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案)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案)

浏览次数: 817次| 发布日期:09-25 02:15:12 | 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案),

把“召医而尤其故”译成现代汉语。

“把医生叫来责问这是什么缘”。

(关键要弄清“尤”在文中的意思,即与“怨天尤人”的“尤”的意思“怨恨、归咎”相同。)

文段阅读(二)

      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冯梦龙《古今谭概》)

     理解:

             弄璋

             弄瓦

可以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

“我夫人有娠”(娠:怀孕)

“果双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文段(三)1996年全国试题:
      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者,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府不敢迫。
      *请翻译文中的“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一句。

解题技巧]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有两个:“给”和“亟”。

(1)“给” 常用义项有“供给”、“丰足”等。 “每宴飨费千金”,参照“给”字所在句“取诸县以给”,就可以断定这里的“给”由“供给”引申为“满足”的意思。

(2)“亟” 的常用义项有“紧迫、急迫”、“屡次”等。它与“府不敢迫”的关系,参照“知大谷------永以书抵幕府”的事实,就可以断定“亟”作“紧迫”讲了。

译为: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文段阅读(一)

       汤(商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人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夏桀)其孰为此?”汤乃解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之祝曰:“昔蛛罞 (蜘蛛)作网罟,今之人循序。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翻译:汤乃解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之祝曰……

商汤就解除其他三面网,只留下一面,又教网鸟者念咒语道……

1、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继承)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3、举类迩而见义远 《屈原列传》(浅近)

4、慄深林兮惊层颠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使……战栗震惊)

5、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六国论》)(更加)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逸豫”与“忧劳”对应,推知为“安逸享乐”)

7、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亡”对应“北”,均为溃败。此作名词,“溃败的军队”)

8、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亡:逃跑

等:相同,同样

9、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解析:联系全篇及背景看,渔工水师虽知石中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但因文化水平低,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因此这句中的“言”可推断为“记载”之义。

10、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解析:联系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的事实和经验教训,就可推断出“人事”就是“人的作用、人的主观努力”之义。

11、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解析:上文已谈到“以羊易牛”而不被人理解之事。

     可知,爱——吝啬

高考题迁移:

1、1998年高考:

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汝归勿遽言

A、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C、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提示:下句为“令兄弟徐言之可也”     C

2、2005年广东:

自往候之,晖避而不见       候:等候

提示:上下文为“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而不见;复遣家臣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解答:问候



上一页  [1] [2] [3] [4]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案)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