感。却不知这种愉快,早在很久前他们就已经体验过。现下的体验,不过是因为对过去的忘却,是把重复过去当作了开辟新纪元来误判。想想学生到高三复习阶段,还有什么样的知识点能没有接触,还能有什么样的题型没有做过?铺天盖地的练习,不过是重复着一个属于过去的“故事”而已。所以,我要求学生做的,就是把旧有知识进行复习,而不是去搜寻无穷无尽的新题目来做。从这点说,到符合庄子的观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而题目无穷无尽,用这有限的学习时间,去追求无穷无尽的题目,自然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所以,二十年的教育实践,让我得出的结论就是,学业成绩的优劣,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心理因素,而是老生常谈的方法问题。学生的大脑,就如同疆场决战的指挥系统,任何错误的命令,都只能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的。在这点上,心理问题是要退居二线的。
学习,是一种创造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艺术
栏目导航
- ·2017年高考备考策略——鉴赏、阅读、写
- ·初中地理记忆口诀大全
- ·语文:让语段阅读材料“增值”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 ·九年级语文课文及教学目标
-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速成歌诀7
- ·当今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
- ·着迷------学好语文的捷径
- ·全国十佳班主任培训视频
- ·教学法
- ·网络语文教学与创新人格的塑造
- ·课起始的八种类型
- ·语文导入新课的二十六法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
- ·精熟教學法
- ·给传统教学一个有力的支点——记一次基
- ·专家指导: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
- ·语文高考应试能力自测表
- ·北大状元谈高考冲刺-8
- ·故事创作法
- ·怎样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 ·作文应急处理九法
- ·高中生的完美学习方法
- ·求“精”、求“效”的发展性备课制
- ·不作阅读的奴隶
- ·张思中教学法中兴趣调动的探索与实践
-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
- ·问题中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