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艺术全国各地优秀教学模式集锦

全国各地优秀教学模式集锦

浏览次数: 39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语文教学艺术
标签: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350xue.com 全国各地优秀教学模式集锦,
2、以构建和谐课堂为主,抓好“五关
1)抓好备课关,强化备课小组作用,推行集体说课,分散备课,网络管理的集体备课制度;
2)抓好上课关,以学案导学引领,实行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形为,强化能力培养,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3)抓好学生方法关,结合学生实际,重视方法研究;
4)抓好反馈关,精心选择练习、习题、试卷,认真批改,对出现的作业问题,及时指导,细致分析,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5)抓好教研关,注重研究,以研促教。
3、加强教学常规监控,通过向学生问卷调查,及时反馈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学校领导深入课堂随机听课,与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方法;突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

八、鱼台一中——“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四环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简介:http://wybooks.b



www.350xue.com
log.163.com/blog/static/961640692010526103211685/

四环导学中的四环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四个环节,依次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巩固提升。

导学是指借助学案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课堂教学运用四环导学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体验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成功乐趣;而教师借助学案平台以一个字贯穿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从而实现高效课堂向高效学习转化。

2四环导学教学模式操作要领:

自主学习:此环节分为两个阶段——课前和课中。学生课前通过预习课本,基本完成学案内容,以便带着成就和展示的欲望、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课中根据其他同学的展示,深化和完善自学成果。课中自学时间的长短应视学案完成情况而定。

合作探究:在此环节中,主要针对学案中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组内交流、探究,有时采用分组分任务形式,有时采用分组不分任务的形式。教师在此环节中,一要巡查,最大限度掌握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况,二要在重难点突破上进行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最终探究成果,为成果交流展示做好准备。此环节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

成果交流:本环节主要是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成果交流展示,可分为课前定向展示和课中不定向展示。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展示。展示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要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并积极进行质疑、补充、纠正和评价,实现学习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学生在展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和借鉴,对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并通过说写、讲、读、对话、表演等形式,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精讲,主要放在重难点的突破上、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和解题规范化的强调上。要恰当地评价和激励学习团队,燃起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展示,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巩固提升:在本环节中首先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和反思,从而达到知识系统化的目的,同时更进一步强化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进行学案上的达标巩固练习,小组间交流练习结果。最后让学生对课堂表现和效果进行评价。

四环导学模式中学案的质量和使用是关键的重要因素,学案编写要精细,容量要适中。教师课前要抽查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以学定教;课后要全批学案,巩固学习成果。

附: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图http://wybooks.blog.163.com/blog/static/961640692010526103211685/

 

               ■学科单一性教学模式
一、北大附中特级教师张思明老师的高中数学“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教学模式


   张思明老师认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分成五个环节:引导创设问题环境,师生平等探索讨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自我评价巩固成果,求异创新延伸问题链。
“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主张:
(1)课堂既是知识学习的主阵地又是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教师不应该把知识机械地“一瓢一瓢”的舀到学生的“桶”里;
(2)数学是“做”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一个学生只在课堂上“听”课,没有活动,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
(3)数学教学过程必须重视让学生亲身感受,动脑思索,动手操作,动口交流。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教师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地探索来完成课堂教学。
(一)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要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高度活跃的思维,激烈的自主探索的欲望可通过创设新奇、有趣或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得以解决。譬如,在《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数学家高斯计算1+2+…100=?的有趣故事引入。然后设问:“同学们,小高斯是怎样快速算出正确答案呢?大家努力思考,也许你同样具有高斯的数学天分呢!”“你从中还能得到什么启示吗?”这样一来,学生感到了“趣”和“挑战性”。从而由“趣”生“疑”,由“疑”至“思”,由“思”得“学”。
教师只要结合新旧知识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独具匠心地设计出一些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造成“心求通而未得”的教学境界,就能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使学生在“我要学习”的意识的强烈驱动下,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
(二)环节二:师生平等探索
自主学习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优化师生关系,将思考空间留给学生,将表达机会留给学生,将结论发现过程留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快乐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有一种手段值得推广,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错误之处,故意地弄出一些错误,让学生发现错误,提出纠正的建议,教师假装“坚持错误”,展开激烈的争论,学生大胆争辩,据理力争,教师放下架子,终于“认输”,显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师生在平等的争论中,既是学生自主思考的良好体现,其中的论证过程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例如,在讲解三角公式sin(x+y)=sinx?cosy+cosx?siny时,教师假装联想到乘法的分配律,“sin(x+y)=sinx+siny,这太简单了!”仿佛有了惊喜的发现,于是,激烈的讨论就此开始。事实上,只有在充满生命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下,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交流,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的果实。
(三)环节三: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始终处在主体的活动下,主动积极地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动手。例如,在双曲线焦半径公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略加引导,让学生类比椭圆的焦半径公式的探索过程,自主地去演算、探求、发现结论。把四个研究目标分给四个学习合作组,各组完成相应目标后再派代表相互交流,发表观点,形成共识。最后得到第一类双曲线四种情况下的焦半径公式:左支上的点与左焦点形成的焦半径R=-ex0-a;左支上的点与右焦点形成的焦半径R=-ex0+a;右支上的点与右焦点形成的焦半径R=ex0-a;右支上的点与左焦点形成的焦半径R=ex0+a。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全国各地优秀教学模式集锦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教学   语文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