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选修)
浏览次数: 489次| 发布日期:02-05 04:22:39 | 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选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2、掌握诗歌鉴赏必要的知识、方法及技巧。
3、构建诗歌鉴赏的知识网络。
重难点: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即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简要分析学情,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劣、得失;分析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规律和趋向,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一、高考命题趋势。
1、考查范围大都是唐诗宋词。
2、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鉴赏诗歌的形象;品味诗歌的语言;奖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或作者的观点。
二、考点说明
1、鉴赏诗歌形象要注意了解窗同的审美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略)
2、鉴赏语言即语言特色
特点:(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部落俗套。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绚丽。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道破。
(4)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
(5)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3、鉴赏表达技巧
概念:表达技巧指的是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
(1)表现手法 主要看看诗歌想象是否丰富,联想是否恰当,特别要看有没有运用烘托、反衬、象征等手法。
①因事即理 就着某一事情或画面的叙写阐明某种道理。苏轼《题西林壁》“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对西林的景物描绘之后发表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②情景交融 借对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竟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③托物言志 借写某一物表明某一中心。如虞世南《蝉》“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托蝉言志: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④借助修辞 看它们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或创造了什么意境。尤其要注意比喻、对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如秦观的《鹊桥仙》中运用对比的手法。“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方面歌颂了理想的爱情的圣洁与永恒,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短暂与永恒的辨证关系。
⑤对比衬托 为了突出某些人物后事件而用其他人物或事件作为对照和陪衬。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落花”、“月出”、“鸟鸣”这样动景写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
(2)抒情方式
①借景或借物抒情。②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③直接抒情。
总之,欣赏诗歌,要注意诗歌作者的炼字、炼句,物象描写的动与静,声与寂,情与理等方面的相互映衬、烘托语序倒置的修辞色彩等。
三、鉴赏诗歌的方法
可概括为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明确高考要求,了解诗词鉴赏的角度。
1、写了什么内容
这里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
2、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
(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
(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思考:一句表面上是讲鱼后叶子茂盛了,花儿凋谢了,实际上表达的是什么感情?(作者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4)调动知识的积累 如提到王维和岳飞,你会想到什么?
3、弄清是怎样写的
(1)典型细节的理解
(2)注意全诗的结构 如06年的高考题。
(3)注意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4)注意表达的角度 作者为了更好的表现自己的感悟、情感,往往从多个角度表达,以渲染环境气氛,加深读者的印象。
(5)注意环境的渲染
(6)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
4、表达
(1)表达过程要完整 诗歌赏析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叙”即概括的引述原句;“析”作过程的简析;“评”就是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
(2)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 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3)表达流畅 表达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反映用语准确、表达到位。
▲典型例题详解
虞美人 李煜(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
●把握内容(写什么内容):写作者面对美景怀念往昔帝王生活。
●把握感情(抒什么情):“抒发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
● 把握技巧(用什么手法):用了设问、比喻手法。
★请分析词中“春花秋月”“往事”“故国”“雕栏玉砌”“朱颜改”的含义。
答案:
☆ 春花秋月:指美好的景物,但作为亡国之君的李煜无心欣赏,讨厌它的无尽无休。
☆ 往事:指昔日尊贵的帝王生活。
故国:指已灭亡的南唐。
☆ 雕栏玉砌:指代旧日宫殿,用宫殿概括一切繁华美丽的东西。
☆朱颜改:语意双关,概括一切过往的人事,兼喻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为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倍受人称道?
答: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有又力度。
五、课堂教与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fu)州,寄居羌村。肃宗继位灵武,杜甫想为平叛效力,离家北上赶往灵武。不料,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又送回沦陷后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诗作。
(1)诗中有两个字即写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请在诗中找出这两个字,写在下面。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湿 寒
(2)诗身陷长安,不写自己望月思家,却写妻子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无限的深情都从这想象描写中流出,两地想思,悲苦难言。诗中情景,为月夜独有,因此前人的评价是中肯的。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选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2、掌握诗歌鉴赏必要的知识、方法及技巧。
3、构建诗歌鉴赏的知识网络。
重难点: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即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简要分析学情,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劣、得失;分析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规律和趋向,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一、高考命题趋势。
1、考查范围大都是唐诗宋词。
2、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鉴赏诗歌的形象;品味诗歌的语言;奖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或作者的观点。
二、考点说明
1、鉴赏诗歌形象要注意了解窗同的审美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略)
2、鉴赏语言即语言特色
特点:(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部落俗套。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绚丽。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道破。
(4)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
(5)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3、鉴赏表达技巧
概念:表达技巧指的是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
(1)表现手法 主要看看诗歌想象是否丰富,联想是否恰当,特别要看有没有运用烘托、反衬、象征等手法。
①因事即理 就着某一事情或画面的叙写阐明某种道理。苏轼《题西林壁》“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对西林的景物描绘之后发表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②情景交融 借对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竟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③托物言志 借写某一物表明某一中心。如虞世南《蝉》“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托蝉言志: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④借助修辞 看它们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或创造了什么意境。尤其要注意比喻、对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如秦观的《鹊桥仙》中运用对比的手法。“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方面歌颂了理想的爱情的圣洁与永恒,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短暂与永恒的辨证关系。
⑤对比衬托 为了突出某些人物后事件而用其他人物或事件作为对照和陪衬。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落花”、“月出”、“鸟鸣”这样动景写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
(2)抒情方式
①借景或借物抒情。②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③直接抒情。
总之,欣赏诗歌,要注意诗歌作者的炼字、炼句,物象描写的动与静,声与寂,情与理等方面的相互映衬、烘托语序倒置的修辞色彩等。
三、鉴赏诗歌的方法
可概括为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明确高考要求,了解诗词鉴赏的角度。
1、写了什么内容
这里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
2、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
(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
(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思考:一句表面上是讲鱼后叶子茂盛了,花儿凋谢了,实际上表达的是什么感情?(作者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4)调动知识的积累 如提到王维和岳飞,你会想到什么?
3、弄清是怎样写的
(1)典型细节的理解
(2)注意全诗的结构 如06年的高考题。
(3)注意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4)注意表达的角度 作者为了更好的表现自己的感悟、情感,往往从多个角度表达,以渲染环境气氛,加深读者的印象。
(5)注意环境的渲染
(6)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
4、表达
(1)表达过程要完整 诗歌赏析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叙”即概括的引述原句;“析”作过程的简析;“评”就是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
(2)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 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3)表达流畅 表达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反映用语准确、表达到位。
▲典型例题详解
虞美人 李煜(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
●把握内容(写什么内容):写作者面对美景怀念往昔帝王生活。
●把握感情(抒什么情):“抒发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
● 把握技巧(用什么手法):用了设问、比喻手法。
★请分析词中“春花秋月”“往事”“故国”“雕栏玉砌”“朱颜改”的含义。
答案:
☆ 春花秋月:指美好的景物,但作为亡国之君的李煜无心欣赏,讨厌它的无尽无休。
☆ 往事:指昔日尊贵的帝王生活。
故国:指已灭亡的南唐。
☆ 雕栏玉砌:指代旧日宫殿,用宫殿概括一切繁华美丽的东西。
☆朱颜改:语意双关,概括一切过往的人事,兼喻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为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倍受人称道?
答: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有又力度。
五、课堂教与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fu)州,寄居羌村。肃宗继位灵武,杜甫想为平叛效力,离家北上赶往灵武。不料,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又送回沦陷后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诗作。
(1)诗中有两个字即写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请在诗中找出这两个字,写在下面。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湿 寒
(2)诗身陷长安,不写自己望月思家,却写妻子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无限的深情都从这想象描写中流出,两地想思,悲苦难言。诗中情景,为月夜独有,因此前人的评价是中肯的。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选修)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诗歌鉴赏 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栏目导航
高考复习资料 推荐
-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人教版高三必修)
- ·高考复习之字形专题教案(人教版高三必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人教版高三)
-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选修)
- ·古代诗歌鉴赏专练教案(高一必修)
- ·《鉴赏诗歌形象》课堂设计实录与感受(
- ·怀古诗鉴赏复习设计(人教版高三)
- ·修辞无处不在(人教版高一必修)
- ·高考语文备考指南: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 ·高考语文备考指南:识记文学常识
- ·高考语文备考指南:容易读错的500个字
- ·语言得体八项注意(人教版高三)
- ·正确使用词语(近义词的辨析)(人教版
- ·诗歌鉴赏(二)(苏教版高三必修)
- ·字音专题复习(人教版高三)
- ·诗歌鉴赏(一)(苏教版高三必修)
-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高三
-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教案(人教
- ·“变换句式”复习教案(高三)
-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熟语)(人教版高
-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 ·现代文阅读课时复习计划(1—1)(人教
- ·诗歌鉴赏五步法(苏教版高三选修)
-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 第四册
-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 第三册
-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 第二册
- ·高考资讯古今诗文名句大汇萃
- ·高考语文成语误用分析175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