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案)
把“召医而尤其故”译成现代汉语。
“把医生叫来责问这是什么缘”。
(关键要弄清“尤”在文中的意思,即与“怨天尤人”的“尤”的意思“怨恨、归咎”相同。)
文段阅读(二)
可以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文段(三)1996年全国试题:
解题技巧]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有两个:“给”和“亟”。
(1)“给” 常用义项有“供给”、“丰足”等。 “每宴飨费千金”,参照“给”字所在句“取诸县以给”,就可以断定这里的“给”由“供给”引申为“满足”的意思。
(2)“亟” 的常用义项有“紧迫、急迫”、“屡次”等。它与“府不敢迫”的关系,参照“知大谷------永以书抵幕府”的事实,就可以断定“亟”作“紧迫”讲了。
译为: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文段阅读(一)
翻译:汤乃解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之祝曰……
商汤就解除其他三面网,只留下一面,又教网鸟者念咒语道……
1、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3、举类迩而见义远 《屈原列传》(浅近)
4、慄深林兮惊层颠
5、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逸豫”与“忧劳”对应,推知为“安逸享乐”)
7、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亡”对应“北”,均为溃败。此作名词,“溃败的军队”)
8、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亡:逃跑
等:相同,同样
9、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解析:联系全篇及背景看,渔工水师虽知石中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但因文化水平低,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因此这句中的“言”可推断为“记载”之义。
10、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解析:联系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的事实和经验教训,就可推断出“人事”就是“人的作用、人的主观努力”之义。
11、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解析:上文已谈到“以羊易牛”而不被人理解之事。
高考题迁移:
1、1998年高考:
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汝归勿遽言
A、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C、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提示:下句为“令兄弟徐言之可也”
2、2005年广东:
自往候之,晖避而不见
提示:上下文为“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而不见;复遣家臣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解答:问候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案)
- ›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案)
- ›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学案)
- › 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词义
- › [专题辅导]--推断文言实词词义一
- › [专题辅导]---推断文言实词词义二
- › 中考语文:推断文言实词词义一
- › 中考语文:推断文言实词词义二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栏目导航
- ·2017年高考语文语言表达新题型预测
- ·高考语文作文排比句讲解及精彩语段
-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案)
- ·2017年高考病句辨析专题第五讲 辨析并
- ·语病歧义诊断的十个切入点
- ·十法帮你识病句,万无一失是目的
- ·语病题的16种规律
- ·高考判断和修改语病的基本原理与简捷方
- ·2017届高考模拟试题病句精编4
- ·2017高考语文素材: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考
- ·2017年高考病句辨析专题第六讲 辨析并
- ·2017年高考病句辨析专题第四讲 辨析并
- ·2017年高考病句辨析专题第三讲 辨析并
- ·语文:病句症结“十二看”(教案)
-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语段部分学案(第一
- ·2017年考前议论文攻坚1
-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之结构教学案(第八
- ·高三语文议论文展开之分解论点教学案(
- ·高三语文议论文展开之分解论点教学案(
-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备考必读”学案2(第
- ·议论文写作训练教案----议论要有条
-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
-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学案)
- ·议论文写作训练教案----作点辩证分
-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教
- ·议论文写作训练教案----议论要有理
- ·高考现代文语句理解题思维误区与纠正方
- ·中国古今经典诗文名句终结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