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城市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一
浏览次数: 855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32 | 地理教学设计
标签: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大全,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www.350xue.com
高二地理城市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一,
高二地理城市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一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地形、气候、河流等三个方面讲述了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教材通过我国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分布、美国三大城市带分布以及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地区分布来说明地形和气候对城市的影响;教材从“我国南方内河航线和主要城市分布”图分析河流对城市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再从伯尔尼、巴黎、波士顿形成的特殊位置来说明河流对城市的防卫功能。
本节课内容与初中的区域地理联系紧密,要上好这节课,要从跨学科知识着手,设置跨学科问题,让学生探究。教学中可结合同学们熟悉的柳州市乡土地理内容进行分析探究。
二、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属于县级高中,各初中学校开设地理课的课时不一,有些学校基本上就没上过地理课,因此高一的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的程度不尽相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本节课课前布置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了解柳州市的地形、河流情况,并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城市的相关图文资料(包括柳州市),让同学们能够根据已学过的区域地理知识研究分析自己感兴趣的城市的区位因素,课堂上采用交流、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在线测试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做到“堂堂清,日日清”。
三、学习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⑴、通过案例学习,了解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⑵、熟练掌握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识记一些中外典型城市的名称以及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
⑶、能熟练掌握城市沿河分布的几种特殊的区位类型。
2、能力目标:
⑴、通过阅读地图,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⑵、通过结合柳州市自然区位条件的实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⑶、通过课堂交流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⑷、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⑵、关注柳州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因素;
难点:1、结合实例理解城市形成的自然原因;
2、结合课文插图来理解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五、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形图、政区图、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柳州桥梁风景图、柳州政区图、中国降水分布图、巴西城市分布电子图、《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
六、教学过程
1、研究性学习
时间:课前一周
分组:分成两个大组(每个大组中又分几个小组)、两个主题
第一组:老柳州(东门)的形成与河流的防卫关系
第二组:柳州市的桥梁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课堂流程
1)、创设情境、学生探究
多媒体展示:学生们研究性学习拍来的柳州市桥梁风光图并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
柳江铁桥(1939-1940年建设奠定了柳州西南地区交通中心的地位);
柳江大桥(1966-1968年建设典型的“T”型桥全长608米当时中国第一世界第十三的先进方案);
河东大桥(1984年建成大桥总长776.6米中国最长最重的箱梁型公路大桥);
壶东大桥(1986年建成(有争议)全长694.65米广西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推顶连续梁桥);
壶西大桥(1994年建成斜拉索桥700m);
文惠桥(1993年-1994年建设全长587M广西第一座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静兰桥(1990年-1992年建设全长551.32米广西首座钢筋砼箱肋拱公路大桥);
红光桥(2002-2004年建设悬索桥全桥长1.04KM我市目前单跨最大的桥梁);
双冲桥(2002-2004年建设桥全长4088米是柳州市车道数最多、最长的一座桥梁);
友谊大桥(2003-2004年建设主桥长650米无背索独塔斜拉桥为世界同类型桥梁中第一长);
阳和大桥(2003-2004年建设主桥长575米,宽30.5米预应力钢筋砼连续箱梁桥)等。
设问:柳州众多桥梁的建设与柳州的地形、河流走向有何关系?
多媒体展示:柳州市区政区图
让学生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再派代表回答。
设计意图:柳州市“江流曲似九回肠”独特的地貌,使柳州市被柳江隔成环抱葫芦半岛的河南河北两大块,飞架柳江南北的一座座桥梁不仅是交通的需要,更是柳州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柳州市河流区位特殊条件的分析,引起学生的深厚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积极投入教学情境。
简要实录:通过研究性学习《柳州市的桥梁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同学们对柳江桥梁的分布如数家珍,兴趣高涨,激发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探究欲望。
www.350xue.com
2)、归纳提高,掌握知识
⑴、地形与城市区位:平原高原山区
探究方式: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方式①
课件投影: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
设问:我国地形分布有何特点?
课件投影:《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
设问:我国城市空间分布有何特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
①注----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指定1个小组长,担任课堂讨论的组织者。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中国地形图、政区图及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的对比,了解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第三级阶梯的平原上。由于学生对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比较熟悉,因此,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使学生对教材第一内容产生兴趣。
简要实录:通过小组简短讨论后,小组代表纷纷举手要求回答问题,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展示自己的水平。最后,每个小组都有同学发了言,把问题不断完善。同学们最后的归纳总结如下:
①、第三级阶梯主要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②、第三级阶梯地形平坦,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中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③、高原地区和山区,交通不便,人口分布较少,城市较少。
多媒体展示:电子版地图----巴西城市分布图
设问:巴西在亚马孙平原上和在巴西高原上的区位优势有什么差异?巴西的城市为什么主要集中分布在巴西高原上?
设计意图:亚马孙平原上城市稀少,城市分布集中在巴西高原非常清楚,通过让学生读图并思考得出巴西城市分布特点及成因。
学生归纳发言:都位于热带地区,在亚马孙平原上虽然地形平坦,但气候湿热,不太适合人类定居,而巴西高原海拔较高,所以比较凉爽,适合人们居住。
⑵、气候与城市区位:降水较多、气温适中
多媒体展示:读《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中国降水分布图》《中国政区图》。
学生活动:
①在《中国政区》填充图上描绘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并讨论400毫米年降水量线的地理意义;
②我国城市分布与400毫米年降水量线有何联系?
③美国城市分布与地形、气候分布有何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描绘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以及讨论其地理意义,加深对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分布以及对我国城市分布的联系。通过分析气候对城市的影响后,再让学生对美国三大城市带的分布条件进行归纳和总结。
简要实录:学生通过画图,并讨论,很快得出结论,并积极派代表发言。最后总结如下:
①400毫米年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干旱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②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齐齐哈尔几个城市位于该线的西北部,大部分城市分布在该线东南部。由于该线东南部气温、降水比较适宜,农业发达,人口较集中,城市较多,规模较大。
③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和“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三大城市带,分别位于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中部平原以及西部的沿海平原上。那里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
⑶、河流与城市区位:供水运输防卫
多媒体展示:学生研究性学习拍来的“老柳州—东门”远景(在文汇桥南拍出)、近景图、以及柳州市政区图。
学生活动:在《柳州市政区图》上找出东门的位置所在地,并简要说明东门的位置与河流位置关系如何?河流对柳州市的形成有什么意义?
高二地理城市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一
高二地理城市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一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地形、气候、河流等三个方面讲述了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教材通过我国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分布、美国三大城市带分布以及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地区分布来说明地形和气候对城市的影响;教材从“我国南方内河航线和主要城市分布”图分析河流对城市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再从伯尔尼、巴黎、波士顿形成的特殊位置来说明河流对城市的防卫功能。
本节课内容与初中的区域地理联系紧密,要上好这节课,要从跨学科知识着手,设置跨学科问题,让学生探究。教学中可结合同学们熟悉的柳州市乡土地理内容进行分析探究。
二、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属于县级高中,各初中学校开设地理课的课时不一,有些学校基本上就没上过地理课,因此高一的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的程度不尽相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本节课课前布置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了解柳州市的地形、河流情况,并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城市的相关图文资料(包括柳州市),让同学们能够根据已学过的区域地理知识研究分析自己感兴趣的城市的区位因素,课堂上采用交流、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在线测试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做到“堂堂清,日日清”。
三、学习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⑴、通过案例学习,了解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⑵、熟练掌握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识记一些中外典型城市的名称以及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
⑶、能熟练掌握城市沿河分布的几种特殊的区位类型。
2、能力目标:
⑴、通过阅读地图,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⑵、通过结合柳州市自然区位条件的实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⑶、通过课堂交流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⑷、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⑵、关注柳州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因素;
难点:1、结合实例理解城市形成的自然原因;
2、结合课文插图来理解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五、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形图、政区图、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柳州桥梁风景图、柳州政区图、中国降水分布图、巴西城市分布电子图、《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
六、教学过程
1、研究性学习
时间:课前一周
分组:分成两个大组(每个大组中又分几个小组)、两个主题
第一组:老柳州(东门)的形成与河流的防卫关系
第二组:柳州市的桥梁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课堂流程
1)、创设情境、学生探究
多媒体展示:学生们研究性学习拍来的柳州市桥梁风光图并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
柳江铁桥(1939-1940年建设奠定了柳州西南地区交通中心的地位);
柳江大桥(1966-1968年建设典型的“T”型桥全长608米当时中国第一世界第十三的先进方案);
河东大桥(1984年建成大桥总长776.6米中国最长最重的箱梁型公路大桥);
壶东大桥(1986年建成(有争议)全长694.65米广西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推顶连续梁桥);
壶西大桥(1994年建成斜拉索桥700m);
文惠桥(1993年-1994年建设全长587M广西第一座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静兰桥(1990年-1992年建设全长551.32米广西首座钢筋砼箱肋拱公路大桥);
红光桥(2002-2004年建设悬索桥全桥长1.04KM我市目前单跨最大的桥梁);
双冲桥(2002-2004年建设桥全长4088米是柳州市车道数最多、最长的一座桥梁);
友谊大桥(2003-2004年建设主桥长650米无背索独塔斜拉桥为世界同类型桥梁中第一长);
阳和大桥(2003-2004年建设主桥长575米,宽30.5米预应力钢筋砼连续箱梁桥)等。
设问:柳州众多桥梁的建设与柳州的地形、河流走向有何关系?
多媒体展示:柳州市区政区图
让学生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再派代表回答。
设计意图:柳州市“江流曲似九回肠”独特的地貌,使柳州市被柳江隔成环抱葫芦半岛的河南河北两大块,飞架柳江南北的一座座桥梁不仅是交通的需要,更是柳州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柳州市河流区位特殊条件的分析,引起学生的深厚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积极投入教学情境。
简要实录:通过研究性学习《柳州市的桥梁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同学们对柳江桥梁的分布如数家珍,兴趣高涨,激发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探究欲望。
www.350xue.com
2)、归纳提高,掌握知识
⑴、地形与城市区位:平原高原山区
探究方式: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方式①
课件投影: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
设问:我国地形分布有何特点?
课件投影:《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
设问:我国城市空间分布有何特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
①注----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指定1个小组长,担任课堂讨论的组织者。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中国地形图、政区图及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的对比,了解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第三级阶梯的平原上。由于学生对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比较熟悉,因此,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使学生对教材第一内容产生兴趣。
简要实录:通过小组简短讨论后,小组代表纷纷举手要求回答问题,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展示自己的水平。最后,每个小组都有同学发了言,把问题不断完善。同学们最后的归纳总结如下:
①、第三级阶梯主要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②、第三级阶梯地形平坦,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中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③、高原地区和山区,交通不便,人口分布较少,城市较少。
多媒体展示:电子版地图----巴西城市分布图
设问:巴西在亚马孙平原上和在巴西高原上的区位优势有什么差异?巴西的城市为什么主要集中分布在巴西高原上?
设计意图:亚马孙平原上城市稀少,城市分布集中在巴西高原非常清楚,通过让学生读图并思考得出巴西城市分布特点及成因。
学生归纳发言:都位于热带地区,在亚马孙平原上虽然地形平坦,但气候湿热,不太适合人类定居,而巴西高原海拔较高,所以比较凉爽,适合人们居住。
⑵、气候与城市区位:降水较多、气温适中
多媒体展示:读《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中国降水分布图》《中国政区图》。
学生活动:
①在《中国政区》填充图上描绘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并讨论400毫米年降水量线的地理意义;
②我国城市分布与400毫米年降水量线有何联系?
③美国城市分布与地形、气候分布有何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描绘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以及讨论其地理意义,加深对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分布以及对我国城市分布的联系。通过分析气候对城市的影响后,再让学生对美国三大城市带的分布条件进行归纳和总结。
简要实录:学生通过画图,并讨论,很快得出结论,并积极派代表发言。最后总结如下:
①400毫米年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干旱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②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齐齐哈尔几个城市位于该线的西北部,大部分城市分布在该线东南部。由于该线东南部气温、降水比较适宜,农业发达,人口较集中,城市较多,规模较大。
③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和“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三大城市带,分别位于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中部平原以及西部的沿海平原上。那里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
⑶、河流与城市区位:供水运输防卫
多媒体展示:学生研究性学习拍来的“老柳州—东门”远景(在文汇桥南拍出)、近景图、以及柳州市政区图。
学生活动:在《柳州市政区图》上找出东门的位置所在地,并简要说明东门的位置与河流位置关系如何?河流对柳州市的形成有什么意义?
高二地理城市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一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高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 高二地理水平测试复习的一些思考
- › 高二地理案例研究:陆地环境
- › 高二地理案例:农业地产区的治理
- › 高二地理文化景观与旅游活动
- › 高二地理旅游活动及其作用
- › 高二地理案例研究:工业活动
- › 高二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设计
- › 高二地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 › 高二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的教学设计
- › 高二地理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 › 高二地理城市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 › 高二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 › 高二地理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
- › 高二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 › 高二地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tag: 教学 地理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大全,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地理教学 - 地理教学设计
栏目导航
地理教学设计 推荐
- ·高一地理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教学
- ·高中地理选修二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学设
- ·高中地理选修二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教
- ·高一地理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学设
- ·高中地理选修2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教学
- ·高二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设计
- ·高中地理选修二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教
- ·高中地理选修二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
- ·高中地理选修二百万移民及其安置教学设
- ·高三地理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 ·高三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
- ·高一地理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 ·高一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
- ·高中地理选修二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教学
- ·高二地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
- ·高一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 ·高二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的教学设计
- ·高二地理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 ·高二地理城市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 ·高二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 ·高二地理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
- ·高三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学设计
- ·高二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 ·高三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
- ·高二地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