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艺术语文研究性学习挑战教师素养

语文研究性学习挑战教师素养

浏览次数: 68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语文教学艺术
标签: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350xue.com 语文研究性学习挑战教师素养,
        第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语文内容的广泛性、外延的无限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必然涉及广泛的文化背景,教师不仅要有深广的语文素养,还要有跨学科素养,如政治、经济、天文、地理、艺术等素养,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否则难以很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教育家蔡元培说 :“习文科各门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中的某种。” 德国化学家希腾贝尔强调:“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正懂得化学。”语文教师同样如此。其实,不难发现语文与音乐、语文与书法、语文与绘画等都有很密切的关系。语文教师需要学习的包含一切知识,不可能给学生说老师只懂语文知识,其他的都去找别的老师吧,即使可以,总比不上你能解决好吧。
        第五,具有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尽管一个教师可能具备广博知识,但远不及语文涉及的范围之广,不及学生学习范围之广;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知识、科研方法、各种专业知识,结题报告写作、数据处理等知识,对多数老师而言,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对学生的所有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联合起来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比如,研究文学作品中的音乐描写艺术,不仅涉及文学知识,还涉及音乐、美学、科研等知识,语文教师可能懂得一些,但一般不及该专业教师那么系统和深入,如果与相关学科教师合作,对学生的指导必然更有效。
        第六,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虽然有教师指导,但学习组织形式不同于以前那种单一的班级授课,而呈开放态势,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组织管理难度。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才能使学习有条不紊,使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第七,有较强的搜集处理信息能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离不开信息的搜集分析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知识、方法、能力等很有限,而且不同学生知识的多寡、方法的优劣、能力的高下有所不同,他们各自遇到的困难不尽相同,教师要能够及时有效地给予帮助。同时学生收集的信息真伪互杂,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去伪存真。互联网迅速发展,资源的丰富性、共享性特点,无疑非常适合语文研究性学习,网络的使用和信息的处理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才能及时有效地获得有用的信息。因此,较强的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
       总之,语文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对教师素养提出了全新挑战,教师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适应新角色的要求。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参考:
①钟启泉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②刘邦凡  何光全《试论教师素质教育》,《师资培训研究》1999年第3期。
③《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教育部教基[2001]6号。
④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⑤《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
⑥燕国材著《素质教育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⑦吕世虎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7。



上一页  [1] [2] 


语文研究性学习挑战教师素养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语文  教师  研究性学习   语文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