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记忆歌诀
浏览次数: 97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语文教学艺术
标签: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350xue.com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记忆歌诀,
(一)
唐朝、五代、宋时期, 经济重心向南移,
北人南迁搞开发, 带去技术和劳力,
水稻棉花发展快, 丘陵茶园遍地起。
(二)
手工业 很繁荣, 丝织棉织高水平,
浙江哥窑冰裂纹, 著名瓷都景德镇,
广州泉州造船业, 造船技术世人惊。
(三)
开封杭州兴商业, “买卖昼夜叫不绝”,
海外贸易超前代, 广州泉州名世界,
北宋四川出“交子”, 纸币流通就开始。
十一、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
宋代气象万万千, 衣食住行多了眼,
风土民俗有情趣, 心旷神怡好新鲜。
(二)
宋代市民多层次, 娱乐商业兴“瓦子”,
说唱耍踢花样多, 市场繁荣大都市。
十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
成吉思汗铁木真, 游牧部落当首领,
1206 为 大 汗, 从此蒙古国建成,
战绩直到多瑙河, 一代天骄后人敬。
(二)
忽必烈 战功高, 1271 建 元 朝,
次年定都在大都, 1276灭宋朝(南宋),
中央设立中书省, 省级行政始元朝,
西藏正式归元管, 琉球台湾也管到,
重视农业治黄河, 开通运河有两条,
海上运输大发展, 大都繁华景象好。
十二、大一统的汉朝
(一)
刘邦用人“张萧韩”, 前202(年)建西汉,
吸取秦亡的教训, 减轻百姓的负担。
“文景之治”谋发展, 社会面貌大改观,
轻徭薄赋得民心, 奖励农桑重生产,
带头节俭把事办, “以德化民”民心安,
文帝景帝治江山, 国库钱粮都丰满,
着眼长治和久安, 武帝一统更不凡。
(二)
雄才大略汉武帝, 善用人才把权集,
罢黜百家尊儒术, 集权削侯分土地,
举办太学学五经, 一统江山鼎盛期。
十三、两汉经济的发展
(一)
武帝治河有高招, 文武官员背柴草,
亲临工地看治理, 八十多年无灾涝。
(二)
东汉明帝修黄河, 筑起大堤一千多(里),
被淹土地变良田, 八百多年无水祸。
(三)
西汉耕犁装犁壁, 耧车播种新工具,
丝绸织布提花机, 杜诗水排用水力。
(四)
武帝集权有经验, 统一铸造五株钱,
盐铁经营归中央, 城市繁荣已出现。
十四、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冒顿统一蒙古盛, 汉初被迫去和亲,
卫、霍领兵破匈奴,昭君出塞传美名。
十五、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
追溯历史两汉期,甘肃玉门阳关西,
而今人们称西域,那时小国被匈欺。
武帝统治有心计,召募使者出西域,
企图联络大月氏, 共同对匈来夹击。
(二)
张骞两次出西域, 排除艰险建史绩,
沟通促进东与西, 历史意义了不起。
(三)
张骞出使西域后, 丝绸之路通欧洲,
陆海贸易大发展, 东西文化相渗透。
西域各国归附汉, 社会面貌大改观,
设立西域都护符, 总管西域的事务。
(四)
前138、119,张骞到西域,带去牛羊和布匹,
铸铁凿井和开渠,织布漆器金工具,
带回葡萄石榴核桃和苜蓿,还有歌舞和乐器。
(五)
海上丝路也不差, 广东沿海大出发,
中南半岛往南下, 马来半岛马六甲,
继续通往孟加拉, 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十六、十七、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东汉蔡伦“蔡侯纸”,张衡发明地动仪,
《九章算术》了不起,均在世界创奇迹。
(二)
华佗外科是名医, “麻沸散”是好药剂,
世界医学有创举, 还编体操“五禽戏”。
(三)
东汉末年张仲景, 写了《伤寒杂病论》,
医德高尚医术精, 后人尊称为“医圣”。
(四)
司马迁写《史记》,记述黄帝到武帝,
编撰使用纪传体, 文笔简洁是范例。
(五)
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水平显神功,
艺术群像磅礴势,造型精美又生动。
十八、三国鼎立
(一)
200年时战官渡,曹、袁力量有悬殊,
曹操用了许攸计,统一北方定根据。
(二)
老骥伏枥志千里, 208年 战又起,
曹操南下到赤壁, 孙刘联军齐抗击,
孔明周瑜巧用计, 火烧赤壁定大局。
(三)
赤壁之战定大局, 魏蜀吴国三鼎立,
二二零年是曹丕, 定都洛阳打魏旗,
次年刘备亦称帝, 定都成都汉业继,
二二二年孙称王, 定都建业吴旗举。
(四)
三国经济大发展, 各显神通抓生产,
魏国重视抓水利, 蜀锦丝绸数第一,
吴国沿海抓造船, 联系内地与台湾。
十九、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
淝水之战383(年),苻坚领兵八十万,
妄图一举灭东晋, 雄心勃勃有野心,
哪知早已失军心, 将士不愿去卖命,
前师不忘有教训, 人心向背是根本。
(二)
追溯历史三国前, 江南落后少人烟,
土地肥沃无人垦, 雨热充足也置闲。
东汉末年北战乱, 各族人民迁江南,
带去劳力和技术, 江南经济得发展。
大片荒地被开垦, 修建水利多工程,
水稻小麦和绿肥, 推广粪肥和牛耕。
二十、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有个孝文帝, 迁都洛阳定大计,
穿汉服 学汉语, 改汉姓 学汉礼,
卑汉联姻受鼓励, 采用汉制学令律,
以孝治国,崇孔尊老倡风气,民族融合大统一。
二十一、二十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
南朝“冲之”爱科研, 数学天文有贡献,
精确计算圆周率, 领先世界近千年。
著书《缀术》有功绩, 计算年时差无几,
造“千里船”行百里, 水碓磨磨面又舂光。
(二)
北朝有个贾思勰, 《齐民要术》是他写,
农林牧副渔五业, 不误农时抓季节,
改进技术和方法, 农学史上硕果结。
(三)
郦道元写《水经注》, 地理学中是专著,
江河水道为纲目, 地形物产与风俗,
山川城镇与古迹, 如诗如画好景物。
(四)
东晋羲之写字行, 书法艺术集大成,
代表作品《兰亭序》,“行书”天下第一名,
后人给王送美誉, 尊称他为大“书圣”。
(五)
东晋恺之画人物,形象逼真好艺术,
代表作品有两幅,《女史箴图》《洛神赋》。
(六)
北朝劈山凿石窟, “云岗”“龙门”最杰出,
继承秦汉的风格, 吸收佛教的艺术。
结 束 语
历史知识多奇妙, 学好历史人开窍,
做人处世与治国, 历史当做镜子照。
(三)
抗元英雄文天祥,广东兵败拒劝降,
坚贞不屈抒战歌,《正气歌》《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宁死不屈多悲壮, 浩气长存永不忘。
(四)
民族融合日月新, 杂居相处又通婚,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经济文化大发展, 促进社会向前进。
十三、十四、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
北宋科学家毕升,活字印刷他发明,
战国时期创“司南”,北宋制成指南针,
古代炼丹制火药, 唐末宋元用战争,
西汉发明麻做纸, 东汉改进是蔡伦,
四大发明传世界, 推动历史向前进。
(二)
《资治通鉴》司马光,战国—五代编年详。
苏轼豪迈评“赤壁”,清照委婉又感伤,
弃疾作品多豪放, 汉卿剧作善恶扬。
择端《清明上河图》,孟頫书画人崇尚,
书法人称“宋四家”,苏、黄、米芾和蔡襄。
十五、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
1368 朱 元 璋, 建都南京元灭亡,
“民政”“刑狱”和“军政”,三司直属归中央,
废除丞相、中书省, 六部分理管朝纲,
特务机构锦衣卫, 皇帝指挥大权掌,
四书五经八股文, 明朝君权更加强。
(二)
明朝有个建文帝, 下令削藩大祸起,
朱棣打起“靖难”旗,起兵夺权称了帝,
1421 迁 都 城, 南京迁都到北京,
强化君权有谋心, 削藩“增特”搞专政。
十六、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
我国航海历史上, 郑和七次下西洋,
亚非经济大交流, 友好关系长又长。
(二)
民族英雄戚继光, 抗倭战斗是名将,
英勇善战戚家军, 九战九捷平浙江。
十七、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
努尔哈赤统女真, 1616国号金,
起兵攻明夺辽东, 迁都沈阳改盛京。
继承汗位皇太极, 重视生产改内政,
选才“联蒙”扩势力,1636国号清,
1644 清 入 关, 统治中心迁北京。
(二)
清初采用明朝制, 内阁六部都设置,
但留满洲议政王, 议政决策军国事。
雍正集权强君主, 开始设置军机处,
军国大事皇帝说, 大臣跪地作记录,
名存实亡议政会, 乾隆时期被撤除。
思想文化搞禁锢, “康雍乾”时最残酷,
“文字狱”案搞恐怖,阻碍发展和进步。
十八、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
“牛皮侵略”是荷兰,1624 占台湾,
民族英雄郑成功, 1661 帅战船,
1662 收 台 湾, 1683 清朝管。
日今“台独”搞分裂,阴谋诡计要揭穿。
(二)
十七世纪沙俄国,扩张势力搞侵略,
城堡修到尼布楚,烧杀抢掠吃人肉。
康熙两次派军队,击毙俄军总头目,
1689 双 谈 判,签定条约《尼布楚》,
黑、乌两江库页岛,规定都属我领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记忆歌诀
(一)
唐朝、五代、宋时期, 经济重心向南移,
北人南迁搞开发, 带去技术和劳力,
水稻棉花发展快, 丘陵茶园遍地起。
(二)
手工业 很繁荣, 丝织棉织高水平,
浙江哥窑冰裂纹, 著名瓷都景德镇,
广州泉州造船业, 造船技术世人惊。
(三)
开封杭州兴商业, “买卖昼夜叫不绝”,
海外贸易超前代, 广州泉州名世界,
北宋四川出“交子”, 纸币流通就开始。
十一、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
宋代气象万万千, 衣食住行多了眼,
风土民俗有情趣, 心旷神怡好新鲜。
(二)
宋代市民多层次, 娱乐商业兴“瓦子”,
说唱耍踢花样多, 市场繁荣大都市。
十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
成吉思汗铁木真, 游牧部落当首领,
1206 为 大 汗, 从此蒙古国建成,
战绩直到多瑙河, 一代天骄后人敬。
(二)
忽必烈 战功高, 1271 建 元 朝,
次年定都在大都, 1276灭宋朝(南宋),
中央设立中书省, 省级行政始元朝,
西藏正式归元管, 琉球台湾也管到,
重视农业治黄河, 开通运河有两条,
海上运输大发展, 大都繁华景象好。
十二、大一统的汉朝
(一)
刘邦用人“张萧韩”, 前202(年)建西汉,
吸取秦亡的教训, 减轻百姓的负担。
“文景之治”谋发展, 社会面貌大改观,
轻徭薄赋得民心, 奖励农桑重生产,
带头节俭把事办, “以德化民”民心安,
文帝景帝治江山, 国库钱粮都丰满,
着眼长治和久安, 武帝一统更不凡。
(二)
雄才大略汉武帝, 善用人才把权集,
罢黜百家尊儒术, 集权削侯分土地,
举办太学学五经, 一统江山鼎盛期。
十三、两汉经济的发展
(一)
武帝治河有高招, 文武官员背柴草,
亲临工地看治理, 八十多年无灾涝。
(二)
东汉明帝修黄河, 筑起大堤一千多(里),
被淹土地变良田, 八百多年无水祸。
(三)
西汉耕犁装犁壁, 耧车播种新工具,
丝绸织布提花机, 杜诗水排用水力。
(四)
武帝集权有经验, 统一铸造五株钱,
盐铁经营归中央, 城市繁荣已出现。
十四、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冒顿统一蒙古盛, 汉初被迫去和亲,
卫、霍领兵破匈奴,昭君出塞传美名。
十五、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
追溯历史两汉期,甘肃玉门阳关西,
而今人们称西域,那时小国被匈欺。
武帝统治有心计,召募使者出西域,
企图联络大月氏, 共同对匈来夹击。
(二)
张骞两次出西域, 排除艰险建史绩,
沟通促进东与西, 历史意义了不起。
(三)
张骞出使西域后, 丝绸之路通欧洲,
陆海贸易大发展, 东西文化相渗透。
西域各国归附汉, 社会面貌大改观,
设立西域都护符, 总管西域的事务。
(四)
前138、119,张骞到西域,带去牛羊和布匹,
铸铁凿井和开渠,织布漆器金工具,
带回葡萄石榴核桃和苜蓿,还有歌舞和乐器。
(五)
海上丝路也不差, 广东沿海大出发,
中南半岛往南下, 马来半岛马六甲,
继续通往孟加拉, 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十六、十七、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东汉蔡伦“蔡侯纸”,张衡发明地动仪,
《九章算术》了不起,均在世界创奇迹。
(二)
华佗外科是名医, “麻沸散”是好药剂,
世界医学有创举, 还编体操“五禽戏”。
(三)
东汉末年张仲景, 写了《伤寒杂病论》,
医德高尚医术精, 后人尊称为“医圣”。
(四)
司马迁写《史记》,记述黄帝到武帝,
编撰使用纪传体, 文笔简洁是范例。
(五)
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水平显神功,
艺术群像磅礴势,造型精美又生动。
十八、三国鼎立
(一)
200年时战官渡,曹、袁力量有悬殊,
曹操用了许攸计,统一北方定根据。
(二)
老骥伏枥志千里, 208年 战又起,
曹操南下到赤壁, 孙刘联军齐抗击,
孔明周瑜巧用计, 火烧赤壁定大局。
(三)
赤壁之战定大局, 魏蜀吴国三鼎立,
二二零年是曹丕, 定都洛阳打魏旗,
次年刘备亦称帝, 定都成都汉业继,
二二二年孙称王, 定都建业吴旗举。
(四)
三国经济大发展, 各显神通抓生产,
魏国重视抓水利, 蜀锦丝绸数第一,
吴国沿海抓造船, 联系内地与台湾。
十九、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
淝水之战383(年),苻坚领兵八十万,
妄图一举灭东晋, 雄心勃勃有野心,
哪知早已失军心, 将士不愿去卖命,
前师不忘有教训, 人心向背是根本。
(二)
追溯历史三国前, 江南落后少人烟,
土地肥沃无人垦, 雨热充足也置闲。
东汉末年北战乱, 各族人民迁江南,
带去劳力和技术, 江南经济得发展。
大片荒地被开垦, 修建水利多工程,
水稻小麦和绿肥, 推广粪肥和牛耕。
二十、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有个孝文帝, 迁都洛阳定大计,
穿汉服 学汉语, 改汉姓 学汉礼,
卑汉联姻受鼓励, 采用汉制学令律,
以孝治国,崇孔尊老倡风气,民族融合大统一。
二十一、二十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
南朝“冲之”爱科研, 数学天文有贡献,
精确计算圆周率, 领先世界近千年。
著书《缀术》有功绩, 计算年时差无几,
造“千里船”行百里, 水碓磨磨面又舂光。
(二)
北朝有个贾思勰, 《齐民要术》是他写,
农林牧副渔五业, 不误农时抓季节,
改进技术和方法, 农学史上硕果结。
(三)
郦道元写《水经注》, 地理学中是专著,
江河水道为纲目, 地形物产与风俗,
山川城镇与古迹, 如诗如画好景物。
(四)
东晋羲之写字行, 书法艺术集大成,
代表作品《兰亭序》,“行书”天下第一名,
后人给王送美誉, 尊称他为大“书圣”。
(五)
东晋恺之画人物,形象逼真好艺术,
代表作品有两幅,《女史箴图》《洛神赋》。
(六)
北朝劈山凿石窟, “云岗”“龙门”最杰出,
继承秦汉的风格, 吸收佛教的艺术。
结 束 语
历史知识多奇妙, 学好历史人开窍,
做人处世与治国, 历史当做镜子照。
(三)
抗元英雄文天祥,广东兵败拒劝降,
坚贞不屈抒战歌,《正气歌》《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宁死不屈多悲壮, 浩气长存永不忘。
(四)
民族融合日月新, 杂居相处又通婚,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经济文化大发展, 促进社会向前进。
十三、十四、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
北宋科学家毕升,活字印刷他发明,
战国时期创“司南”,北宋制成指南针,
古代炼丹制火药, 唐末宋元用战争,
西汉发明麻做纸, 东汉改进是蔡伦,
四大发明传世界, 推动历史向前进。
(二)
《资治通鉴》司马光,战国—五代编年详。
苏轼豪迈评“赤壁”,清照委婉又感伤,
弃疾作品多豪放, 汉卿剧作善恶扬。
择端《清明上河图》,孟頫书画人崇尚,
书法人称“宋四家”,苏、黄、米芾和蔡襄。
十五、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
1368 朱 元 璋, 建都南京元灭亡,
“民政”“刑狱”和“军政”,三司直属归中央,
废除丞相、中书省, 六部分理管朝纲,
特务机构锦衣卫, 皇帝指挥大权掌,
四书五经八股文, 明朝君权更加强。
(二)
明朝有个建文帝, 下令削藩大祸起,
朱棣打起“靖难”旗,起兵夺权称了帝,
1421 迁 都 城, 南京迁都到北京,
强化君权有谋心, 削藩“增特”搞专政。
十六、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
我国航海历史上, 郑和七次下西洋,
亚非经济大交流, 友好关系长又长。
(二)
民族英雄戚继光, 抗倭战斗是名将,
英勇善战戚家军, 九战九捷平浙江。
十七、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
努尔哈赤统女真, 1616国号金,
起兵攻明夺辽东, 迁都沈阳改盛京。
继承汗位皇太极, 重视生产改内政,
选才“联蒙”扩势力,1636国号清,
1644 清 入 关, 统治中心迁北京。
(二)
清初采用明朝制, 内阁六部都设置,
但留满洲议政王, 议政决策军国事。
雍正集权强君主, 开始设置军机处,
军国大事皇帝说, 大臣跪地作记录,
名存实亡议政会, 乾隆时期被撤除。
思想文化搞禁锢, “康雍乾”时最残酷,
“文字狱”案搞恐怖,阻碍发展和进步。
十八、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
“牛皮侵略”是荷兰,1624 占台湾,
民族英雄郑成功, 1661 帅战船,
1662 收 台 湾, 1683 清朝管。
日今“台独”搞分裂,阴谋诡计要揭穿。
(二)
十七世纪沙俄国,扩张势力搞侵略,
城堡修到尼布楚,烧杀抢掠吃人肉。
康熙两次派军队,击毙俄军总头目,
1689 双 谈 判,签定条约《尼布楚》,
黑、乌两江库页岛,规定都属我领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记忆歌诀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中国历史 语文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艺术
栏目导航
语文教学艺术 推荐
- ·2017年高考备考策略——鉴赏、阅读、写
- ·初中地理记忆口诀大全
- ·语文:让语段阅读材料“增值”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 ·九年级语文课文及教学目标
-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速成歌诀7
- ·当今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
- ·着迷------学好语文的捷径
- ·全国十佳班主任培训视频
- ·教学法
- ·网络语文教学与创新人格的塑造
- ·课起始的八种类型
- ·语文导入新课的二十六法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
- ·精熟教學法
- ·给传统教学一个有力的支点——记一次基
- ·专家指导: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
- ·语文高考应试能力自测表
- ·北大状元谈高考冲刺-8
- ·故事创作法
- ·怎样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 ·作文应急处理九法
- ·高中生的完美学习方法
- ·求“精”、求“效”的发展性备课制
- ·不作阅读的奴隶
- ·张思中教学法中兴趣调动的探索与实践
-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
- ·问题中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