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98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26 | 历史教学设计
标签: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350xue.com
高三历史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高三历史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刺史制度;郡县制和封国制;推恩令;察举;编户齐民。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讲述“汉承秦制”的内容,对比秦汉政治经济制度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而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培养学生进一步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综合归纳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亡汉立,汉初统治者基本上承袭秦制,目的是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主流是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经济,推动历史的进步。应当看到,秦虽第一个实现国家统一,但并不巩固,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才真正巩固下来。
2.两汉时期出现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们关于治国理财的方针、制度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珍贵的历史遗产。
3.要求认识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两面性,客观上有进步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其本质是封建剥削的制度。编户制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教学要点
一、刺史制度
1.西汉的刺史制度
2.东汉的刺史制度
二、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1.西汉的郡县制与封国制
2.推恩令
三、察举制
1.西汉的选官制
2.东汉的选官制
四、编户制度
1.两汉的编户齐民
2.农民生活的贫困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在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很多没有提到,学生比较生疏,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重点是抓住中央集权制度和编户制度进行讲述,从而加深认识封建社会的本质。
本节课的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汉承秦制”的含义。
课时和教具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先说明两汉是指西汉(前汉)和东汉(后汉)。然后回忆一下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汉的制度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问题,是封建时代的必然产物。
从秦末到西汉建立前,历经8年战乱,社会经济残破不堪,一片荒凉景象,即使统治阶级也无法搜刮更多的财富。司马迁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这是关系到西汉政权存亡的首要问题。刘邦认识到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的道理,定都在渭河之滨,名为“长安”,其意是注意长治久安。这说明统治者在认真思考如何治国的问题。
汉初的几代皇帝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制定统治制度,因为只有明确的制度为依据,才能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两汉的统治制度,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国情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希望和平、统一、安居、温饱的愿望。
汉初,基本上是承袭秦制。所谓“汉承秦制”,不能理解为照抄照搬,一成不变,而是在秦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两汉的制度,范围广,课文只讲几个主要方面。这些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进步意义,使西汉达到鼎盛的局面,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二、“刺史制度”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
1.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时,为了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在各州均设置刺史,即监察官。西汉时,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代表中央,权力很大。这样,就形成一套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东汉时,刘秀把西汉监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到成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又把刺史改称州牧,让其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这些州牧后来又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
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就失去监察官的作用。
三、“郡县制和封国制的并存”一目,需讲明三个问题:
1.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权组织。西汉承袭这种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刘邦建立西汉前后,又实行封国制。被封的异姓王有7个,还封了一百四十多个列侯。这就是王国和侯国的由来。后来,刘邦剪除异姓王,又分封9个刘姓子弟为王,即“同姓王”。此后王国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国中之国的大量存在,是造成分裂局面的隐患,对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不利。
2.西汉王朝前期在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方面,主要是采取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方式。直到汉武帝时,他软硬兼施,实行“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又制定“附益法”,限制诸侯王的活动。从此,王、侯不得过问政事,封土而不治民,才最终解决了封国问题。封国名义上虽然还存在,但已名存实亡。
郡国并存,不利于国家统一管理,且有分裂危险,这是历史教训。
四、“察举制”一目,需讲明:
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西汉的统治基础,汉武帝颁行了新的选官制度,注意选拔人才,充实官僚机构。选拔人才有几种渠道,最主要的是察举(选举)制。汉武帝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开拓型的人才,不论出身,只要是“有非常之功”的“非常之人”,他就破格任为“将相”或“使绝国者”(出使外国)。因此,在他统治时期人才济济,比如破格录用了出身贫寒的主父偃和朱买臣,从牧羊人中提拔了卜式,从商贾中擢升了桑弘羊,在奴隶群中发现了大将卫青,在降虏中任用了金日。加上公孙弘、韩安国、郑当时、董仲舒、苏武、张骞、司马相如、司马迁、霍去病、霍光等,形成了“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局面(《汉书•公孙弘传》)。正因为有这样一批文才武将,才使汉武帝时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辉煌时代。
2.东汉时期,继续推行西汉的察举制。那时,虽然名义上,被察举的人,必须有“高才重名”,为乡党舆论所推崇。但不少士大夫为了博取高官厚禄,采取贿赂请托,营私舞弊,特权横行,“以族(门第)举德,以位(权位)命贤”(王符《潜夫论•论荣篇》)。这些世家大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同时,那些所谓举主、府主和门生、故吏互相勾结,又形成一个个官僚集团。这些官僚集团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中,乘机扩大了武装力量,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五、“编户齐民”一目,需要讲明三个问题:
1.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和改革。公元前216年,命全国各地自报占有田亩数目,即文献记载的“令黔首(百姓)自实田”。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登记制度的开始。秦朝还规定田租十税一,人民有服徭役、兵役的义务。
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教师要给学生讲明什么叫做编户齐民制度,然后指出西汉政府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剥削农民。编入户籍的民户,主要是广大农民,但也包括无爵位的地主和小官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
2.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那时,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四项,即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
3.教师应指出,汉初的赋税制度,对农民的剥削较轻,但随着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侈腐化。国家、地主和官吏对农民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汉末,终于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高三历史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高三历史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刺史制度;郡县制和封国制;推恩令;察举;编户齐民。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讲述“汉承秦制”的内容,对比秦汉政治经济制度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而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培养学生进一步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综合归纳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亡汉立,汉初统治者基本上承袭秦制,目的是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主流是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经济,推动历史的进步。应当看到,秦虽第一个实现国家统一,但并不巩固,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才真正巩固下来。
2.两汉时期出现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们关于治国理财的方针、制度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珍贵的历史遗产。
3.要求认识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两面性,客观上有进步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其本质是封建剥削的制度。编户制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教学要点
一、刺史制度
1.西汉的刺史制度
2.东汉的刺史制度
二、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1.西汉的郡县制与封国制
2.推恩令
三、察举制
1.西汉的选官制
2.东汉的选官制
四、编户制度
1.两汉的编户齐民
2.农民生活的贫困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在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很多没有提到,学生比较生疏,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重点是抓住中央集权制度和编户制度进行讲述,从而加深认识封建社会的本质。
本节课的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汉承秦制”的含义。
课时和教具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先说明两汉是指西汉(前汉)和东汉(后汉)。然后回忆一下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汉的制度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问题,是封建时代的必然产物。
从秦末到西汉建立前,历经8年战乱,社会经济残破不堪,一片荒凉景象,即使统治阶级也无法搜刮更多的财富。司马迁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这是关系到西汉政权存亡的首要问题。刘邦认识到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的道理,定都在渭河之滨,名为“长安”,其意是注意长治久安。这说明统治者在认真思考如何治国的问题。
汉初的几代皇帝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制定统治制度,因为只有明确的制度为依据,才能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两汉的统治制度,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国情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希望和平、统一、安居、温饱的愿望。
汉初,基本上是承袭秦制。所谓“汉承秦制”,不能理解为照抄照搬,一成不变,而是在秦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两汉的制度,范围广,课文只讲几个主要方面。这些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进步意义,使西汉达到鼎盛的局面,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二、“刺史制度”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
1.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时,为了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在各州均设置刺史,即监察官。西汉时,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代表中央,权力很大。这样,就形成一套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东汉时,刘秀把西汉监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到成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又把刺史改称州牧,让其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这些州牧后来又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
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就失去监察官的作用。
三、“郡县制和封国制的并存”一目,需讲明三个问题:
1.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权组织。西汉承袭这种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刘邦建立西汉前后,又实行封国制。被封的异姓王有7个,还封了一百四十多个列侯。这就是王国和侯国的由来。后来,刘邦剪除异姓王,又分封9个刘姓子弟为王,即“同姓王”。此后王国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国中之国的大量存在,是造成分裂局面的隐患,对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不利。
2.西汉王朝前期在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方面,主要是采取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方式。直到汉武帝时,他软硬兼施,实行“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又制定“附益法”,限制诸侯王的活动。从此,王、侯不得过问政事,封土而不治民,才最终解决了封国问题。封国名义上虽然还存在,但已名存实亡。
郡国并存,不利于国家统一管理,且有分裂危险,这是历史教训。
四、“察举制”一目,需讲明:
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西汉的统治基础,汉武帝颁行了新的选官制度,注意选拔人才,充实官僚机构。选拔人才有几种渠道,最主要的是察举(选举)制。汉武帝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开拓型的人才,不论出身,只要是“有非常之功”的“非常之人”,他就破格任为“将相”或“使绝国者”(出使外国)。因此,在他统治时期人才济济,比如破格录用了出身贫寒的主父偃和朱买臣,从牧羊人中提拔了卜式,从商贾中擢升了桑弘羊,在奴隶群中发现了大将卫青,在降虏中任用了金日。加上公孙弘、韩安国、郑当时、董仲舒、苏武、张骞、司马相如、司马迁、霍去病、霍光等,形成了“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局面(《汉书•公孙弘传》)。正因为有这样一批文才武将,才使汉武帝时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辉煌时代。
2.东汉时期,继续推行西汉的察举制。那时,虽然名义上,被察举的人,必须有“高才重名”,为乡党舆论所推崇。但不少士大夫为了博取高官厚禄,采取贿赂请托,营私舞弊,特权横行,“以族(门第)举德,以位(权位)命贤”(王符《潜夫论•论荣篇》)。这些世家大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同时,那些所谓举主、府主和门生、故吏互相勾结,又形成一个个官僚集团。这些官僚集团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中,乘机扩大了武装力量,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五、“编户齐民”一目,需要讲明三个问题:
1.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和改革。公元前216年,命全国各地自报占有田亩数目,即文献记载的“令黔首(百姓)自实田”。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登记制度的开始。秦朝还规定田租十税一,人民有服徭役、兵役的义务。
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教师要给学生讲明什么叫做编户齐民制度,然后指出西汉政府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剥削农民。编入户籍的民户,主要是广大农民,但也包括无爵位的地主和小官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
2.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那时,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四项,即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
3.教师应指出,汉初的赋税制度,对农民的剥削较轻,但随着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侈腐化。国家、地主和官吏对农民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汉末,终于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高三历史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
- ›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 › 高三历史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教学设计
- › 高三历史隋唐制度的革新教学设计
- › 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和盛世教学设计
- ›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
- ›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教学设计
- ›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教学设计
- › 高三历史秦汉时期文化教学设计
- › 高三历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教学设计
- › 高三历史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教学设计
- › 高三历史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 › 高三历史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教学设计
- › 高三历史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学设计
- › 课题论文:高三历史教学该如何发展?
- ›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再思考
栏目导航
历史教学设计 推荐
- ·高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 ·《探索历史的奥秘》知识要点与教学设计
-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之简单化教课
- ·高中历史学习注重读讲议练 创高考佳绩
- ·学校针对学生的寒假综合症采取的措施
- ·高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教
- ·教学设计:人造历史不适应于历史教学的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要点与教学设
- ·培养学生记忆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和方法
- ·高一历史《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 ·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知识要点与教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知识要点与教学设
- ·2017年全国高考历史考试大纲(新课标版
- ·2017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大纲版)
- ·高中历史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
- ·高中历史必修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
- ·高中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
-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 ·高中历史必修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教学
- ·高一历史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
- ·高一历史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 ·高中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教学设计