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音乐
浏览次数: 694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作文教学
标签:作文学习,作文指导,http://www.350xue.com
文学与音乐,
振奋,欣喜,昂扬,果敢,整个征服了我!不可思议!出自那全部的悲伤和烦恼、那种种挫折和失意、那整个深刻而漫长的沉寂,——出自那一切的,竟是这一切的崇高,是欢乐和得意地倾泄!他以欢腾的庆贺来抗拒他的命运!
——节选自[美]富尔格姆《第九交响乐》
5.朱自清《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裤,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鲜花还都在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暗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了那蒙蒙的雨,园里没有了浓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的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阴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够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1921.11.3.上海
6.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动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李凭箜篌引》
7.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听蜀僧睿弹琴》
8.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杨。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韩愈《听颖师弹琴》
9.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白居易《夜筝》
10.另请参见白居易《琵琶行》和刘鹗《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
——从这些大师们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学与音乐真的是骨肉至亲,相通相融;而实现二者的转换,实在需要很高的修养,既有文学的,又有音乐的。当然其最高要求,说白了,无非是发达的想象力而已。也正因如此,我们常常把音乐因素引入课堂。当优美的课文——比如《我的空中楼阁》,插上优美的音乐翅膀之后,我们神思的驰骋是多么的轻松而优雅?当我们哪怕仅仅是聆听一首轻柔的乐曲,沉醉在那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意境和氛围中,我们的心灵又是怎样一种解放和升华?我们也多想将它化作像朱自清先生那样美丽清新的文字呀?我们也尝试过听音乐作文吧?还记得《浪尖上的钢琴》那首曲子吗?很多同学开动想象,写出了很美的想象作文。艺术门类彼此本质上的相通,人类大脑对于艺术刺激的强烈反应,均为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转化提供了物质的和精神的基础。修辞上的通感,便是艺术感觉强烈共鸣的产物。
㈣.结语:
文学与音乐,多么神奇的艺术。我们今天的讲座,只是撩开这神秘面纱的一角。希望同学们永保对它们的浓烈兴趣和真挚热爱,并永远沐浴在它们的恩泽与光辉之中!
附:备用资料
1.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2.交响童话:彼佳与狼
3.器乐曲:动物狂欢节、口哨与小狗、玩具兵进行曲、钟表店、小溪絮语
4.中国乐曲:二泉映月、梁祝、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姜白石古曲十八首、宋词二首(宋歌)
5.歌曲:满江红(岳飞)、别亦难(李商隐)、月满西楼(李清照)、明月几时有(苏轼)、友谊地久天长(苏格兰民歌,词:彭斯)
6.班得瑞(CD盘):寂静森林、仙境等
7.轻音乐:山之诗、海之诗
8.排箫、葫芦丝:《思念》、《月光下的凤尾竹》等
9. 宋词吟诵——光盘版软件
10.银汉神韵——经典古诗文吟诵(CD盘,孙道临、乔榛、丁建华等)
另拟开设的讲座有:
1.美学讲座
2.人文精神讲座
3.古典诗词中的情与理
4.现代诗歌的鉴赏与创作
文学与音乐
振奋,欣喜,昂扬,果敢,整个征服了我!不可思议!出自那全部的悲伤和烦恼、那种种挫折和失意、那整个深刻而漫长的沉寂,——出自那一切的,竟是这一切的崇高,是欢乐和得意地倾泄!他以欢腾的庆贺来抗拒他的命运!
——节选自[美]富尔格姆《第九交响乐》
5.朱自清《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裤,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鲜花还都在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暗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了那蒙蒙的雨,园里没有了浓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的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阴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够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1921.11.3.上海
6.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动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李凭箜篌引》
7.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听蜀僧睿弹琴》
8.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杨。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韩愈《听颖师弹琴》
9.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白居易《夜筝》
10.另请参见白居易《琵琶行》和刘鹗《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
——从这些大师们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学与音乐真的是骨肉至亲,相通相融;而实现二者的转换,实在需要很高的修养,既有文学的,又有音乐的。当然其最高要求,说白了,无非是发达的想象力而已。也正因如此,我们常常把音乐因素引入课堂。当优美的课文——比如《我的空中楼阁》,插上优美的音乐翅膀之后,我们神思的驰骋是多么的轻松而优雅?当我们哪怕仅仅是聆听一首轻柔的乐曲,沉醉在那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意境和氛围中,我们的心灵又是怎样一种解放和升华?我们也多想将它化作像朱自清先生那样美丽清新的文字呀?我们也尝试过听音乐作文吧?还记得《浪尖上的钢琴》那首曲子吗?很多同学开动想象,写出了很美的想象作文。艺术门类彼此本质上的相通,人类大脑对于艺术刺激的强烈反应,均为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转化提供了物质的和精神的基础。修辞上的通感,便是艺术感觉强烈共鸣的产物。
㈣.结语:
文学与音乐,多么神奇的艺术。我们今天的讲座,只是撩开这神秘面纱的一角。希望同学们永保对它们的浓烈兴趣和真挚热爱,并永远沐浴在它们的恩泽与光辉之中!
附:备用资料
1.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2.交响童话:彼佳与狼
3.器乐曲:动物狂欢节、口哨与小狗、玩具兵进行曲、钟表店、小溪絮语
4.中国乐曲:二泉映月、梁祝、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姜白石古曲十八首、宋词二首(宋歌)
5.歌曲:满江红(岳飞)、别亦难(李商隐)、月满西楼(李清照)、明月几时有(苏轼)、友谊地久天长(苏格兰民歌,词:彭斯)
6.班得瑞(CD盘):寂静森林、仙境等
7.轻音乐:山之诗、海之诗
8.排箫、葫芦丝:《思念》、《月光下的凤尾竹》等
9. 宋词吟诵——光盘版软件
10.银汉神韵——经典古诗文吟诵(CD盘,孙道临、乔榛、丁建华等)
另拟开设的讲座有:
1.美学讲座
2.人文精神讲座
3.古典诗词中的情与理
4.现代诗歌的鉴赏与创作
文学与音乐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文学与音乐
栏目导航
作文教学 推荐
- ·作文辅导材料
- ·有关“一个人在逆行中,会得到什么?”
- ·让作文得高分――如何选到新颖、独特的
- ·如何使记叙文写得有波澜
-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 ·作文出新“三部曲”
- ·"破题"三法
- ·作文创新的误区划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立意
- ·作文中穿插歌曲的妙用
- ·“读书与做人”写作导航
- ·文化作文研究第六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议论文主体段分层巩固升格训练
- ·文化作文研究第五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技法一 慎思明辨法
- ·将哲理进行到底
- ·作文教学纲要
- ·高中作文开头“九法”与“十忌”
- ·《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作文指导
-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正反对比式
- ·“我看姚明”话题导写
- ·材料作文的基本行文思路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 因果分析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比较分析
- ·话题设计六则
- ·“下水作文”初探
- ·飞驰的风景
- ·作文审题立意的两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