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的定位思考
浏览次数: 894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作文教学
标签:作文学习,作文指导,http://www.350xue.com
写作教学的定位思考,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能力的高下,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可面对如此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有时却缺少一些初级的思考。正如陈军老师在1995年第1 期《中学语文教学》上发表的一封信所说的:“文章是什么?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会写文章?学会写什么样的文章?这些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我们究竟弄清了多少,还很难说。” 很多年过去了,这些看似肤浅得常人都不屑一顾的问题,至今想来,仍然觉得问得不无道理。
长期以来写作的重要性更多的是体现在试卷的分值上的,那是用不着也由不得我们多想的现实,于是我们不假思索地开始了写作教学。从初入学时的“写话”到中学阶段的“写作”,我们似乎建立了一套合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体系,而写作教学的结果却是时常令我们大跌眼镜,饱受指责。
问题出在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一直以来是站在写作的山谷里看写作,很少认真地审视写作教学的真正意义。这种连写作的位置都没完全弄清楚的写作教学,必然由自信走向困惑。
那我们应该怎样给我们的写作教学定位呢?
众所周知,课程是育人的媒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任何教育中的问题都应放在这一背景下思考,我们研究写作的教学意义自然也应如此。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可以给我们的写作教学宏观地定位为:写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不管怎么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事。而与口语不同,书面语的运用能力几乎不会随着学生成长而自然增长,如果错失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就只能无奈地接受令人遗憾的结果。
如何发展学生的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表达能力呢?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有一句经典的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写作”就是这样一种语言实践活动,而且是较为唯一的培养书面语的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学生学会遵循书面语言规则,并尽量灵活地运用规则。
因此,写作教学就必须和阅读教学相结合,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来看,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延伸。学生的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能力是在阅读中习得语言规则,悟得表达规律,形成稳定的语感,继而在写作实践中得到练习、巩固和提高的。以此来反观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由于时代的原因,文言文教学要求是只读不写,所以学生掌握文言文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两相比较,写的教学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写作必须有效促成三个转换:读与写的转换;口语与书面语转换;平常语与生动语的转换。书到用时方恨少,写可以促进有效地阅读;语不惊人誓不休,语言的积累与丰富更离不开写的检验与促进。仿写、改写、化整为零等写作形式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它们丰富的教学功能还有待我们的进一步挖掘。
因此,写作必须有数量作保证,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掌握乃至娴熟地运用语言表达技巧。有人认为,写作教学不宜讲写作技巧,似乎技巧训练会扼杀学生个性,是写作必除的痼疾之一。其实,不论把写作看得多么神圣、高雅,写作就是一种文字工作,文字工作就是由词语的锤炼、标点的斟酌、句式的选择、篇章的安排等等这些你看不上眼的事组成的。一味反对讲写作技巧与一味讲技巧一样不可取, “理虽顿悟,事资渐修”,没有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必将无从谈起。能用我手写我心,是写作中的极高境界,深厚的语言功底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否则就只能是个眼高手低的“看客”。
二、 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
关于这一话题,我想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谈起。一个小学生在老师、家长的要求下,要每天写一篇日记,老师还告诉他:“日记就是记每天高兴的事和不高兴的事!”可这个小学生却在星期一到星期六的日记中写下了同样的一句话:“今天没有高兴的事和不高兴的事。”家长知道了,大发雷霆,斥责孩子不认真。我听说这件事后,告诉孩子的家长,你的孩子还有一句话没写出来,若写出来了,你一定会大吃一惊的。他应在星期日的日记里写下这样一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
可我们知道那个小学生是绝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话的。因为他没这样的思想,当然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思想。他毕竟还是个孩子。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有了思想,再平淡的生活也仿佛有了寓意。一个文学家首先应是一个思想家,古今中外无不如此。学写作最难解决的就是思想问题,只有思想认识提高了,写作才有可能真正上一个台阶。美国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说:“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而写作本身又是一个促进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思想意识的一个途径。威廉·W·韦斯特在《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中说:“写作过程能帮你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使你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
《儿子的研究报告》一文说,儿子的作文居然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之类的题目,我相信美国老师之所以让学生做这样的文章,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而不是让他们出研究成果。正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写作评估手册》所指出的:“写作是在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段落和较长的篇章中进行选择、组合、整理和发展思想的过程。”
其实,美国人的这种做法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新鲜,我们古代的私垫教育就一直训练学生写策论(尽管那可能是应试的需要,内容也大多是代圣人立言)。就是到了近代,这一传统也得到了有效的沿袭,毛泽东同志的中学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就决不是现在的那些高考满分作文得主所想得到、所作得出的。
我们今天总喜欢说“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似乎在有意回避“思想”这一语词。思维与思想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用“思维”代替“思想”,极易把写作教学异化为创新训练、思路点拨之类的怪物。
有人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将水桶装满,而是要将火把点燃。愿我们的写作教学能将学生思想的火花点燃。
写作教学的定位思考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能力的高下,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可面对如此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有时却缺少一些初级的思考。正如陈军老师在1995年第1 期《中学语文教学》上发表的一封信所说的:“文章是什么?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会写文章?学会写什么样的文章?这些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我们究竟弄清了多少,还很难说。” 很多年过去了,这些看似肤浅得常人都不屑一顾的问题,至今想来,仍然觉得问得不无道理。
长期以来写作的重要性更多的是体现在试卷的分值上的,那是用不着也由不得我们多想的现实,于是我们不假思索地开始了写作教学。从初入学时的“写话”到中学阶段的“写作”,我们似乎建立了一套合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体系,而写作教学的结果却是时常令我们大跌眼镜,饱受指责。
问题出在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一直以来是站在写作的山谷里看写作,很少认真地审视写作教学的真正意义。这种连写作的位置都没完全弄清楚的写作教学,必然由自信走向困惑。
那我们应该怎样给我们的写作教学定位呢?
众所周知,课程是育人的媒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任何教育中的问题都应放在这一背景下思考,我们研究写作的教学意义自然也应如此。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可以给我们的写作教学宏观地定位为:写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不管怎么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事。而与口语不同,书面语的运用能力几乎不会随着学生成长而自然增长,如果错失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就只能无奈地接受令人遗憾的结果。
如何发展学生的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表达能力呢?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有一句经典的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写作”就是这样一种语言实践活动,而且是较为唯一的培养书面语的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学生学会遵循书面语言规则,并尽量灵活地运用规则。
因此,写作教学就必须和阅读教学相结合,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来看,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延伸。学生的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能力是在阅读中习得语言规则,悟得表达规律,形成稳定的语感,继而在写作实践中得到练习、巩固和提高的。以此来反观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由于时代的原因,文言文教学要求是只读不写,所以学生掌握文言文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两相比较,写的教学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写作必须有效促成三个转换:读与写的转换;口语与书面语转换;平常语与生动语的转换。书到用时方恨少,写可以促进有效地阅读;语不惊人誓不休,语言的积累与丰富更离不开写的检验与促进。仿写、改写、化整为零等写作形式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它们丰富的教学功能还有待我们的进一步挖掘。
因此,写作必须有数量作保证,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掌握乃至娴熟地运用语言表达技巧。有人认为,写作教学不宜讲写作技巧,似乎技巧训练会扼杀学生个性,是写作必除的痼疾之一。其实,不论把写作看得多么神圣、高雅,写作就是一种文字工作,文字工作就是由词语的锤炼、标点的斟酌、句式的选择、篇章的安排等等这些你看不上眼的事组成的。一味反对讲写作技巧与一味讲技巧一样不可取, “理虽顿悟,事资渐修”,没有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必将无从谈起。能用我手写我心,是写作中的极高境界,深厚的语言功底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否则就只能是个眼高手低的“看客”。
二、 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
关于这一话题,我想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谈起。一个小学生在老师、家长的要求下,要每天写一篇日记,老师还告诉他:“日记就是记每天高兴的事和不高兴的事!”可这个小学生却在星期一到星期六的日记中写下了同样的一句话:“今天没有高兴的事和不高兴的事。”家长知道了,大发雷霆,斥责孩子不认真。我听说这件事后,告诉孩子的家长,你的孩子还有一句话没写出来,若写出来了,你一定会大吃一惊的。他应在星期日的日记里写下这样一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
可我们知道那个小学生是绝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话的。因为他没这样的思想,当然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思想。他毕竟还是个孩子。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有了思想,再平淡的生活也仿佛有了寓意。一个文学家首先应是一个思想家,古今中外无不如此。学写作最难解决的就是思想问题,只有思想认识提高了,写作才有可能真正上一个台阶。美国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说:“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而写作本身又是一个促进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思想意识的一个途径。威廉·W·韦斯特在《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中说:“写作过程能帮你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使你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
《儿子的研究报告》一文说,儿子的作文居然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之类的题目,我相信美国老师之所以让学生做这样的文章,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而不是让他们出研究成果。正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写作评估手册》所指出的:“写作是在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段落和较长的篇章中进行选择、组合、整理和发展思想的过程。”
其实,美国人的这种做法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新鲜,我们古代的私垫教育就一直训练学生写策论(尽管那可能是应试的需要,内容也大多是代圣人立言)。就是到了近代,这一传统也得到了有效的沿袭,毛泽东同志的中学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就决不是现在的那些高考满分作文得主所想得到、所作得出的。
我们今天总喜欢说“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似乎在有意回避“思想”这一语词。思维与思想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用“思维”代替“思想”,极易把写作教学异化为创新训练、思路点拨之类的怪物。
有人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将水桶装满,而是要将火把点燃。愿我们的写作教学能将学生思想的火花点燃。
写作教学的定位思考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浅谈创新写作教学
- › 写作教学的定位思考
- › 高中英语有效性写作教学的创新
- › 新课标下写作教学的最高境
- › 写作教学亟待重视读者意识的培养
- ›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 高考英语写作教学反思及得分对策
- › 写作教学随笔的十种方式
tag: 教学 作文教学,作文学习,作文指导,语文教学 - 作文教学
栏目导航
作文教学 推荐
- ·作文辅导材料
- ·有关“一个人在逆行中,会得到什么?”
- ·让作文得高分――如何选到新颖、独特的
- ·如何使记叙文写得有波澜
-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 ·作文出新“三部曲”
- ·"破题"三法
- ·作文创新的误区划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立意
- ·作文中穿插歌曲的妙用
- ·“读书与做人”写作导航
- ·文化作文研究第六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议论文主体段分层巩固升格训练
- ·文化作文研究第五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技法一 慎思明辨法
- ·将哲理进行到底
- ·作文教学纲要
- ·高中作文开头“九法”与“十忌”
- ·《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作文指导
-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正反对比式
- ·“我看姚明”话题导写
- ·材料作文的基本行文思路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 因果分析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比较分析
- ·话题设计六则
- ·“下水作文”初探
- ·飞驰的风景
- ·作文审题立意的两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