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地理教学地理新课改我对高中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我对高中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浏览次数: 12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32 | 地理新课改
标签:新课改理念大全,新课改论文,http://www.350xue.com 我对高中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我对高中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新课程自实施课改两年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这次培训来得必要,也来得及时。
  原来有的教师一提新课改就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道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现今,在新课改口号的推动下,学校的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师启发式教学多了,学生提问和发言多了,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手段也被大量使用,课堂“满堂灌”的现象减少了。但伴随着这些繁荣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否认的新的问题。
  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涵
  新课程改革的实质,不在于教学形式、手段如何的新,而在于教法上如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维,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新知识。有人认为,在课堂上师生互动了,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了,或学生提出了问题,教师解答了就是课改的新模式。在课改教研课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学习的形式,这确是推进课改的学习方法,因为老师知道新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是,学生往往不知怎么讨论,或讨论不出结果,有时,学生讨论出结果,教师还要反复的总结强调,根本发挥不出学生的主动性,空有其名,而无其实。
  二、理想与现实有差距,落实困难
  新课程改革的实行要面临很多困难,有时打着新课改的大旗,实行的却是旧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学校大会、小会天天讲,贯彻其精神。落实上,组织几堂公开课,组织教师听一听课,评一评课;每次活动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收获。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班额过大,试想一个教学班学生人数70多人,甚至80人,还谈何去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既便是分组讨论,四人一组,也达20组,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有的学校教学设备是原来的设备,教学场地也是原来的场地,硬件配备不到位,教改很难落实。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应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地在会上强调几次其重要性,就能让广大教师进行角色的转变,是行不通的。应该要有一个教师培训机制来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否则仅靠让教师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这个实验的重任我们的老师难以真正承担得起的。
  三、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矛盾
  长期以来,我们适应了以升学率、考试成绩、中考排名为标准的终端评价。新课程改革则要求以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日常表现和学生综合素质为内容的过程评价,评价的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目前,中考的“指挥棒”仍在起作用。中考成绩仍是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基本标准,课程改革的评价标准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老百姓甚至就是这样认为:你一所学校的好与坏,就看你一年能考多少“一中”,多少“高中”。同时,学校评价一位老师的教学水平,一个最重要的参数就是看你的期末考试成绩,成绩好,则教学水平高,反之则低。课程改革实行的综合素质评价缺乏量化标准,具有一定的操作困难,在实际中,推行新课改,可能会导致的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出现反差,让有的学生、家长甚至教师出现恐慌。可以这么说,如不能建立一套可操作性的与新课改相适应的评价标准,新课程改革就不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进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www.350xue.com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认识新课改的必要性
  课改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与革命。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原本过分严肃与拘谨的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气氛,它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更注重培养学生获得终生受益的学习能力和做人的品性,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新课程需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出发。在教育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去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统一的课程不可能适应所有学生,只有选择性的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不在于分数,而在于使学生受到教育的过程成为充满活力的自我发展过程。
  二、教师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
  新课程的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对新课改加强认识,热情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等主管部门经过了充分的酝酿与准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志在必改。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因此,我们一线的老师应坚定实施新课改的信心与决心。要转换角色。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课堂的“主宰”,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园丁”。而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角色转换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课程的指导者和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者。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唤醒者和铸造者”,是“艺术家”。唯有主动转换角色,教师才能真正进入“剧情”,师生才能配合和谐,共同演好课程改革这场“戏”。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必须强化教师的现代教师素质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这次全省教师的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课改需要学生与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课改的主要实施者虽然是教师,同时也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利益,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和家长对课程改革的接受并不容易。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也是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应采取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的有关知识,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概念。
  我们对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师生关系平等化,教育评价多元化,学生发展个性化,教学语言幽默化,课堂管理艺术化。
  四、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
  目前,有些人对新课改持观望、迷茫、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评价机制”。教育评价是一个系统。自有教育以来,就产生了评价,教育的发展促生了评价的发展,同样,评价的发展又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在教育界,在全社会,仍旧沿袭着以考试决胜负,以成绩论成败的单一评价体系。“应试教育”之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上演至今,愈演愈烈。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家长为考试而劳碌,社会为考试而倡导,政府为考试而忙碌,教参为考试而编卖,教育信息为考试而传播,教育经费为考试而运……如此种种。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教育部提出新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实现教育改革。而笔者认为:真正实现这一变革的关键乃是改革教育评价。必须有一套能真正科学评价教育、教师、学生的系统,正确地引导人们,让人们有一种推进素质教育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人才观、教育观。人人动员,全社会积极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拔正教育发展的方向。其实,新课程改革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并指明了方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指明了对学生的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教育行政部门要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监测。”良好的评价机制能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各项工作,以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我对高中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中   地理新课改,新课改理念大全,新课改论文,地理教学 - 地理新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