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教学计划
浏览次数: 11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语文教学艺术
标签: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350xue.com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教学计划,
2.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
古代诗文作品在这套教科书中的比例约占45%。古代诗文的选目以传统经典名篇为主,也适当扩大了选材范围,新选了一些古代优秀作品。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因为这部分内容,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无论是思想内容、感情因素,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文质兼美,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可以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课程标准还有“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要求。因此,教学重点应是诵读课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课文的思想内容,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这也有利于培养文言语感。对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发展简况等知识,也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切实掌握。
3.用好《语文读本》,培养自学能力。
这套教材还编写了与教科书相配套,作为扩展阅读的《语文读本》。因此,教师要改变教法,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动地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改变过去那种常见的教师一讲到底、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讲得支离破碎的做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阅读和写作活动。重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适当的讲解还是必要的,但课堂上的讲解,重在研读思路的梳理和阅读方法的点拨,代替不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另外,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方法。所以,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日后的继续自修和自我发展打下基础,终生受益。
阅读《语文读本》和学习教科书的目的是相同的,着眼于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不同的是,对教科书,一般要求精读,训练比较系统,训练力度也比较大;对《语文读本》,一般要求略读,运用从精读课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灵活性比较大,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因此,教师要把《语文读本》纳入教学设计中,可以给学生提出几条总的要求,如要求对每篇逐字逐句阅读,搞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等等。也可以对不同的文章提一些具体的要求,如大声朗读精彩的段落,做简单的读书笔记,复述文章梗概等等。还可以开展比较阅读,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对学生自读的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检查并不是要考试,可以利用上课前和下课前的几分钟,进行抽查,如让学生朗读精彩片断,谈谈文章大意等等;也可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举行阅读座谈会,谈谈阅读体会,交流阅读心得;还可以让学生在壁报或自办刊物上,直抒己见,展开对一些文章的讨论,等等。总之,以达到督促学生认真自读、让《语文读本》发挥最大作用为目的。
另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还特别指出:“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并有《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也就是说,每学年的阅读量应不少于50万字。教师也要注意加强指导。
4.加强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这套教材的写作部分,既注意吸收我国传统作文教学的经验,又体现了21世纪对高中生写作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明确高中学生从事写作必须做到的几种基本要求。包括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二是进行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实用文写作能力;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发展文学写作的特长,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作为整套教材写作教学的一个阶段,本册写作教学的几个专题,注意与前几册写作教学的衔接。我们认为,尽管写作教学应以学生的写作实践为主,但给一些适当的点拨指导还是必要的。其中,既有所谓“规矩文”。每个专题有一点指导写作的内容,意在对学生的写作实践作一点理论上的指导,增加一点理性认识,掌握写作中最基本的规律和方法。也有所谓“放胆文”,这在某种程度上适当借鉴和吸收了“新概念作文”的一些做法,即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设任何框框,没有任何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认为,“新概念作文”的主旨,确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发挥他们各自的写作特长,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不能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毕竟我们的高中生将来上大学读中文的是少数,当作家的更是少数。高中的作文教学,还是应以培养基本的写作能力为主。
教材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套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使用,必然会给高中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也为广大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新的语文教学实验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无限广阔的创造空间。我们相信,广大教师一定会抓住这次教材改革的机遇,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把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推向前进。
【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2.14-2.2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3
装在套子里的人 2
边城 1
表达交流——学习写得深刻 2
作文辅导 1
第二单元(2.24-3.10)
归去来兮辞 3
滕王阁序 3
逍遥游 2
陈情表 2
表达交流——学习写得充实 2
作文辅导 1
梳理探究(3.11-3.21)
文言词语和句式 3
古代文化常识 2
有趣的语言翻译 2
表达交流——交谈 1
第三单元(3.22-4.4)
咬文嚼字 3
说“木叶” 3
谈中国诗 2
表达交流——学习写得有文采 2
作文辅导 1
第四单元(4.5-4.13)
中国建筑的特征 3
作为生物的社会 3
宇宙的未来 1
表达交流——学习写得新颖 2
作文辅导 1
期中复习(4.14-4.26) 11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教学计划
2.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
古代诗文作品在这套教科书中的比例约占45%。古代诗文的选目以传统经典名篇为主,也适当扩大了选材范围,新选了一些古代优秀作品。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因为这部分内容,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无论是思想内容、感情因素,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文质兼美,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可以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课程标准还有“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要求。因此,教学重点应是诵读课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课文的思想内容,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这也有利于培养文言语感。对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发展简况等知识,也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切实掌握。
3.用好《语文读本》,培养自学能力。
这套教材还编写了与教科书相配套,作为扩展阅读的《语文读本》。因此,教师要改变教法,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动地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改变过去那种常见的教师一讲到底、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讲得支离破碎的做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阅读和写作活动。重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适当的讲解还是必要的,但课堂上的讲解,重在研读思路的梳理和阅读方法的点拨,代替不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另外,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方法。所以,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日后的继续自修和自我发展打下基础,终生受益。
阅读《语文读本》和学习教科书的目的是相同的,着眼于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不同的是,对教科书,一般要求精读,训练比较系统,训练力度也比较大;对《语文读本》,一般要求略读,运用从精读课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灵活性比较大,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因此,教师要把《语文读本》纳入教学设计中,可以给学生提出几条总的要求,如要求对每篇逐字逐句阅读,搞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等等。也可以对不同的文章提一些具体的要求,如大声朗读精彩的段落,做简单的读书笔记,复述文章梗概等等。还可以开展比较阅读,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对学生自读的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检查并不是要考试,可以利用上课前和下课前的几分钟,进行抽查,如让学生朗读精彩片断,谈谈文章大意等等;也可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举行阅读座谈会,谈谈阅读体会,交流阅读心得;还可以让学生在壁报或自办刊物上,直抒己见,展开对一些文章的讨论,等等。总之,以达到督促学生认真自读、让《语文读本》发挥最大作用为目的。
另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还特别指出:“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并有《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也就是说,每学年的阅读量应不少于50万字。教师也要注意加强指导。
4.加强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这套教材的写作部分,既注意吸收我国传统作文教学的经验,又体现了21世纪对高中生写作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明确高中学生从事写作必须做到的几种基本要求。包括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二是进行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实用文写作能力;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发展文学写作的特长,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作为整套教材写作教学的一个阶段,本册写作教学的几个专题,注意与前几册写作教学的衔接。我们认为,尽管写作教学应以学生的写作实践为主,但给一些适当的点拨指导还是必要的。其中,既有所谓“规矩文”。每个专题有一点指导写作的内容,意在对学生的写作实践作一点理论上的指导,增加一点理性认识,掌握写作中最基本的规律和方法。也有所谓“放胆文”,这在某种程度上适当借鉴和吸收了“新概念作文”的一些做法,即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设任何框框,没有任何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认为,“新概念作文”的主旨,确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发挥他们各自的写作特长,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不能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毕竟我们的高中生将来上大学读中文的是少数,当作家的更是少数。高中的作文教学,还是应以培养基本的写作能力为主。
教材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套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使用,必然会给高中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也为广大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新的语文教学实验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无限广阔的创造空间。我们相信,广大教师一定会抓住这次教材改革的机遇,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把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推向前进。
【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2.14-2.2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3
装在套子里的人 2
边城 1
表达交流——学习写得深刻 2
作文辅导 1
第二单元(2.24-3.10)
归去来兮辞 3
滕王阁序 3
逍遥游 2
陈情表 2
表达交流——学习写得充实 2
作文辅导 1
梳理探究(3.11-3.21)
文言词语和句式 3
古代文化常识 2
有趣的语言翻译 2
表达交流——交谈 1
第三单元(3.22-4.4)
咬文嚼字 3
说“木叶” 3
谈中国诗 2
表达交流——学习写得有文采 2
作文辅导 1
第四单元(4.5-4.13)
中国建筑的特征 3
作为生物的社会 3
宇宙的未来 1
表达交流——学习写得新颖 2
作文辅导 1
期中复习(4.14-4.26) 11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教学计划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栏目导航
语文教学艺术 推荐
- ·2017年高考备考策略——鉴赏、阅读、写
- ·初中地理记忆口诀大全
- ·语文:让语段阅读材料“增值”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 ·九年级语文课文及教学目标
-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速成歌诀7
- ·当今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
- ·着迷------学好语文的捷径
- ·全国十佳班主任培训视频
- ·教学法
- ·网络语文教学与创新人格的塑造
- ·课起始的八种类型
- ·语文导入新课的二十六法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
- ·精熟教學法
- ·给传统教学一个有力的支点——记一次基
- ·专家指导: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
- ·语文高考应试能力自测表
- ·北大状元谈高考冲刺-8
- ·故事创作法
- ·怎样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 ·作文应急处理九法
- ·高中生的完美学习方法
- ·求“精”、求“效”的发展性备课制
- ·不作阅读的奴隶
- ·张思中教学法中兴趣调动的探索与实践
-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
- ·问题中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