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二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17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32 | 地理教学设计
标签: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大全,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www.350xue.com
高中地理选修二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选修二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
总结知识,理顺思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三峡在防洪、发电、航运的作用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已学过的长江的基本知识、基本特征,结合教材的内容及地图分析为什么在长江三峡建设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是如何发挥它的防洪、发电、和航运的作用的。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读图阅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在防洪、发电、航运中的作用。特别是防洪的作用是如何发挥的。
教学难点: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区位的确定。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我们知道我们国家正在修建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为什么会是举世瞩目的工程呢?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总结: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我国和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每秒2.7─3.3万立方米,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三峡水库回水可改善川江650公里的航道,使宜渝船队吨位由现在的3000吨级堤高到万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宜昌以下长江枯水航深通过水库调节也有所增加,是世界上航运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通过这段资料我们发现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真的很了不起。创造了许多的世界之最,实际上三峡所创造的世界之最远不止内容上介绍的这些,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收集一些资料。
为什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呢?我们结合初、高中所学的有关长江的知识来分析一下,读长江流域图,大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 长江的发源地?注入?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什么?
2、 长江流经了那些地形区?长江流域的气候特征是?
3、 长江三峡是哪三峡,如何形成的?
4、 分析长江的水文特点?
5、 分析对长江的利用状况?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长江流域虽然有许多水利枢纽和水电站,但是很多问题并没有解决,比如流域内仍然不断受到洪水的威胁。虽然有我国发电能力最大的水电站,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水能资源有待于开发利用,长江待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待开发的60%。而且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也没有充分的利用。那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不是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意义和作用
讲授新课:
在了解长江三峡工程的作用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三峡工程的的组成:找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下课文小体字部分的阅读材料。通过这一材料我们知道三峡工程位于西陵峡的三斗坪,是由:大坝和水库、电站、通航设施三部分组成的。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
一、 防洪:
(一)、长江洪水灾害: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并结合教材图5.3了解长江洪水的危害,对长江地区的洪涝灾害有个大致的了解。
1、 长江中下游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流域图分析,长江中下游的洪水来自于哪里,为什么会出现洪涝灾害?
阅读教材内容的二、三段分析回答:
学生回答:上游干流、中游支流来洪量大,而中游滞洪和泄洪的能力较差。
2、 导致洪水来量大的原因和中游滞洪泄洪能力差的原因是什么?
由学生根据教材讨论分析,学生回答:
自然原因: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是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长江中游河道弯曲,特别是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容易淤积泥沙,排水不畅。人为原因加剧了中下游的洪水灾害:主要表现为上游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地表覆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一方面使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大量泥沙入海,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下降。同时中游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减弱,形成小水量、高水位、大洪灾的局面。
(二)、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解决突出矛盾:中下游河道过洪能力与上游洪水来量大的矛盾
读教材P48页图5.5和长江流域图分析:
三峡水利枢纽为什么能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
学生回答: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长江干流重庆奉节的白帝城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处于上游山区转入中下游平原的转换地带,控制着长江上游的全部来水来沙。所以在这里修建水库调节洪峰,拦蓄洪水的效果显著。将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找同学阅读教材,认真体会。
二、发电:
让学生根据高中必修所学知识和教材内容及图5.6和5.7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影响水电站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分析回答:影响水电站建设的主要因素是否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2、长江的水文特点,分析长江的水能资源为什么丰富,水能资源集中在哪里?三峡地段是否丰富?开发利用程度如何?
学生回答:长江因其水量大,又流经我国一.二和二三阶梯的分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极其丰富,长江流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53.4%.长江三峡水电站约占可开发水能资源的1/8.
3、市场需求量够不够大?
学生回答:长江流域特别是华中和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可大大缓解这些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改变其由于电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
3、 三峡水电还有那些积极意义?
学生回答:缓解由于能源紧张运输煤炭造成的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以水电代替火电不仅节省了煤炭资源而且还减轻了以煤为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它将作为未来全国统一大电网的中心主导电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总结:河流的水能资源主要取决于河流水量的大小和河流落差的大小,所以三峡段水能资源极其丰富,根据教材内容可知其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巨大,而且可以大大的缓解长江流域特别是华中和华东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不足的局面,而且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和环境的污染。
三、 航运:如何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巨大的航运价值
由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读图5.8分析、讨论:
1、 过去长江航运中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宜昌到重庆的川江河道,流经高山峡谷地段,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多.通航能力低,运输成本高,是长江航运受到很大的限制
2、 三峡水利枢纽是否可以解决该问题?
学生回答: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航运条件,因为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万吨级船队可从上海直达重庆,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使长江航运在未来能真正发挥其”低沉本.大通量”黄金水道的作用.
总结: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我们发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都有着积极而巨大的作用,除此之外三峡工程的兴建,还将在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以及库区养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可以说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
高中地理选修二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选修二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
总结知识,理顺思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三峡在防洪、发电、航运的作用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已学过的长江的基本知识、基本特征,结合教材的内容及地图分析为什么在长江三峡建设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是如何发挥它的防洪、发电、和航运的作用的。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读图阅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在防洪、发电、航运中的作用。特别是防洪的作用是如何发挥的。
教学难点: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区位的确定。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我们知道我们国家正在修建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为什么会是举世瞩目的工程呢?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总结: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我国和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每秒2.7─3.3万立方米,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三峡水库回水可改善川江650公里的航道,使宜渝船队吨位由现在的3000吨级堤高到万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宜昌以下长江枯水航深通过水库调节也有所增加,是世界上航运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通过这段资料我们发现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真的很了不起。创造了许多的世界之最,实际上三峡所创造的世界之最远不止内容上介绍的这些,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收集一些资料。
为什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呢?我们结合初、高中所学的有关长江的知识来分析一下,读长江流域图,大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 长江的发源地?注入?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什么?
2、 长江流经了那些地形区?长江流域的气候特征是?
3、 长江三峡是哪三峡,如何形成的?
4、 分析长江的水文特点?
5、 分析对长江的利用状况?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长江流域虽然有许多水利枢纽和水电站,但是很多问题并没有解决,比如流域内仍然不断受到洪水的威胁。虽然有我国发电能力最大的水电站,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水能资源有待于开发利用,长江待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待开发的60%。而且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也没有充分的利用。那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不是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意义和作用
讲授新课:
在了解长江三峡工程的作用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三峡工程的的组成:找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下课文小体字部分的阅读材料。通过这一材料我们知道三峡工程位于西陵峡的三斗坪,是由:大坝和水库、电站、通航设施三部分组成的。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
一、 防洪:
(一)、长江洪水灾害: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并结合教材图5.3了解长江洪水的危害,对长江地区的洪涝灾害有个大致的了解。
1、 长江中下游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流域图分析,长江中下游的洪水来自于哪里,为什么会出现洪涝灾害?
阅读教材内容的二、三段分析回答:
学生回答:上游干流、中游支流来洪量大,而中游滞洪和泄洪的能力较差。
2、 导致洪水来量大的原因和中游滞洪泄洪能力差的原因是什么?
由学生根据教材讨论分析,学生回答:
自然原因: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是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长江中游河道弯曲,特别是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容易淤积泥沙,排水不畅。人为原因加剧了中下游的洪水灾害:主要表现为上游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地表覆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一方面使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大量泥沙入海,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下降。同时中游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减弱,形成小水量、高水位、大洪灾的局面。
(二)、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解决突出矛盾:中下游河道过洪能力与上游洪水来量大的矛盾
读教材P48页图5.5和长江流域图分析:
三峡水利枢纽为什么能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
学生回答: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长江干流重庆奉节的白帝城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处于上游山区转入中下游平原的转换地带,控制着长江上游的全部来水来沙。所以在这里修建水库调节洪峰,拦蓄洪水的效果显著。将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找同学阅读教材,认真体会。
二、发电:
让学生根据高中必修所学知识和教材内容及图5.6和5.7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影响水电站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分析回答:影响水电站建设的主要因素是否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2、长江的水文特点,分析长江的水能资源为什么丰富,水能资源集中在哪里?三峡地段是否丰富?开发利用程度如何?
学生回答:长江因其水量大,又流经我国一.二和二三阶梯的分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极其丰富,长江流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53.4%.长江三峡水电站约占可开发水能资源的1/8.
3、市场需求量够不够大?
学生回答:长江流域特别是华中和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可大大缓解这些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改变其由于电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
3、 三峡水电还有那些积极意义?
学生回答:缓解由于能源紧张运输煤炭造成的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以水电代替火电不仅节省了煤炭资源而且还减轻了以煤为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它将作为未来全国统一大电网的中心主导电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总结:河流的水能资源主要取决于河流水量的大小和河流落差的大小,所以三峡段水能资源极其丰富,根据教材内容可知其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巨大,而且可以大大的缓解长江流域特别是华中和华东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不足的局面,而且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和环境的污染。
三、 航运:如何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巨大的航运价值
由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读图5.8分析、讨论:
1、 过去长江航运中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宜昌到重庆的川江河道,流经高山峡谷地段,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多.通航能力低,运输成本高,是长江航运受到很大的限制
2、 三峡水利枢纽是否可以解决该问题?
学生回答: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航运条件,因为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万吨级船队可从上海直达重庆,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使长江航运在未来能真正发挥其”低沉本.大通量”黄金水道的作用.
总结: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我们发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都有着积极而巨大的作用,除此之外三峡工程的兴建,还将在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以及库区养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可以说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
高中地理选修二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高中地理知识歌诀识记经验点滴
- ›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注意点
- › 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反思总结
- ›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 高中地理新教材编写的设想
- ›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材的几个实用处理方法
- ›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地理课堂教学中教材的若干处理方法
- › 高中地理综合题的解答方法
- ›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 新课改下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思考
- › 高中地理主干知识专题图解
- › 高中地理必修Ⅰ课标解读
- › 高中地理教材深度、广度和难度的分析
- › 高中地理学习学生不良习惯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 › 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策略初探
- › 高中地理综合题的类型分析
tag: 长江三峡 教学 高中地理 工程 地理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大全,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地理教学 - 地理教学设计
栏目导航
地理教学设计 推荐
- ·高一地理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教学
- ·高中地理选修二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学设
- ·高中地理选修二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教
- ·高一地理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学设
- ·高中地理选修2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教学
- ·高二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设计
- ·高中地理选修二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教
- ·高中地理选修二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
- ·高中地理选修二百万移民及其安置教学设
- ·高三地理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 ·高三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
- ·高一地理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 ·高一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
- ·高中地理选修二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教学
- ·高二地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
- ·高一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 ·高二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的教学设计
- ·高二地理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 ·高二地理城市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 ·高二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 ·高二地理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
- ·高三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学设计
- ·高二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 ·高三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
- ·高二地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