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之字形专题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浏览次数: 551次| 发布日期:02-05 04:22:39 | 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高考复习之字形专题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③利用生活常识、自然之理、社会规律:
声名鹊起 欢呼雀跃
委屈求全(曲) 一口同声(异)
鸠占雀巢(鹊) 不径而走( 胫)
内心烦燥(躁) 琳朗满目( 琅)
好高鹜远 (骛) 针贬时弊 (砭)
坐上客 (座) 贪脏枉法(赃 )
④追溯词源:
默守成规 (墨,墨子)
曲突徒薪(突,烟囱。薪,柴草)
巧言如黄(簧,一种乐器)
黄梁美梦 (粱,米饭)
世外桃园(源,陶渊明)
司马青山(衫,白居易)
⑤近体互析 ,分清笔画
病入膏盲( 肓 ) 脍灸人口 (炙)
风毛鳞角 (凤、麟) 草管人命(菅)
申酉戍亥 (戌) 辰已午未(巳)
三、典例解析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006全国卷1)
A.啜泣 层峦叠嶂 嗑碰 义愤填膺
B.辑拿 额手称庆 坍塌 班师回朝
C.秸秆 大有稗益 赘述 披肝沥胆
D.摩娑 厝火积薪 巨擘 见风驶舵
【答案】D
【解析】本题共有十六个词或短语,基本是依照原来“一般生字词不考,考的生字词一般不错”的规律来出题。A项中“嗑碰” 应为“磕”。B项中“辑拿”应为“缉拿”。C项中“大有稗益”应为“大有裨益”。 D项中“摩娑”应为“摩挲”,“厝火积薪”: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巨擘”:大拇指,喻在某一领域最杰出的人物。“见风驶舵”中的“驶”应为“使”。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006全国卷2)
A.嘉奖 誓死如归 奏效 越俎代疱
B.慰籍 弱不经风 整饬 历久弥新
C.真谛 既往不咎 小憩 举步为艰
D.体恤 提缩挈领 端倪 磬竹难书
【答案】B
【解析】誓——视 籍——藉 经——禁 为——维 磬——罄。字形题的难度比去年大,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每一个字,才能答对。字形题干扰的方法主要是选择形近字或易望文生义的字。如:慰藉、端倪、罄竹难书等为形近字,而誓死如归、弱不禁风是易望文生义的字。再有主要考音同、音近的字,这样学生不易根据字音判断出错误:“嘉”与“佳”的区别;“籍”与“藉”的区别;“历”与“厉”“励”的区别;“谛”与“蒂”“缔”;“提”与“题”“即”与“既”;“罄”与“磬”的区别等。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6北京卷)
A.融洽 筹划 名信片 大象的鼻子——能曲能伸
B.按语 沉湎 泊来品 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C.宣泄 鄙薄 炒鱿鱼 耗子啃书本——蚊文嚼字
D.装帧 针贬 挖墙角 冰粘煮黄连——同甘共苦
【答案】C
【解析】A项“名信片”的“名”应为“明”,“能曲能伸”的“曲”应为“屈”;B项“泊来品”的“泊”应为“舶”,“班马”的“班”应为“斑”;D项“针贬”的“贬”应为“砭”,“挖墙角”的“角”应为“脚”。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组是(2006湖北卷)
A.杂糅 黯然失色 不径而走 既往不咎
B.熟稔 戛然而止 偃旗息鼓 待价而沽
C.糟践 不落窠臼 沤心沥血 变本加厉
D.荣膺 为虎作伥 豆蔻年华 直接了当
【答案】B
【解析】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主要考了音同形异字。A项“径”应为“胫”,C项“沤”应为“呕”,D项“接”应为“截”
5.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2006湖南卷)
A.《亮剑》将一代革命军人大智大勇、情深义重的故事演译得淋漓尽致。
B.他酷爱围棋,并将博弈技巧运用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且常常取胜。
C.毋庸置疑,人类要揭开宇宙的奥秘,除依靠科学之外,别无他途。
D.关税壁垒被拆除后,技术标准将成为发达国家牟利的重要手段。
【答案】A
【解析】2006年湖南卷该题提供了语境,就所考查形式来看,要求考生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难度较往年有所降低。A项中“演译”应为“演绎”。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6江西卷)
A.殄灭 设伏 口讷 &nb
www.350xue.com
sp;声名鹊起
B.稗官 尺牍 佝偻 竭泽而鱼
C.发轫 惶悚 凑和 恣意妄为
D.松弛 亲睐 岑寂 义愤填膺
【答案】A
【解析】B项中“竭泽而鱼”应改为“竭泽而渔”; C项中“凑和”应改为“凑合”;D项中“亲睐”应改为“青睐”。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6山东卷)
A.宫阙 蓝宝石 珠光宝器 攻城踏地
B.貂婵 踩高跷 伏案疾书 额手称庆
C.缴税 捅漏子 各行其是 螳臂当车
D.思辨 订书机 无上光荣 挑肥拣瘦
【答案】D
【解析】A“珠光宝器”应改为“珠光宝气”,B“貂婵”应改为“貂蝉”C“捅漏子”应改为“捅娄子”。
【易错点】“婵”“漏”这些字极易出错。
8.(2007年高考湖南卷)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寒冬腊月,买一些水仙,用小泥盆栽上或用小瓷碗盛清水供上,就可以坐对窗头案上着意欣赏一番。
B.与人间世事变幻、朝代更迭一样,罗布泊也经历了几荣几衰,曾经的浩瀚大湖如今变成了茫茫沙海。
C.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进利,而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登上光辉灿烂的顶峰。
D.少小观潮江海上,常常壮怀激烈,遐想着未来;晚岁观潮,则大多回头审视自己的七色人生,咀嚼着多歧的命运。
答案:C (急功近利)
9.(2007年高考四川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风靡一时 门可落雀 痉挛 部署
B、推心置腹 各行其是 对奕 九州
C、出奇制胜 一枕黄粱 松弛 朗颂
D、一如既往 真知灼见 锻练 蛰伏
答案:B(正确的分别为:罗 诵 炼)
10.(2007年高考江西卷)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籍贯 筹划 家具 百废待新 B.翔实 瞭望 暴燥 斐然成章
C.肖像 赢弱 修葺 一愁莫展 D.迁徙 戳穿 针砭 如愿以尝
答案C。(A.百废待新(兴):废:被废置的事情;待:等待;兴:兴办。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B.翔实:详细而确实。也作详实。暴燥(躁):遇事急躁,容易发怒。C.赢(羸)弱:瘦弱。一愁(筹)莫展: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D.如愿以尝(偿):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高考复习之字形专题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③利用生活常识、自然之理、社会规律:
声名鹊起 欢呼雀跃
委屈求全(曲) 一口同声(异)
鸠占雀巢(鹊) 不径而走( 胫)
内心烦燥(躁) 琳朗满目( 琅)
好高鹜远 (骛) 针贬时弊 (砭)
坐上客 (座) 贪脏枉法(赃 )
④追溯词源:
默守成规 (墨,墨子)
曲突徒薪(突,烟囱。薪,柴草)
巧言如黄(簧,一种乐器)
黄梁美梦 (粱,米饭)
世外桃园(源,陶渊明)
司马青山(衫,白居易)
⑤近体互析 ,分清笔画
病入膏盲( 肓 ) 脍灸人口 (炙)
风毛鳞角 (凤、麟) 草管人命(菅)
申酉戍亥 (戌) 辰已午未(巳)
三、典例解析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006全国卷1)
A.啜泣 层峦叠嶂 嗑碰 义愤填膺
B.辑拿 额手称庆 坍塌 班师回朝
C.秸秆 大有稗益 赘述 披肝沥胆
D.摩娑 厝火积薪 巨擘 见风驶舵
【答案】D
【解析】本题共有十六个词或短语,基本是依照原来“一般生字词不考,考的生字词一般不错”的规律来出题。A项中“嗑碰” 应为“磕”。B项中“辑拿”应为“缉拿”。C项中“大有稗益”应为“大有裨益”。 D项中“摩娑”应为“摩挲”,“厝火积薪”: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巨擘”:大拇指,喻在某一领域最杰出的人物。“见风驶舵”中的“驶”应为“使”。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006全国卷2)
A.嘉奖 誓死如归 奏效 越俎代疱
B.慰籍 弱不经风 整饬 历久弥新
C.真谛 既往不咎 小憩 举步为艰
D.体恤 提缩挈领 端倪 磬竹难书
【答案】B
【解析】誓——视 籍——藉 经——禁 为——维 磬——罄。字形题的难度比去年大,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每一个字,才能答对。字形题干扰的方法主要是选择形近字或易望文生义的字。如:慰藉、端倪、罄竹难书等为形近字,而誓死如归、弱不禁风是易望文生义的字。再有主要考音同、音近的字,这样学生不易根据字音判断出错误:“嘉”与“佳”的区别;“籍”与“藉”的区别;“历”与“厉”“励”的区别;“谛”与“蒂”“缔”;“提”与“题”“即”与“既”;“罄”与“磬”的区别等。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6北京卷)
A.融洽 筹划 名信片 大象的鼻子——能曲能伸
B.按语 沉湎 泊来品 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C.宣泄 鄙薄 炒鱿鱼 耗子啃书本——蚊文嚼字
D.装帧 针贬 挖墙角 冰粘煮黄连——同甘共苦
【答案】C
【解析】A项“名信片”的“名”应为“明”,“能曲能伸”的“曲”应为“屈”;B项“泊来品”的“泊”应为“舶”,“班马”的“班”应为“斑”;D项“针贬”的“贬”应为“砭”,“挖墙角”的“角”应为“脚”。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组是(2006湖北卷)
A.杂糅 黯然失色 不径而走 既往不咎
B.熟稔 戛然而止 偃旗息鼓 待价而沽
C.糟践 不落窠臼 沤心沥血 变本加厉
D.荣膺 为虎作伥 豆蔻年华 直接了当
【答案】B
【解析】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主要考了音同形异字。A项“径”应为“胫”,C项“沤”应为“呕”,D项“接”应为“截”
5.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2006湖南卷)
A.《亮剑》将一代革命军人大智大勇、情深义重的故事演译得淋漓尽致。
B.他酷爱围棋,并将博弈技巧运用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且常常取胜。
C.毋庸置疑,人类要揭开宇宙的奥秘,除依靠科学之外,别无他途。
D.关税壁垒被拆除后,技术标准将成为发达国家牟利的重要手段。
【答案】A
【解析】2006年湖南卷该题提供了语境,就所考查形式来看,要求考生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难度较往年有所降低。A项中“演译”应为“演绎”。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6江西卷)
A.殄灭 设伏 口讷 &nb
www.350xue.com
sp;声名鹊起
B.稗官 尺牍 佝偻 竭泽而鱼
C.发轫 惶悚 凑和 恣意妄为
D.松弛 亲睐 岑寂 义愤填膺
【答案】A
【解析】B项中“竭泽而鱼”应改为“竭泽而渔”; C项中“凑和”应改为“凑合”;D项中“亲睐”应改为“青睐”。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6山东卷)
A.宫阙 蓝宝石 珠光宝器 攻城踏地
B.貂婵 踩高跷 伏案疾书 额手称庆
C.缴税 捅漏子 各行其是 螳臂当车
D.思辨 订书机 无上光荣 挑肥拣瘦
【答案】D
【解析】A“珠光宝器”应改为“珠光宝气”,B“貂婵”应改为“貂蝉”C“捅漏子”应改为“捅娄子”。
【易错点】“婵”“漏”这些字极易出错。
8.(2007年高考湖南卷)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寒冬腊月,买一些水仙,用小泥盆栽上或用小瓷碗盛清水供上,就可以坐对窗头案上着意欣赏一番。
B.与人间世事变幻、朝代更迭一样,罗布泊也经历了几荣几衰,曾经的浩瀚大湖如今变成了茫茫沙海。
C.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进利,而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登上光辉灿烂的顶峰。
D.少小观潮江海上,常常壮怀激烈,遐想着未来;晚岁观潮,则大多回头审视自己的七色人生,咀嚼着多歧的命运。
答案:C (急功近利)
9.(2007年高考四川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风靡一时 门可落雀 痉挛 部署
B、推心置腹 各行其是 对奕 九州
C、出奇制胜 一枕黄粱 松弛 朗颂
D、一如既往 真知灼见 锻练 蛰伏
答案:B(正确的分别为:罗 诵 炼)
10.(2007年高考江西卷)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籍贯 筹划 家具 百废待新 B.翔实 瞭望 暴燥 斐然成章
C.肖像 赢弱 修葺 一愁莫展 D.迁徙 戳穿 针砭 如愿以尝
答案C。(A.百废待新(兴):废:被废置的事情;待:等待;兴:兴办。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B.翔实:详细而确实。也作详实。暴燥(躁):遇事急躁,容易发怒。C.赢(羸)弱:瘦弱。一愁(筹)莫展: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D.如愿以尝(偿):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高考复习之字形专题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高考复习之字形专题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 › 语文高考复习课堂教学中的“轻负高质”浅探
- › 高考复习全程教案(粤教版高三)
- › 高考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荟萃
- › 2017年高考复习之高考语文备考攻略
- › 高考生参加自主招生勿忽视高考复习
- › 20天语文高考复习要领
- › 语文高考复习之七 熟语(自创教案学生稿)
- › 语文高考复习之七 熟语(自创教案教师稿)
- › “高原期”期间的高考复习对策
- › 高考复习全攻略:物理复习要注意联系知识
- › 全国高考大纲公布 名师为高考复习支招
- › 高考复习狂补弱科五方法
- › 高考复习要回归课本注重基础知识
- › 2017高考复习:了解尖子生的学习优点
- › 2017高考复习:抓住高三复习的黄金规律
tag: 高考复习 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栏目导航
高考复习资料 推荐
-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人教版高三必修)
- ·高考复习之字形专题教案(人教版高三必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人教版高三)
-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选修)
- ·古代诗歌鉴赏专练教案(高一必修)
- ·《鉴赏诗歌形象》课堂设计实录与感受(
- ·怀古诗鉴赏复习设计(人教版高三)
- ·修辞无处不在(人教版高一必修)
- ·高考语文备考指南: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 ·高考语文备考指南:识记文学常识
- ·高考语文备考指南:容易读错的500个字
- ·语言得体八项注意(人教版高三)
- ·正确使用词语(近义词的辨析)(人教版
- ·诗歌鉴赏(二)(苏教版高三必修)
- ·字音专题复习(人教版高三)
- ·诗歌鉴赏(一)(苏教版高三必修)
-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高三
-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教案(人教
- ·“变换句式”复习教案(高三)
-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熟语)(人教版高
-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 ·现代文阅读课时复习计划(1—1)(人教
- ·诗歌鉴赏五步法(苏教版高三选修)
-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 第四册
-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 第三册
-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 第二册
- ·高考资讯古今诗文名句大汇萃
- ·高考语文成语误用分析175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