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地理教学地理教学设计高中地理选修一人口数量与环境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选修一人口数量与环境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73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32 | 地理教学设计
标签: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大全,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www.350xue.com 高中地理选修一人口数量与环境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选修一人口数量与环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重难点是人口数量变动对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过快可能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在教学中运用相关图表,联系实际生活,从身边的一些变化或现象说起,了解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数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多举实例,丰富课堂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深化知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人口数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知道并分析人口数量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些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
  1.利用一些相关资料,通过分析和综合,得出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2.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某一现象的影响因素可能有所不同。
  德育目标
  1.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有影响,但不是绝对的。
  2.认识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等带来的巨大压力。
  三、教学重点
  人口数量变动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人口增长过快可能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但决不是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
  五、教具准备
  运用投影仪和多媒体计算机,将一些相关图片资料、数字表格内容等制作出来,增强课堂教学气氛,并多准备一些新闻、报刊资料,及时将一些新的人口信息传输给学生。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再生产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了人口发展的概况,本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人口的发展状况,我们仅从人口数量这一方面来学习第二节内容。
  讲授新课]
  (板书)1.2人口数量与环境
  一、人口数量的变化(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板书)1.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口的自然增长(这也是上节课所学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它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二是人口的机械增长,这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这部分内容在以后会详细学到)。对于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移,从全球范围来看,迁移对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并不产生影响,最终决定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仅仅是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考察的地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研究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时,可以假定该地区是封闭的,忽略人口迁移变动的影响,这样该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2.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
  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增减变动,主要取决于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之差,即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世界各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人口增长快,否则人口增长则缓。
  (2)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对劳动力需求也有所不同。在发达国家,随着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和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减少,而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相对提高了,从而造成一大批相对过剩人口,在客观上要求减少人口,这是造成自然增长率下降的根本原因。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农技水平、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农业仍占绝对优势,生产力发展要求劳动力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了高出生率。
  (3)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随着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完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流行病的能力提高,婴儿的死亡率也大大下降等,又解除了父母担心子女夭折而欲多生的后顾之忧,使出生率下降。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口死亡率仍比发达国家高。
  (4)政府政策在历史上不少国家政府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口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以制定人口政策来试图干预人口增长过程。如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控制生育或计划生育的政策;欧洲发达国家采取的是鼓励生育的政策。
  (5)政治状况政治因素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个国家和地区政局是否稳定、有无战争。政局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发生战争会使人口死亡增多,同时疾病与饥荒往往与战争伴生,使人口死亡率上升。
  (6)自然环境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口增长,反之,不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不利于人口的增长。在一些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也会使死亡率上升。
  此外,婚姻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受教育程度以及就业状况等对人口数量的变化都有影响。
  (承转)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从上面的内容可知,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变原有环境.建立新的环境;同时,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环境利于人口数量增多,而有的环境则对人口数量起抑制作用。下面我们来分别作一介绍。
  (板书)二、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用投影仪打出所给问题,并指导学生分析)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两方面?各有哪些特点?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死亡率上节课我们已做过补充。这里只介绍生育率:
  生育率就直接生育行为来说,人口的出生率只与妇女有关,更确切地说与育龄妇女有关。育龄妇女是指处于有生育能力年龄的妇女,根据妇女的生理状态,国际上把育龄妇女的年龄限定为15岁到49岁。因此,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口数与育龄妇女数之比。生育率可以全部育龄妇女为分母计算,得出一般生育率;也可分年龄计算,得到各年龄妇女的生育率。生育率和出生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生育率水平是出生率水平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妇女生育率越高,出生率也越高;出生率低,意味着妇女生育率也低。但出生率除了受妇女生育率的影响之外,还受育龄妇女占总人口比重的影响。
  (板书)1.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
  环境对生育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的影响方面。任何地区生育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程度以及婚姻制度、生育意愿、生育政策、避孕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如课文中图1.2“接受教育程度统计的我国35岁到45岁妇女生育的子女数”中的统计数据来看,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的子女数越少。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可以认为是微乎其微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直接的证据说明不同地区的人口,因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了生育率的差异。有资料表明,现代女性由于营养条件的改善和一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平均初潮年龄相对提前,使女性人口有生育能力的时间得以延长,也就是说使女性潜在的生育力得以提高。然而潜在的生育力并不是实际的生育力,女性初潮年龄的提前也并不表明她们结婚年龄和生育年龄提前。事实上,在那些女性初潮年龄提前较为明显的发达国家,妇女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平均年龄却日趋增大。
  还有的学者认为,环境对生育率的影响与环境对死亡率的作用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为在死亡率,特别是婴幼儿死亡率较高的情况下,生育率往往也较高。人们之所以愿意多生孩子,主要是为了保证家庭后继有人。这种由于婴幼儿死亡率高而诱发的补偿性高生育率现象,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社会中普遍存在。因此,如果说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有影响的话,那也是通过影响死亡率所施加的间接作用。
  (板书)2.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环境与死亡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死亡率水平的主要因素,经济条件、政治因素、职业结构、受教育程度,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等对死亡率变化有很大的影响。但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也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这种作用往往比较直观。我们本节教材中,主要讨论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首先,气候、水、土壤等对死亡率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1)有些因素是直接的。例如,克山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水土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疾病对当地居民健康的危害非常突出。克山病是当地水土中缺硒造成的。还有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内陆山区,发病率较高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就是当地水土中缺碘造成的。这一现象在我国以前的表现十分明显,为消除这一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现在我国政府要求群众食用加碘盐,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在一些干旱地区常可见到的氟骨症(骨关节僵硬),是当地环境中氟的含量过多引起的。等等。(2)有些因素的影响是间接的。如在湿热多雨的夏季,由于疟蚊大量繁殖,传染病多发地区的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可能明显上升。还有,在冬春季节,我国较为流行的疾病有乙型脑膜炎,其影响较广,为此,我国政府也积极开展了消灭乙型脑膜炎的各种宣传活动与救治中心,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1] [2]  下一页


高中地理选修一人口数量与环境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教学  高中地理   地理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大全,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地理教学 - 地理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设计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